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辛酸泪:起点虽高却坎坷不断,国产芯片何时才能出头?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自2018年7月6日起,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此事一出震撼全球,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中国这次必败无疑,毕竟自打二战以来,他美利坚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如果说战争中他们还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这两次败绩,那经济战上,这位世界霸主就真的算是战无不胜了。

当然,想要抵御贸易战的攻势也并非毫无办法,没有贸易自然就不需要打喽,曾几何时新中国正是这么做的,为了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国家的打压,我们索性便采取了单边政策,即与社会主义国家通商,拒绝一切西方世界的糖衣炮弹。

那这次我们能这么做吗?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毕竟此举堪称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于是无奈之下,中国亦只得见招拆招,当面锣对面鼓的和美国打起了贸易战,可此战的结果却远远超出了世人的预期。

不能说是完胜,显然中国没有吃到太多苦头,反倒是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总结起来也唯有一样东西我们不占优势,那就是芯片领域,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曾几何时中国的芯片领域也是辉煌过的。

曾经的辉煌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既然曾经辉煌为何如今没落,既然辉煌又怎么会被美国卡住脖子呢?

当然了,此事说来话长,诸位若是想要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我们就需要从芯片技术本身开始说起了。

芯片技术的开端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50年美国破天荒的发明了离子注入技术,什么意思呢?最通俗来讲,就是将离子体注射到材料中去,再简单点,就是将计算机缩小化变成了可能。

要知道曾经的计算机动辄就能占满一个房间,真的是既耗费空间又耗费电力,麻烦极了,可有了这项技术后一切就不同了,人们可以将此前复杂的电路、二、三极管大大的缩小,从而去缩化计算机的体积,更能够借此来提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你说这项技术重不重要?

正是因为该项技术的重要性,世界各国亦是开始了针对性研究,例如苏联、德国、英法都是如此,而中国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在一次访问苏联的过程中,中方科研人员便敏锐的注意到了离子注入技术的前景,由于彼时的中苏关系亲如一家,我们没费多大功夫就得到了苏方的帮助,建立起了国内第一家交换机厂和电子管厂。

次年,也就是1952年,我国又寻求到了德国的帮助,于北京建立起了无线电元件厂,三厂合并亚洲第一个晶体管厂亦是就此诞生,此后一年,河北半导体研究所横空出世,中科院半导体所也不甘落后,三大研究中心齐上阵,中国的半导体研究之路堪称是前途光明。

彼时中国在半导体研究层面上,全亚洲说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什么日本,什么韩国都只是“小趴菜”而已,根本就不是我们的一合之敌,事实也的确如此,由于硬件设施的完善,1959年,也就是美国研制出硅单晶的第二年,中国科学家林兰英便紧随其后独立研发成功,之后美国率先研制出了集成电路,中国也没差太久,仅仅七年就追上了对方的步伐。

按照这个基础,可以说只要我们稳扎稳打,未来就算无法超越西方世界的芯片技术,维持自身使用还是绰绰有余的,不单是中国,就连美国也是这么认为,当时他们十分重视中方的科研成果,甚至一些科学家还会拿我们的实验数据进行参考。

对此中国科学家亦是无比自豪,相关研究中大家伙充满了干劲,誓要追英赶美再创辉煌,那么然后呢?

很遗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至于原因也再简单不过,即“那十年的影响”。

没落和再发展

那十年是哪十年想必大家伙都知道,事情的发展进程也和你们猜的大差不差,在一部分人的干涉下,除了原子弹外,中国的科研事业遭受到了沉痛的打击,别说是追赶西方了,研究进度甚至都出现了倒退,大量集成电路领域的图纸、报告被烧毁,不少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被污蔑为崇洋媚外,有的为了真理选择自尽,有的侥幸活命却也耽搁了进展。

就这样,中国芯片产业度过了昏暗的十年时光,十年听起来不算太远,但实际上却让我们与英美拉开了巨大的差距,甚至连日韩都不如,沦为了相关领域的小白。

对于这样的结局,不少人扼腕叹息,却也有许多人无比乐观,认为落后了追上来就是了,我们能赶上一次就能赶上第二次!

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1977年的一次对外研讨会便彻底粉碎了国人的幻想。

前一年,为了参加这次会议,国家集合了全国六百余家工厂打造出了一台集成电路设备,带着设备科学家信心满满的去到了日本炫耀,不料才刚到日本打脸便接踵而至,因为,我们自认为的先进产品在日方眼中根本不值一提,类似的东西他们只需要一家工厂三天就能制作完毕...

六百家工厂一年时间,算起来这就是一千八百倍的差距,这让素来骄傲的国人如何能够接受,这让本想重振半导体产业的国家如何能有信心呢?

因此,关于半导体的扶持项目就这样一拖再拖,还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眼看着各地走私电子产品的情况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地方财政之际,国家这才终于下定了决心,成立了中兴公司,定下了“531战略”,开始了迟到了二十年的奋起直追。

在国家的带动下,地方各大半导体生产企业拔地而起,例如上海飞利浦、贝岭等五家企业先后成立,“中华有为”亦是在1987年横空出世,开始了与台积电、三星、松下等企业的科技作战。

按理来说此时中外之间的差距是有,却也不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斥巨资开启的追赶项目竟然拖了整整七年,等到华晶公司成立,黄花菜都凉了半天。

无奈,国家只好另起炉灶,决定用一百亿支持华虹公司,而在国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果不其然,这次中国的芯片产业没有让大家失望,进度喜人,据相关专家的估计,再有个十年我们一定能追上日韩,重新回到亚洲第一的宝座。

但是,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又要来了,2000年“大名鼎鼎”的中芯国际落座中国,闻言莫说是国家了,就连不少民营企业和投资商都是信心满满,三方合力向中芯国际注入了大量资金,就是希望陈进能够创造奇迹,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飞跃。

由于资金过于集中,导致其他芯片公司的科研进度都陷入了停滞,不过也没关系,只要中芯争气,整体的进步亦是迟早的事情。

果不其然,就在2003年时,陈进做到了,他研发出了一款纯国产的芯片,即“汉芯一号”

,得知该消息后举世震惊,国人们无不称其为中国芯片之光,无不将陈进视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就连国外都是相当佩服,毕竟只用三年时间就追上了二十年的差距,这的确是一桩奇迹。

但是,还没等国人高兴多久,反转便突然降临,2006年一次偶然的发现粉碎了“汉芯”的神话,也粉碎了中国芯片产业刚刚建立起来的根基,那就是陈进是个骗子,他的芯片根本就不是自主研发的,而是直接将外国的芯片处理过后的产品!

此话一出,陈进瞬间就从民族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败类,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气的险些一口老血喷出,也难怪他如此生气,要知道作为一个自小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他放弃台湾籍,并带领台积电科研人员“叛逃”大陆的行为本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此行事也正是为了帮助祖国突破技术壁垒,可最终却落得了个过街老鼠的下场,这让他如何能不气愤呢?

其实张汝京本身遇到的麻烦已经够多了,此前中芯国际准备上市时,就遇到了台积电的官司,之后官司失败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光付出了近十个亿的赔偿金,还折了几名干将,如今又遇到这档子事,这位爱国企业家当真是欲哭无泪。

不过你以为这就完了吗?答案依旧是否定的,由于律师的致命错误,2006年时台积电利用此前签订条款中的漏洞又将了张汝京一军,查到了中芯国际的把柄,再度将案件重启,而此战的结局亦是显而易见,张汝京输了个彻彻底底,不单付出了二十亿的罚款和百分之十的股份,甚至他本人都被赶出了董事会,且三年之内都无法从事相关行业。

历经坎坷终于崛起

张汝京事件后,中国的芯片产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中芯国际在内部权力斗争中一蹶不振,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打了水漂,不少民企亦是只得宣告破产,前途阴云密布,谁也看不到希望在哪里,那么难道中国的芯片产业就要自此消亡了吗?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不单没有消亡,在日渐激烈的芯片竞争中,我们甚至还逐渐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5年,谷歌公司收购安卓,再加上后来收购的宏达公司,谷歌俨然成为了芯片领域的巨头,将安卓系统推向了世界,而另一边苹果公司也不甘屈于人后,就在谷歌收购宏达的同年,以乔布斯为首的科研团队便打造出了著名的十点触控芯片,为触控手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在这时世界的目光都齐聚于苹果、安卓,然而就在这时,一匹黑马却突然站了出来,它就是中国的汇顶科技,仅在十点触控芯片上市的第二年,汇顶科技便成功研制出了同类型产品,2012年苹果5S横空出世,指纹解锁成为了手机潮流,一年后汇顶科技竟再度赶了上来,发布了魅族系列,开启了国产手机对标苹果的开端。

这还没完,2018年时 ,汇顶科技的生产研发速度首次超越了苹果,居然打造出了屏下光学指纹技术,使得魅族一时间成为了中国年轻人的最佳选择。

为何敢这么肯定呢?因为博主本身就经历过这个年代,当时博主的第一款手机正是魅族,拿着魅族上学,由于先进的技术和更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外形,在班级里受到的侧目一点都不比苹果要少。

言归正传,除了汇顶科技一骑绝尘之外,在芯片领域其他国产公司也逐渐追赶了上来,例如华为的麒麟系列,在上市那年俨然被誉为了中国手机芯片的英雄,当然了,这也就是贸易战中美国拼命封锁华为公司的原因所在。

还有阿里巴巴旗下研发的含光800,虽说不是手机芯片,但AI芯片的重要性同样对科技发展意义非凡,除此之外什么飞腾公司的腾云CPU芯片,北京君正的二维码专用芯片、中国科学院的龙芯系列也都代表着中国芯片领域的进步之快。

而说到这里一个问题亦是随之浮现,那就是既然中国芯片已经在奋起直追,为何贸易战中我们还会被美国卡住脖子呢?

这个原因其实不难解答,无非就是三点,第一,国产芯片能造出却很难量产,这和另一项技术也就是光刻机息息相关;第二,在漫长的落后之中,国内消费者对于国产芯片的信任度依旧较低,大家都愿意去花高价买进口芯片,买进口电子产品,此消彼长之下缺乏资金的国产芯片自然进展较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虽然有制造芯片的技术,可美国却拥有着相当一部分的研究专利,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造芯片可以,却需要向美国支付专利费,并且只要美国愿意还可以随时禁止中国企业的研发工作,这才是最致命的一点!

所以说,国产芯片想要出头,想要回到当年比肩西方的水平还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不过也请大家有些耐心,毕竟区区十余年就能有如此进展堪称不易,也请大家多多支持国产芯片,否则西方芯片一家独大的话,损失的不还是咱们的利益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三星   芯片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坎坷   国人   起点   领域   国家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