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干涉台湾问题怎么办?邓公早已给答案:只有两个选择

在阅读本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旁边的“关注”,能供您随时进行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1983年,邓小平同美国众议院议长小托马斯·奥尼尔带领的代表团进行了谈话。

于美方,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访问,是一次就我国关于台湾收复态度的试探。

访问过程中,美方不断提及“台湾问题”,迫切想要从邓公口中得到一丝松懈的态度,但邓公话语中透露的强硬态度和坚挺风骨令他们屡屡退败。

“当下的情况局势,如果中国没办法和平收复台湾,是不是会考虑让台湾独立?”

小托马斯·奥尼尔在几个回合下终于提出了此行的中心问题。

他的心思跃然纸上,邓公显然是明了了他来访的真实目的,一席话让小托马斯及来访代表团通通闭上了嘴。

“中国不允许别的国家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不了就武力解决!”

在小托马斯一伙人都汗颜屏息的时候,邓公又说出一番话,彻底浇灭了美方觊觎我国宝岛台湾的野心。

“真等到那个时候,放在你们眼前的就两个选择,一是作壁上观,二是直接对战!”

这般斩钉截铁的模样,使得小托马斯一行人瞬间顿住,访问结束后只得灰溜溜回国。

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才促使邓公发出如此严厉言辞?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现状和解决历程又是怎样?

反复无常的美国政府

美国政府对待我国宝岛台湾,一向是“关心至极”。

在新中国还未成立的艰涩时期,美帝国主义就作为国民党的后背支持力量不断向其提供先进军事设备,并屡次以言语、武力挑衅我党。

那时候,不单单是台湾领土,美国政府贪心的甚至是整块中国领土。

在美方军事力量的扶持下,国民党后继在金门战役中胜利,而我军惨重失败,参战人力受到沉痛打击,一度面临解放失败的巨大危机。

但在随后爆发的朝鲜战争中,我军在战役中的猛烈攻击严重挫败了美方的战争积极性,美军战败结束后,极长一段时间对中国军队望而生畏。

1960年左右,我国和苏联的关系趋向破裂。

在我国频繁遭受自然灾害的艰苦时段,苏联不顾交情在经济和政治上对我国施加强压,一方面要求我们迅速归还欠款和物资,另一方面调遣专家回国以及销毁图纸和经济合同。

这般善变的嘴脸和无理的举动,触及了我国容忍的底线,很快,我国和苏联的关系降至冰点。

与此同时,由于美苏正处于两大强国间的冷战状态,因此我国和苏联破碎的关系反而弥补在了和美国的关系上,中美关系由此拉开正常化的帷幕。

本以为1971年的乒乓球外交和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是中美“朋友化”的转折。

然而几年的拉扯,中美始终没有迎来正常建交的那一天,彼时,我国明白了一个重要问题,关乎中美外交关系建立的关键。

这个重要问题便是“台湾问题”,只有在中美对“一个中国”观点认知一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真正握手言和。

这个关键点的发现令我国政府醍醐灌顶,1978年,我国向美国政府提出一项要求,要求美国断绝目前与台湾政府建立的所有外交关系。

我国向美国政府强调,只有废除了同台湾政府的合作联盟,撤走所有停驻在台湾岛的军事力量,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认贯彻在行动中,才能够和我方建立健康的外交关系。

彼时美国总统卡特接到我国的外交条件,衡量利弊得失片刻,为了抗衡苏联,咬牙承诺下来。

我国给予的反馈也十分迅速,就在1979年开年第一天,就同美国建立了建交关系,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贫瘠的中美建交内容终于要丰富起来。

随后卡特的行为却又让国人大开眼界,身为一国总统,他虽然按照建交条件终止了和台湾的外交关系,却又转而与台湾签订了《与台湾关系法》,欲求通过新的形式在夹缝中谋取利益。

背信弃义的行为传到邓公耳里,怒火中烧的邓公一席话立刻发向美国政府:

“我们不惜让中美关系倒退回到60年代!”

这才震慑了卡特,令他有贼心没贼胆,主动放弃了《与台湾关系法》的签订实施。

时间流转到1980年初,在美国总统竞选之时,一个竞选者又妄图利用“中国台湾”营造噱头来取得位置。

美国总统竞选者里根大摇大摆展示了狂妄的姿态,在竞选会场接受采访时多次用“中华民国”代替台湾,字字触碰我国底线。

他似乎完全忘记中美正常建交才刚刚起步,并且两年前才签订了《中美建交公报》作为中美建交史上意义斐然的里程碑。

除了耍嘴皮子功夫,里根还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两方就在政府和民众的眼皮子底下玩起了花样,据统计,台湾当年借里根之手从美国运进了将近三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只要我顺利当选总统,美国和台湾就会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白宫会专门设一个机构,用以美台接洽,今后也会给台方提供更多军事力量,像是反坦克导弹、速射大炮、F16战斗机都不在话下。”里根表示。

这话一方面说给美国政府,一方面说给台湾政府,惹得两边都欢心雀跃。

但里根没料到的是,中国的态度坚如磐石,他越是得意硬来,我们就越是强硬反击。

邓公的强硬态度

此前面对美国总统卡特油滑失信的行为,邓公已经给出一次抨击。

这次面对里根的荒诞行为,更是直接给出绝杀。

在这严峻的形势下,邓公接受了时任美国副总统布什的访华请求。

谈及沸沸扬扬的里根对台湾的态度事件,“这个问题很严肃,请你们严肃考虑。”邓公平静地放出话语。

交谈过程中,邓公强调了我国的发展全然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这明确地向对方放出狠话,我们不依赖,也不惧怕任何国家!

谈话最后,邓公再一次重申:

“我们并不忌惮中美关系倒退回60年代!”

邓公的发言一方面告知美方我们握紧着台湾的主权,永不让步!另一方面也在警醒美方立刻停止和台湾的不正当交涉,否则绝不客气!

这次谈话很快便起了作用,1981年,中美就台湾军售问题展开了谈判讨论。

直至1983年,美国又派出众议院院长小托马斯·奥尼尔等人访华试探我国对台态度,这就回到了正文最初那令人振奋感动的一幕。

邓公面对他们的咄咄逼人,给出要么不干涉,要么参战的选择,逼退了他们嚣张的气焰。

之后的美方逐渐消停,在这较为平静没有干扰的时段,海峡两岸的关系终于进一步的改善了。

解放台湾事业受到重重阻碍

自从解放战争结束,蒋介石退居台湾之后,海峡两岸的关系便严峻起来。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并且命令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挑起全面内战。

为期三年的解放战争被强迫开始,那时候共产党兵力远不如国军,无论是军队人数、装备数量,还是装备水平、经济水平等,都存在实力上的巨大鸿沟。

蒋介石一直把持着“优势在我”的思想,对共产党即是警惕,又是不屑。

1946年10月,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登上台湾岛观赏美景,他流连沉浸在宝岛绝佳的风情里,表示退休后会来到这里养老,和夫人共度余生。

却不曾想这个“美好的愿景”在三年后以他最无法接受的形态实现了。

内战期间,国军屡战屡败,辽沈、淮海、渡江三大战役无一不受挫。

辽沈战役中,东北掌控权的丢失使得蒋介石损失了最完美的战略后方基地;淮海战役的失败又令国民党大批精锐部队被悉数歼灭。

直至1948年底,败的底裤不剩的蒋介石才意识到自身难保了。

他将视线瞄向三处地方,西南地区、海南岛以及宝岛台湾。

再三考量之后,蒋介石开始将剩余财物、文物和部分人力转移到台湾岛。

1949年,我党雄赳赳气昂昂地发起渡江战役,仅用了一个月就拿下了大上海的主权,渡江战役的失败令蒋介石的战力无力回天。

随后,在1949年12月,蒋介石趁我党不备之时在浙江的故乡祭拜祖先后,自己也登上了去往台湾岛的飞机。

自此,解放战争胜利,国内各地区都踏上改革征途,沿海一带的发展甚至如日中天,唯有宝岛台湾是我党始终无法触及又放不下的心结。

关于收复台湾的拉扯,在新中国成立初,我们是想要采取武装解放的方式,然而却因为台湾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美军军事力量的后援帮扶而屡屡碰壁。

1950年,我党采用了一贯的战术,大批的共产党员蛰伏在台湾岛上,想要通过漫长的里应外合,来摸索一条解放道路,搏得一个关键时机。

然后这条路却因为我党的一号人物的叛变被拦腰斩断。

我党派在台湾岛潜伏工作的蔡孝乾被捕入狱,彼时他已经成为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作为在台湾省的头号人物,对于推动台湾解放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牢狱里备受折磨后,蔡孝乾没有坚守住防线,选择叛变投敌,一朝成为毁灭台湾解放事业的一颗毒瘤。

他供出了所有已知情报,短短两个月内,1800多名共产党员就白白牺牲了,或是被捕下狱,或是被残忍杀害。

再加上美军给国民党提供了大量海军军事设备,使得我党海战优势不再,武装解放的道路也行不通。

之后,在二十到三十年的摸索里,我党找到了新的策略,那就是和平解放,这才让紧张的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转变。

骨肉相连的海峡两岸

邓公邓小平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这个时机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足够长的时间,二是需要一位有远瞻性的领导人。

唯有时间才能淡化海峡两岸的矛盾冲突和仇恨情绪,加重思乡情结和发展观念。

唯有领袖才能起到表率作用,带领台湾人民奔向祖国怀抱。

蒋介石去世以后,这个时机终于来临了。

蒋经国是蒋介石得意的儿子,自然而然接下了父亲撂下的重担,成为台湾岛新的掌权者。

蒋经国是一个矛盾体,他的身上既有可耻之处,又有可取之处。

在国共两党关系上,他是执迷不悟的,始终坚持着国民党统治的政权,不愿承认共产党对人民的积极作用。

但在海峡两岸关系的处理和认知上,他又是值得尊敬的。

蒋经国坚持着“一个中国原则”,对于国家领土的统一与分割,他是态度强硬的,观点正确的,任何外族都不能瓜分中国资源,破坏中国领土完整,这是他的坚守。

蒋经国治理期间,怀着台独思想的遗留分子数量极大,于是他一直在与岛上台独势力作斗争,为此饱受争议和诋毁。

就在此时,大量的台湾人民也已经二十年未归家了,他们思乡情切,但这份感情又无从兑现。

其实大家都在等待一个突破口,邓公认识到这个时机的重要性,于是毅然地带领着我党打开了局面。

蒋经国曾是邓公在莫斯科留学时期的同窗,虽然两人之后的道路大相径庭,但情分依然存在。

邓公立刻致信一封给到蒋经国,信中明确表示希望海峡两岸交好的想法,并且提到了关于台湾未来发展方向的考量。

信件内容句句刺在蒋经国的痛点,长期考虑的问题此刻被全然摊开,他鼻头不禁一阵酸涩。

为了聊表诚意,叶剑英在1981年提出“叶九条”,邓公也在1983年提出“邓六条”,句句紧扣台湾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

蒋经国内心终于被撼动,他随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开始着手准备海峡两岸的建交恢复。

跨越了美方的阻挠,压制了台独势力的气焰,历时几年后的两岸终于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

1987年,在蒋经国的准许下,第一批原籍大陆的台湾人民乘上了归家探望的大船,面向台湾岛,他们的心情像激越的海浪,他们的身影随着波流在欢声笑语中渐渐远去。

这一只船冰释了将近40年的两岸嫌隙,让我们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同属中国人,海峡两岸人民是不容分割的,正如邓公讲的:

“台湾问题是中国统一的问题,设想中国人民会将台湾从国土中分割出去,这不可能!”

大陆和台湾,如同一副身躯上的手足,在文化纽带的牵引下,历史长河的晕染下,连着同一片神经,早就血脉相融、感想相投。

“一个中国原则”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中国人心中实实在在的底线,是一道维护领土统一的坚不可摧的屏障,是一把击碎心怀歹意之徒们痴心妄想的利刃。

一家人岂有分离的道理?宝岛台湾势必会在将来回归祖国怀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美国   托马斯   美国政府   苏联   中美   我党   里根   美方   台湾问题   宝岛   台湾   海峡两岸   蒋介石   中国   答案   两个   关系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