喜马拉雅山的神秘部落:喜欢吃素,无婚姻制度,其繁衍方式特殊

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与诸多国家的天然国界,在藏语里,“喜马拉雅”的意思为雪的故乡。

提到喜马拉雅山脉,就算是未曾亲眼见过她的人,也几乎都能马上想到喜马拉雅山脉上凌冽的寒风,还是其直上云霄的惊人海拔。

正是因为喜马拉雅山高不可攀,所以他才成为了考验各国登山勇士与探险家们的试金石。

需要绝对的勇气才能让生命存活下来的地方,实在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然而,喜马拉雅山的脚下却是一处土壤肥沃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所以,我们今天并不是来歌颂登山勇士们的,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一直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上的神秘部落。

现代文明无法到达的地方,原始部落的人们依旧按照着古老的生活方式生活着。

神秘部落首次被发现

这支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的部落,由3000多个卓巴人组成。

在早些时候,卓巴人和外界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最早发现这一部落的人,也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才误闯进了卓巴人的世界。

第一个发现卓巴人部落的是一位职业摄影师,当他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拍摄自然风光时,一不小心就走入了这片世外桃源。

进入卓巴人的部落以后,摄影师非常敏锐的察觉到,这并不是一处普通的现代村落,因为这里的建筑物与人们的穿着实在是太过原始了。

原始但却处处表现着原住民巧思的服装,引起了摄影师的注意,随着慢慢的深入,摄影师也渐渐的发现,这里的人的生活习惯与外界的人几乎完全不同。

在被卓巴人的部落深深吸引住之后,摄影师有了记录下来这个部落的想法。

虽然语言不同,但摄影师还是用肢体语言向路过的卓巴人,表示了自己想要为他们摄影的想法。

热情开朗的卓巴人并没有拒绝这个外来者,他们扬起笑脸,对着不远处的相机大大方方的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摄影师也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起之后,从未与外界有过来往的卓巴人部落,向世界拉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

离开卓巴人的部落回到现代社会以后,这位摄影师迅速将记录卓巴人的影像与图片,发布了出去。

这些照片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人类学家的关注,在经过严谨而详细的比对与核实之后,人类学家确定了卓巴人其实是中亚地区的雅利安部落的一支。

再结合历史资料后,人类学家们猜测,喜马拉雅山下的这个与世隔绝的雅利安部落分支,极有可能就是是雅利安人南迁过程中,脱离队伍的那一小部分人后代。

独特的饮食习惯

卓巴人的部落被发现以后,越来越多的游客们慕名来到了这里,随着与现代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卓巴人的神秘之处也慢慢的被人们挖掘了出来。

卓巴人的第一个神秘之处是他们特别的饮食习惯。

和大多数既吃五谷杂粮又吃肉禽蛋奶的现代人不同,卓巴人只吃素食。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卓巴人会有这样的饮食习惯也和他们的地理环境有关。

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下的卓巴人部落位于印度的北部,这里的纬度较低,虽是高原地区,但较为温暖且舒适的季风气候,非常适合生长农作物。

除了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之外,喜马拉雅山脉之上流淌下的雪山融水,也给卓巴人们种植的农作物提供了生长的必要条件。

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活在高原之上的卓巴人,过上了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

对于卓巴人来说,粮食是永远足够支撑他们生活的,但用来辅助他们生产粮食的家禽却并不富裕。

为了能更好的长久生活下去,卓巴人克制住了自己的口腹之欲,逐渐形成了只吃素食的饮食习惯。

但是,卓巴人的祖先,也就是中亚地区的雅利安部落是非常擅长骑马与射箭的,雅利安部落是以游牧生活为生的。

身为雅利安人的后代,卓巴人并没有继承他们喜欢打猎与射击的游牧生活,倒是过上了与游牧生活的惊险与刺激完全相反的农耕生活。

关于到底是出于自愿还是情况所迫,其实没人能说的清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游牧民族大都喜欢在自己的领地之外开疆拓土,但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卓巴人,却没有向部落以外的地方迈出过一步。

卓巴人在这片印度北部的土地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因此也有很多文章将这里形容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或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心中理想的乌托邦。

只是有一点非常可惜,那就是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卓巴人部落,并没有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能记录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文字。

关于卓巴人的历史,现代人知之甚少。

如果卓巴人能用文字记录下本民族的历史,那么一定会为那些想要研究卓巴人部落的科学家,还有想要了解这个部落的游客们提供更多的资料。

不过,卓巴人似乎一直在维持着最开始的那种生活状态,所以,对卓巴部落感兴趣的人,任何时间来到这片土地上都不算晚,但是冬天还是别去了。

全民崇尚“美”

“美”这个字永远带着主观色彩,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的人,往往能对同一种美的形式达成共识。

不可否认的是,穷山恶水养刁民,也有很多原始部落借由美的名义,对部落里的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经由网络媒体的宣传,即便我们身在国内,也能知晓很多外国的奇闻故事,在很多原始部落里,有故意在人的脖子上带上重重的项圈,来达到将脖子拉伸到畸形长度的部落,也有在脸上刻字的部落。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曾经被报道出的原始部落陋习做对比,人们惊讶的发现,卓巴人对美的追求非常平等且多样,同样身为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原始部落,卓巴人对美的追求却是没有伤害力的。

在卓巴人的部落里,崇尚美丽是不分性别的,就像是自然界为求偶而进化的越来越靓丽的雄性鸟类一样,卓巴男性的服装与装饰甚至比女性更为繁重。

先来看卓巴人的先天外在条件。

卓巴人的身形高大,虽然他们地处印度北部,但他们的身量却比印度人要高出来一些。

卓巴人的面部特征也有优势,他们的面部五官非常大气,高眉骨与大眼睛让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外在的装饰衬托的更加出挑。

再来说说卓巴人身上常见的配饰。

在卓巴人的部落里,你基本见不到留短发的人,因为这里无论男女老少一律留着长头发,他们并不会随意的将头发披散在肩膀上,对待头发他们有自己的装饰方式。

这种装饰方式就是把头发编成细细的辫子,虽然把那么长的头发一缕缕的编成辫子非常麻烦,但这样会表现出他们非常整洁的生活态度。

卓巴人喜爱佩戴花束,在鲜花盛开的季节里,他们身上有戴不完的鲜花。

即便是没有鲜花作为装饰,卓巴人也更喜欢颜色鲜艳的饰品。

他们会用天然的染料将丝织品染成五颜六色的装饰物,再将这些装饰物佩戴在头上或者是身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卓巴人不仅不会以家禽为食,更不会以家禽身上的皮来御寒。

他们通常只采取动物身上的毛发来在冬季御寒,即便是冬季寒冷,他们也不愿对帮助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伙伴下手。

不得不说,卓巴人的目光非常长远,这也正是他们虽然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却能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繁衍生息上千年的原因。

除了鲜花与各种颜色的布片以外,卓巴人还喜欢用银饰来装扮自己。

在这里,女性喜欢用看起来非常可爱的银珠来装饰自己,男性喜欢用面积较大的银片来装饰自己,这些装饰物可以被佩戴在头上,也可以被佩戴在身上。

卓巴人部落里面也有很多大型的节日,虽然整个部落也就只有千人,但他们对待节日的态度却一点也不敷衍,每逢节日,他们都会盛装打扮自己。

卓巴人生活方式原始但却并不羞涩于表现自己,这种生活方式,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特殊的繁衍方式

卓巴人的原始与独特,还表现在这个部落的繁衍方式上。

在卓巴人的部落里,婚姻与家庭这两个词是并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卓巴人部落,并没有在时间的推移中形成现代社会通用的“一夫一妻”制度。

卓巴人部落里的繁衍方式,偏向原始的母系社会,在这片土地上,男不婚女不嫁,两性关系不需要对方给予承诺与责任。

在这里,女人没有固定的丈夫与伴侣,孩子归女方抚养,当双方对彼此不再感兴趣之后,就可以分道扬镳了。

正是得益于这种开放式的繁衍方式,卓巴人的后代虽然算不上数量庞大,但也生生不息的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存在了千年之久。

没有婚姻约束的两性关系,可以繁衍更多的后代,为了确保部落不会因为人口稀少而灭绝,也为了有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农耕生产,卓巴人必须选择这种开放的繁衍方式。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家庭是社会中最小的细胞,正是因为家庭的存在,社会才能正常的运转进行。

婚姻制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当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我们必须施行一种能在最大范围内保护大家的制度。

说到独特的繁衍方式,很难不想到我国云南地区的摩梭人实行的“走婚”制度。

“走婚”制度是一种母系社会结构下的产物,在摩梭人生活的地方,男女之间自由交往。

女性可以和不同的男性生育后代,男性也可以同多名女性拥有子嗣,他们同卓巴人一样不需要承担婚姻制度的责任。

在“走婚制度”中,男女双方夜晚相见白日分离,两人各自属于自己的母系大家庭,也就是说,摩梭人的家庭里的男性成员没有父亲只有舅舅。

这样的走婚制度为摩梭人繁衍后代提供了便利,因为当生育不再受“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的约束,后代自然也会增多。

再回到现代社会,根据研究数据表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结婚与生育的意愿越来越低了,在日本与韩国,新生的婴儿俨然已经变成了稀有物。

为什么原始部落里的人们,依旧在为繁衍后代而努力展示着自己,而已经进入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人,却失去了生育的意愿了。

卓巴人原始的繁衍方式,不就是在证明,人类生来就不是“一生只对一人倾心”的物种。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不也写道,人类的天性与本能都是自私的吗?既然这才是我们对待爱情的本质,那么婚姻不就是违背人类天性的制度吗?

但是,话又说回来,社会虽然进化出了婚姻制度,但没有人规定人必须要结婚,只有那些自愿承担婚姻所带来的责任、幸福、与枷锁的人,才会和爱人缔结婚姻关系。

既然婚姻没有强迫性质,那么又是怎样的原因让人们开始厌烦婚姻的呢?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婚姻二字变了味道了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虽然结婚必须由本人同意,但现代社会适婚的年轻人大都在经历着父母亲戚的轮番催婚。

因为不愿忍受催婚,因为还没有准备好就进入的婚姻,早就失去了最初被赋予的美好。

当爱不再只是繁衍后代的催化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

每一种文明形式都有适应自己的婚恋或繁衍方式,怎样才能找到爱情里的幸福?你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   山脉   婚姻   制度   方式   部落   摄影师   后代   原始   神秘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