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破败的宋代皇后陵,有这样一位凄惨的女人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如果能免费游玩一个帝王陵,你会去哪里呢?

五陵原?北邙山?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秦始皇陵、乾陵、明孝陵、十三陵还有清东陵。知名度高,景区开发程度好,能看见许多文物,听到许多故事。比如兵马俑、阙楼图、百子衣等等。

失落的皇陵

很少有人会去河南巩义的北宋皇陵,那里萧条破败,充满了历史的沧桑。除去石像生,就是农田,可看的东西非常少,需要用心灵去品味。地宫很少被考古发掘,也没有对外开放,就算挖开了,也不会有太多的随葬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靖康之变后,金国及其附属政权对宋室帝陵进行大规模的盗挖。有一次南宋使臣路过皇陵,发现宋哲宗竟然曝尸在外,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先帝二十五岁驾崩,已属不幸,孰料百年之后,还要被人从棺材里扔出来,真是惨不忍睹,赶紧脱下身上的袍子,给先帝盖上:悲哀到这种程度。金国灭亡后,元、明、清、民国的盗墓贼也会光顾宋陵,看看有没有挑剩下的东西,捡个漏。所以从理论上说,地宫有价值的物件肯定很少。

虽然大部分陵墓没有被考古工作者打开,但个别还是有的,比如永熙陵西北的一座陵寝。在最早的时候,北宋皇室并没有把万年吉地选在这里,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最早是埋在开封城东南;建隆二年,昭宪皇太后病故,与夫君合葬。等到乾德二年,赵匡胤下旨,把父亲、母亲,已故的贺皇后、王皇后都迁葬巩义西部的邓封村,这里南靠气势巍峨的嵩山,北有伊洛河潺潺流过,是个依山傍水的宝地。开宝九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曾专门跑到安陵祭祀父母,他命人取来弓箭,亲手向外射出,规定箭头掉落的地方,就是他百年之后的陵寝所在。

修复的宋仁宗永昭陵

有了赵匡胤带头,后任的北宋皇帝都把陵寝修建在巩义,相当于祖坟了。永熙陵是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安息之所,在陵寝西北方,有三座皇后陵,其中有一座已经被考古发掘。

走进地宫

从永熙陵下宫遗址向北走,就是皇后陵的范围,第一个建筑是鹊台,第二个建筑是乳台,都对称分布在道路两侧。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只能看到它们的基址,实体建筑早已毁灭。再向北走,就是神道,旁边有望柱与石像生。石像生吨位较大,搬运不便,没有盗墓贼愿意偷它,种类是比较丰富的,有控马官、马、老虎、羊、文臣、武臣,个个惟妙惟肖,体现皇家风范。岁月蹉跎,王朝覆灭,与墓主人不离不弃的,只剩下这些石头了。

再向前看,就是整个墓园最重要的部分:宫城。其实在宫城四周,最早还有围墙、大门、角阙等建筑,起到保护作用。宋朝人给围墙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神墙。与鹊台、乳台一样,这些建筑早已灰飞烟灭,只能找到一些遗迹,证明它们的确存在过。整个宫城的中心是陵台,下面有墓主人长眠的地宫,宋朝人把皇帝地宫称之为"皇堂",翻阅陵园史料,经常可以看见"某某日,掩皇堂"这样的表述,就是说皇帝入葬后,把地宫封闭的意思。

对于不同等级的墓主人,地宫的深度、大小,封土的高度,都是有很大区别的。至道三年,宋太宗驾崩于万岁殿,他的皇堂深度多达百尺,而乾德元年,宋太祖皇后王氏薨,她的皇堂只有四十五尺,差了将近一半,能够体现出等级的森严。如果陵墓规格超出主人身份,那就是僭越,若被仇家举报了,肯定会被朝廷严厉惩罚。北宋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1厘米左右,换算过来,王皇后的地宫大约深14米,赵光义的起码得有30多米,不愧是帝陵。这座墓葬是皇后的,它的深度是多少呢?让我们下去看看!

进入地下,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墓道,斜坡式,走到尽头,能看见甬道,甬道中段是墓门,上面刻有威风凛凛的武士,他们浓眉大眼,身披铠甲,手执利器,好比看门的大将军,是守护墓主人的最后屏障。武士背后,就是存放棺材的墓室,墓室结构比较简单,最里面是棺床,顾名思义,死者的棺材就摆在上面,旁边有一个石头做成的蜡烛台,似乎没有被干扰过的迹象,照明、祭祀用的。墓主人在哪里?经历了这么多年,棺材早就腐烂,加之又被官府、民间组织的盗墓团体频繁光顾,遗骸大多不见踪迹,只在棺床附近找到了几根肋骨、肢骨。经测量,地宫距地面大约15米,与王皇后的深四十五尺较为接近,说明当时皇后墓葬就是这个标准。

宋太宗永熙陵封土

在墓室的墙壁上,有许多壁画,内容比较清晰,主要是窗棂、桌子、椅子、衣架、灯架、盆架、梳妆台等,十分生活化的场景,其中梳妆台可以大致反映墓主人的性别。古人视死如生,把生前居住的寝宫用壁画的形式复制下来,使墓主人在地下也可以享受类似的生活。地宫顶部绘有星辰、银河,给人的感觉是夜幕降临了,死者并没有死,只是躺在寝宫的床上,静静地睡着了,做着一个永远都不会醒的梦。

薄命的女人

这位女主人究竟是谁呢?幸好出土了谥册、哀册,尽管有残缺,但上面的字迹都还可以辨认,谥册写着:"维咸平三年岁""尊谥曰""皇太后"等字样,咸平是宋真宗的年号,咸平三年就是公元1000年。这一年,真宗皇帝改葬了自己的母亲,这里的皇太后应该指她的母亲李氏。在文献资料中,可以查到元德皇后李氏的谥册册文,与出土文物对照,两者内容是完全一样的。第一句说:"维咸平三年岁次庚子三月戊寅朔二日丁酉,孝子嗣皇帝臣恒谨再拜稽首,上言:伏以孝莫大乎显亲,德莫厚于追远。"

赵恒就是宋真宗的名字。在册文中,皇帝表达了对皇太后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未能床前尽孝的遗憾:"为天下母弗能享三牲之膳,为天下君弗能奉一日之欢。"虽然李氏做了太后,却没有享过一天清福;赵恒尽管富有四海,却没有照顾母亲的机会。一遇之款既深,再得之悲逾切。思念亲人,人死不能复生,这样的苦楚,不管皇帝还是老百姓,都是共通的。最后,他希望李氏能够保佑自己;"享国长久,庙貌蒸尝;世世勿绝,呜呼哀哉。"子孙后代,永远做皇帝,不要被其他人推翻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古往今来,哪有不灭亡的朝代。

对于这位李姓女子,史书记载的非常非常简单,不过话说回来,的确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她是河北真定人,与三国名将赵子龙是老乡,乾州防御使李英的女儿。宋太祖健在时,听说李家有女花容月貌,品德良好,就下了聘礼,指婚给弟弟开封府尹赵光义。李氏二十五岁那年,生下了最重要的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资料记载:分娩前,李氏曾梦见有一轮太阳飞进自己德肚子,这与王美人生汉武帝的桥段几乎一模一样。不知道是李氏自己说的,还是史官给她加上去的。如果是前者,她挺会炒作,有心机;若是后者,为了体现君权神授,证明赵恒的确是真命天子。

开宝九年,赵光义接哥哥的班,坐上龙椅,李氏由陇西郡君进位为夫人,一下子从王府的女人变成皇宫的女人。可惜好景不长,太平兴国二年,李氏因病逝世,享年三十四岁。又过了二十年,赵恒登基了,母以子贵,她的灵柩从普安院迁出,安葬在宋太宗永熙陵的西北方向,并追封为元德皇后。棺材挖出当天,赵恒身着素服,向母亲行礼,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所以这座陵寝不是她最早埋葬的地方,能够长眠在帝陵附近,实际上沾了儿子的光。

由于早年被盗,元德皇后陵出土的文物并不多,主要有定窑瓷器、铜钱、瓦当、铁钥匙等等。细细想来,这位皇太后的确命苦,一辈子生了七个小孩,长大成人的只有两个,其他都不幸夭折。对于一个母亲来说,频繁生育,又连遭丧子之痛,生理、心灵得留下多大的创伤!李氏虽然出身好,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又被天子看中,有幸嫁入皇室为妃,享受荣华富贵;却寿命不长,中年早殁;亡故过后,还要被盗墓贼轮番光顾,抢夺地宫有价值的金银珠宝。最后只剩下几根肋骨,丢弃在棺床附近,令人唏嘘不已。堂堂大宋王朝的皇太后,连骨架都凑不全。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死亡是所有人无法逃避的宿命,再有权力的人,也会撒手人寰;再有颜值的人,也会香消玉殒。巩义西原,荒冢累累,远去的是金戈铁马、王朝旧梦;留下的是伊洛河的流水,与嵩山的巍峨挺立:江山永存而人世不久。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真宗   先帝   皇后   陵寝   地宫   皇太后   北宋   宋代   凄惨   荒凉   皇帝   主人   母亲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