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与他的乡村建设试验运动

梁漱溟(1893年10月-1988年6月),蒙古族,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

中间为梁漱溟

1931年至1937年,民国20年至26年,在山东邹平县(今滨州市域)实施了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实验运动。乡村建设的倡导者和领袖是就是梁漱明先生,他在考察分析了中国的现状之后,提出了与中国共产党暴力革命不同的农村建设改良主义路线,且形成了一套理论系统,他果敢而执着地走出书斋,把自己的理论付诸于实践,直接为社会服务,开辟了新的治学方式和乡村治理形式。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完全可以认为乡村建设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革命是为了建设,改良也是为了建设。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状况非常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宏观上革命,微观上改良,或有些地方革命,有些地方改良,或某时期革命,某时期改良,也是拯救农村经济命运的一条有效途径。

由于当时乡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问题,经费问题,时间问题,社会环境问题及所依靠的腐朽无能的旧政府等种种原因而导致改良运动试验停止、失败,没有彻底实现发起者的意愿和理想。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试验运动之所以称为运动,而非革命,其实还是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梁漱溟先生所提倡的乡村建设理论仍然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探寻国家富强民族自立而共同组成的民族奋斗史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邹平县   滨州市   鸦片战争   蒙古族   乡村   儒家   改良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国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