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丨中国首次发布火星“全身彩照”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4月24日,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安徽合肥启幕。包括院士、专家和国际航天界知名人士在内的约1200名嘉宾共襄盛会,共同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24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除了火星全球影像图,火星上还增加了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命名的地理实体,西柏坡等22个名字也“登上”火星。

此外,在此次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国向俄罗斯、法国赠送月球样品的消息。据了解,中国赠送法国和俄罗斯的月球样品来源于2020年12月中国嫦娥五号任务从月球正面风暴洋东北部天船基地获取的钻取样品和表取样品。俄罗斯回赠中国的月球样品来源于1970年前苏联月球-16号任务钻取的样品。

火星全球影像图是如何绘制的?绘制出这张图面临着怎样的难点?火星表面的水是如何消失的?月壤样本的交流共享有着怎样的意义?

给火星来张“全身彩照”有多难?

在此次“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在中国航天人自己的节日发布这样重大的成果,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和重大的科学意义。”

对火星的研究主要通过两类手段。一是通过环绕火星的轨道飞行器,利用各种遥感技术对火星表面及周围环境进行探查;二是通过火星表面着陆器对某一块区域进行详查。这两类手段各有优缺点,互相不可替代,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在接受外部采访时表示,火星全球影像图,就是由天问一号探测器中分辨率相机历时8个月、284轨次遥感成像,并对获取的1.4万多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才得到的。

杨宇光介绍,绘制这样一幅高清全球影像图存在三方面的难点。

一方面,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指令要通过对地定向完成指令的接收和科学数据的发送,能源需要通过对日定向使太阳能帆板获取足够的电力,科学数据需要通过对火定向相机对准火星表面进行探测获取,对地定向、对日定向、对火定向,三者需要同时满足。

另一方面,火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2.28亿公里,太阳光到达火星的能量密度要比到地球低得多,这意味着探测器需要更大的太阳能帆板,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能量。

此外,要保证火星全球影像图的无缝绘制。此次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为76米,要对火星全球约1.4亿平方公里的表面积进行绘制已很不容易,更为关键的是,要做到探测器运行相邻两轨间获取的图像不能有缝隙。否则,想补回来并不容易,需要等很长的周期才能有机会,这要求探测器的可靠性必须非常高。

火星上的水去哪了?

杨宇光介绍,此次发布的成果还有个重要发现:找到了火星历史上水的痕迹。在几十亿年前,火星曾有段时期非常适合生命存在,不仅拥有浓厚的大气层,还拥有丰富的海洋水,而如今,火星成了一个极度寒冷干旱、空气极度稀薄的星球。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变化,杨宇光表示主要是由于太阳风的作用。星球内部金属流体的流动作用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场,能够阻击太阳风。由于火星远比地球和金星小得多,因此散热快,早期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能量无法有效积累,造成内部金属流动停止,进而失去磁场的保护。在此情况下,太阳风直达火星表面,加之星球引力较小使大气逐渐被吹走,水也就无法保持。

曾有人设想,利用核爆或其他手段融化火星两极冰盖,并融化以干冰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形成火星大气,利用温室效应升高火星温度进一步使冰融化,再造一个海洋。杨宇光表示,这种想法站不住脚,除非人类能够制造全球性的火星磁场,否则改造火星环境只是一纸空谈。

尽管目前无法改变火星的环境,但此次科研成果对于人类了解火星历史及演化过程、探寻火星过去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生命是否是普遍现象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微量月壤,无量价值

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国向俄罗斯和法国分别赠送1.5克月球样品、俄罗斯回赠1.5克的消息。杨宇光表示,这不仅具有重要的外交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在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曾进行过月壤的交换,双方取自不同地点的月壤有利于两国科学家更全面了解月球历史及演化。美国曾经也赠送给我国1克的月壤样本,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及其团队利用其中的0.5克也已发表了众多重量级的科研论文成果。

与苏联和美国获取的月壤样本不同的是,我国嫦娥五号获取的样本是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脉附近取得,比美国和苏联的样本都要年轻。通过此次样本的赠送和交换,对于国内外科学家进行全面科学研究有着重大的科学价值。

杨宇光表示:“希望无论哪个国家获得了月球的样本,都能与其他获得样本的国家进行交换和分享,尽管只有1.5克但科学上的价值不可估量。”

监制:李谦

记者:鹤佳

编辑:罗江 马千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火星   中国   太阳风   苏联   航天局   彩照   天日   俄罗斯   国航   美国   探测器   月球   样本   样品   影像   全身   表面   科学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