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田碧绿稻花香 田间“种出”好日子

准备耕种的水南村一角。 记者刘净伶 摄

水南村种植的大片水稻(资料图片)。矮山塘村委供图

主持人语

风吹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话家常。在华灯璀璨的城市里,靠近江湾的矮山塘水南村有一片广阔的稻田,至今,这里仍保留着秀美的田园风光。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这里的村民因为提高了种植产量和效率,极大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夏天是水南村最貌美的时刻

“如果没有亲自来打卡,很难想到,在市区竟然还有一片这么秀美的田园风光。”去年,一篇描述水南村田园风光的日志被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作者是到矮山塘村委水南村走亲戚的一名网友。

在这位网友的描述中,水南村是一块风景秀美的宝地,“有山、有水、有荷塘,还有连成片的稻田,很像记忆里蝉鸣稻花香的家乡”。

这位网友的分享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在市区真的还能寻找到望不到边的稻田吗?20日,记者在矮山塘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水南村“踩点”。

矮山塘村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有400多亩稻田,但现在还不是最适合打卡的时候,因为目前稻田还没有耕种,如果想要看到上述网友描述的那种禾田碧绿延伸到天边的景色,要到插秧以后才能看到。

几位热心的村民点开手机相册,分享了自己随手拍的照片。“我们村里种的是中晚稻,通常农历5月才插秧,农历5月过后再来,保证就跟照片上一模一样了。”村民彭先生点开手机中保留的照片自豪地对记者说:“你看,这是去年7月拍的,是不是很漂亮?”

十几张照片里,记录的是夏天水南村最貌美的时刻。水南村地处江湾,弯弯绕绕的江水从村口流过,两边是又高又茂盛的竹子,站在桥面上,入眼是远处黛青色的山和一望无际的稻田,的确让人看了以后,就心生向往,开始期待夏天的到来。

现代化农业种植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很多老人的记忆里,水南村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村庄,这里地处江湾,有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壤,务农一直是村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过去大家都是想到什么种什么,茭白、马蹄、丝瓜、黄瓜……都有人种,但没有形成规模。”村民汤胜妹说,“因为种田的收入并不多,又辛苦,不少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

汤胜妹60多岁,从她20出头嫁到水南村,就一直用心经营着家里的几亩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陆续有田地因为没有人种植而荒废,汤胜妹和彭贵妹等几个村民感到很是可惜。

偶尔汤胜妹会和彭贵妹聊天:“等我们老了,也种不动地了,村里的土地怎么办呢?”

她们能理解年轻人为了赚更多的钱而走出去,但想到村里荒废的土地,难免会觉得有些伤感。

“几年前,种地的几乎都是老人。”汤胜妹和彭贵妹介绍说,直到近几年,村委全面推广现代化农业种植之后,村里的荒地逐渐消失了,甚至一些青年人重新回到了农村搞种植。

“五六年前,村干部和农业农村局的人到水南村考察,挨家挨户向村民介绍了新的种植技术和流程。”汤胜妹回忆,从那以后水南村每年的水稻都由村委免费统一发放种子,机器统一插秧种植,“日常只需我们到田里浇水、观察有无病虫害就可以了。”今年,村委新修了水渠,把水源引入到每块田里,管理起来就更轻松了。

汤胜妹和彭贵妹算了一笔账,因为是中晚稻只种一季,每年种稻谷每亩地大概有2000元的收入,加上上半年和冬季种一些蔬菜,一年种菜的收入有三万多元。

“这只是我们老人随便种种赚的钱。”汤胜妹说,村委联动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改变了种植模式,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单一的种植茭白和马蹄。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和当年的气候给出指导意见,通常是种油麦菜、生菜、豆角等蔬菜瓜果。生菜、油麦菜的生长周期短,卖价稳定,“像我隔壁那家,就两亩地,卖得好的时候一天收入有300多元。”

矮山塘村委工作人员说,因为引入了现代化的耕种方式,村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了,一些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了村里。“有的年轻人比较有想法,把村里荒废的土地承包下来搞大面积种植,一年耕种就能赚十多万元,这样成功的例子,鼓励了更多在外务工的人回到家乡。”

至今仍保留桂北传统习俗

除了延续农耕产业,在水南村至今依然保留着桂北农村的传统习俗——磨豆腐。每逢新年前夕,村里的五六十户居民都会在家制作新鲜的豆腐,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

在村民小唐的描述里,今年过年的时候,大家是清晨5点多,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起床制作豆腐了。

水南村村民制作豆腐的手法依然沿用传统方式,黄豆在磨之前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磨豆汁必须用石磨,过滤依然是纱布。淡黄色的豆汁经过卤水点拨,就凝结成絮状。制作豆腐的人会把它倒入木模里,经过挤压,四方的豆腐就成型了。一道道工序下来,新年的豆腐凝聚的是丰收的味道。

“每年做豆腐的豆子,大多是村民自己种的。”矮山塘村委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村里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大家一直忙到中午,做好豆腐后,会立刻给亲朋好友送去,当天下锅做饭一起分享。

除了做豆腐,在过去,水南村和矮山塘村还有过年拜“武娘娘”的习俗。“武娘娘”指的是武则天。村里人希望通过拜“武娘娘”的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

如今,这项习俗已经很少举行了,但是每年的重大节日,依然会有村民自发地到村里的祠堂拜一拜。“这些都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好的祝愿。”矮山塘村委党总支书廖燕君说,近几年,矮山塘村委都会刻意为了留住年轻人而出台一些创业、返乡的政策支持,同时也依然发扬和宣传着村里的传统文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返乡的年轻人能加强与家乡的联系,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来源:桂林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晚稻   油麦   山塘   田园风光   田间   娘娘   稻田   碧绿   秀美   村里   好日子   花香   村民   豆腐   工作人员   年轻人   收入   农村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