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基金举办2023春季策略会 多位基金经理共论新时代投资思路

中证网讯(记者 张韵)日前,前海开源基金举办了2023年春季策略会,前海开源基金合伙人、战略顾问王宏远、龚方雄,以及曲扬、邱杰、杨德龙、崔宸龙、范洁、田维、刘静、易千等多位基金经理集中发表了对2023年投资的最新观点。

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比较优势

前海开源基金合伙人、战略顾问王宏远表示,通过对全球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做出分析和展望,他认为,虽然未来十年西方主要市场可能是滞涨的十年,但中国资本市场将有可能成为全球未来十年投资“荒漠”中少有的“绿洲”之一,值得看好。

前海开源基金合伙人、战略顾问龚方雄认为,由于目前美国利率曲线倒挂情况的不断加深,短债中债长债利息下移,市场至少对未来越久远的盈利估值会更高,更加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全球资金会更加增配新兴市场,增配中国的市场,以及增加对高风险资产的配置。大类资产配置从周期类转向成长股,从发达市场转向新兴市场,从美元到非美元,这几个趋势是相对明确的。

对于整体市场,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邱杰表示将保持乐观。他认为,国内经济复苏比较确定,流动性环境也会比较好,海外资金将持续流入更具吸引力的中国市场,叠加A股整体估值仍然偏低,预 计A股将有较好表现。

在投资策略方面,邱杰提出要“聚焦科技,兼顾消费”,主要看好四大方向,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二是核心软硬件、材料、设备的自主可控;三是生物科技,包括合成生物学、疫苗等;四是大消费。

对于港股未来的走势,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曲扬认为,今年接下来到明年的这段时间,港股可能也会迎来较好的宏观条件。未来主要看好两类投资方向,一类是与中国经济的回升相关性高一些的行业,如地产产业链上偏消费的行业;另一类是港股市场里有自己的向好逻辑的行业,比如说像电信运营商、火电运营商等。此外,曲扬认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方向,会带来第二条增长曲线。

普遍看好消费、新能源、科技方向

对于2023年的权益投资,前海开源基金多位基金经理表达了相对乐观的看法。消费、新能源、科技等领域成为他们普遍关注的方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结合价值投资方法论,对2023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他认为:“A股和港股今年均有望迎来牛市,未来市场风险偏好会逐渐转向优质白马股,预计好公司的机会今年会较多,市场的赚钱效应也会比去年多。”投资机会将主要在大消 费、新能源、科技等三大方向上。在科技领域,他将关注能够在经济转型中受益的方向,如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互联网等。

作为新能源赛道的知名基金经理,前海开源基金投资部总监崔宸龙在策略会上表示,依然坚定看好新能源,认为新能源正站在新一轮繁荣的起点。面对市场调整,他认为:“即使在过去一年,整个新能源行业的股票表现较为一般,但实体行业的发展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在加速,各家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脚步一刻未停,产业没有寒意。在这个位置,我觉得应该更加乐观些,大家已经看到了偏底部的区域,看到了产业始终在快速发展,我们不应该半途而废。”对于近期大火的AI(人工智能)赛道,崔宸龙认为,AI对新能源将真正起到加持的作用,如果AI可以加速,相信整个大的新能源产业会继续迎来一个爆发增长。

前海开源中药研究精选的基金经理范洁认为,医药行业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从医药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的增速,以及医保资金的收支情况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已经开始逐步回归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未来看好的医药行业投资主线,一条是创新主线,包括上游科研仪器,中游制造,下游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品等;第二条是消费主线,在消费这 条主线里面,中医药,包括一些偏高端的消费医疗服务是她长期看好的方向。

前海开源沪港深大消费的基金经理田维认为,“总量饱和,结构性增长”将是中国消费行业在未来5-10年最大的时代特征。可以通过消费的代际、收入结构的变化和出海这三个角度去寻找一些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

债券投资更偏向结构性机会

在债券投资上,前海开源基金旗下两位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发表了其最新观点。

前海开源基金固收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刘静认为,2023年债券市场整体风险可控,但是出现一个大的趋势性的机会较难。2023年总体来说有可能是一个迷你版的2021年,阶段性和结构性的机会更多一些。

对于纯债产品,由于今年债市缺乏大的趋势性机会,而资金面较为平稳,采取票息策略的产品可能比较容易获得超额收益。对于“固收+”产品,由于今年的行业轮动可能会比较快,策略的选择难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持有稳健策略的“固收+”产品,可能是更好的投资选择。

前海开源基金固收投资部副总监易千认为,未来经济增长可能会从过去十年的以债务驱动为主的经济模式,重新回到依靠自身的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经济模式。债券市场的分析框架可能要重新回到十年前的分析框架,即以经济周期 、以价格为主的分析框架。今年债券市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将是整个国民经济价格方面的走势。

对于近年来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可转债,易千认为,2023年一季度的可转债市场表现较好,总体估值还是扩张的,从全年来看,可转债作为股票市场的一个衍生品是有机会的。但是可转债的高估值可能不太能够持续,会适当降低一点收益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策略   经理   基金   人工智能   结构性   合伙人   新能源   主线   春季   思路   方向   未来   机会   产业   行业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