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露营亲近大自然 注意预防出血热

在经历过下沙、下雨、“速冻”后,五一小长假伴随着晴朗天气如约而至。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出游攻略,备好美衣美食打算来个好友小聚?或是计划带着家人一起去亲近大自然?但疾控专家温馨提示,天朗气清之时,老鼠们也进入活动和繁殖的高峰期,5-7月是西安市出血热发病的春夏小高峰,外出游玩踏青时要注意预防出血热。

出血热这一疾病是老鼠惹的祸。其全名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或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该疾病潜伏期一般为2~3周,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疾控专家介绍,其传播途径多,吸入携带汉坦病毒的鼠尿、粪便、唾液等污染环境形成的尘埃或气溶胶,食用被鼠污染的食物以及直接被鼠咬伤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些鼠类,也容易感染发病。没有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绝大多数患者有在田间劳作、清理杂草秸秆和野外活动史。因此,野外工作者或远足旅行的人尤其应该注意防范。

记者获悉,西安市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主要在野外、田间、草地、树林等环境出没。如果假期有市民准备带上帐篷、来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一定要做好防护。坚持做到"五个不",即不与野生动物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及病死动物肉;不选择干草垛、小溪旁以及杂草比较高比较多的地方露营,避免在野外荒草地长时间坐卧;外出就餐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在不卫生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食物,食物、水妥善保管,避免被污染,每次接触食物、饮水时做好手卫生;穿长袖衣服、不露脚趾的户外鞋,戴帽子,袖口、领口、裤腿要扎紧,避免被老鼠咬伤。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三早一就)是正确救治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策略。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并治疗,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近期如有野外暴露史或与鼠类接触史,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建议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先用物理降温退热,包括温水擦浴、敷冰袋等,不要随便使用退热药,更不要全量使用退热药。16-60周岁的群众,在外出游玩之前可咨询辖区疾控中心去接种点规范接种出血热疫苗。 

记者 王江黎  受访单位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出血热   西安市   咬伤   田间   野生动物   杂草   疫苗   野外   亲近   大自然   老鼠   食物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