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赶上“二阳”,你要这么做!


“五一”小长假就要来了,各地景区酒店订单暴涨。准游客们摩拳擦掌、信心满满、,想借机将憋了三年的出游渴望,好好地满足满足。

然而,最近却有不少网友晒出阳性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声称“二阳”了,甚至“全家都阳了”。

此消息一出,犹如向沸腾的油锅里投入了一砣大冰块,瞬间炸开了锅。人们的心情,像极了这几天的天气,“忽阴忽阳”的不“正经”。

有不少网友说,虽是“二阳”,仍然出现了像鼻塞、咳嗽和味觉丧失等症状。但是,相对“首阳”感染,症状更轻。也有个别网友说,感染症状更明显、更难受。

但更多网友则是,之前没的感染新冠的人群,此时正处于“首阳”填空期,从而出现了首次感染症状。

不论是“首阳”还是“二阳”,都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无症状:抗原检测阳性,但没什么不适,或症状轻微被忽略。此时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即可。

二、轻症状:“二阳”或“首阳”后,因体内病毒载量不多,会出现发热、咳嗽等轻微症状。但无需担心,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规范使用即可。

三、重症状:“首阳”或“二阳”后,若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比如味觉丧失、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呼吸闷堵等,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日常应加强生活与饮食的护理,规范佩戴口罩,外出后用酒精全身消毒。

不论是旅行途中还是居家休闲,预防“二阳”或“首阳”,可参考以下防护措施:

1、坚持戴口罩:大量事实证明,戴口罩能有效地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

2、适当备药。到药店购买一定量的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及布洛芬等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到远离城镇、乡村的较远景点去旅行的旅客。

3、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和他人保持近距离接触。保持社交距离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两人或更多人之间保持社交距离,能有效减少和抑制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4、接种疫苗:新冠疫苗能有效增强人体抵抗力,但打了新冠疫苗不能终身免疫。距上次感染时间超过六个月,需接种第三或第四针疫苗,预防二次感染。

5、注意卫生:洗手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重新措施之一,使用酒精、消毒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同时应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烹饪的生食和野味。

6、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跑步、健身操、广场舞等,增加体质和肺部活力;另外,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也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7、保持良好心态:人们对“新冠”有负面心理。经过三年抗疫及“首阳”康复,人们也对之已不再“恐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愉悦心情,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万一“五一”出游不幸感染,可参考以下应对措施:

1、脱离人群:注意个人防护和社交距离,必要时迅速脱离旅游人员密集的人群,减少传播风险。

2、及时就医: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烧、严重咳嗽等症状,应及时赶到距离景区最近医院,做血常规、肺部CT等检查,确定疾病类型。

3、接受治疗:确认为新冠“阳性”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制定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免疫增强剂和补液等进行治疗。

4、积极防护:重症患者,建议在病发地接受全程治疗,直到康复转阴;轻症患者,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回家调养。无症状感染者,若知道自己呈“阳性”,最好不要去人群里扎堆。

5、做好防护:“五一”出游,不论“首阳”“二阳”,还是正常游客,都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戴口罩、勤洗手、少吐痰,以减少交叉传播。

6、重视疫情:旅游景区或接待酒店,应有“疫情防控预案”。当然不必像疫情期间那样如临大敌,却也不能置之不理,简要的防护要求和“内紧外松”的防控措施,还是必要的。

“五一”赶上“二阳”,大家不必过度忧虑,更不必恐慌。有三年的防疫实践和个人防护经验,既来“之”,则安“之”,泰然处“之”,一定有平稳过“之”。

希望大家健康平安,过好一个愉快的“五一小长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阳性   疫情   疫苗   社交   症状   防护   人群   距离   措施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