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房主有福了!住建部门发声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

2023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住建部计划今年加大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近几年来全国一共改造了近16.8万个老旧小区,3000万以上的居民受益。

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发声,要为全国的城市进行大规模的“体检”,找出人民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和不便利所在,为加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补短板,找不足,打造特色城市名片。”

老旧小区现状

家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也是我们的避风港和安全感之所在。有句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就是我们对于家的爱和不舍!很多老旧小区的住房大多都是饱经风霜几十年以上的老房子,也是大多数人从小居住的地方,有着每个人不同的回忆过往。

这些老旧小区居住环境不是很好,有的老小楼房已经出现漏雨,墙面脱落,门框变形,有的小区稍微好点可也是拥挤不堪,电线像布蜘蛛网一般,大高个进入都要小心被勒住,水电施设已经很陈旧,至于通风基本要开小窗子,绿化也就象征性的种植一点,停车位更是望尘莫及!有的小区单元门口都被车堵住,人过都要绕行,可想而知,这样的居住条件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给救援人员增加难度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四面楚歌的危机。

为什么要改造老小区?

站在宏观的角度,更新和改造投资起到带动就业,带动行业发展,带动居民的改造、装修意识,推动家电业的更新等;往小的方面说就是改造老旧小区不仅让居民感受到居住环境的变化的同时,提升幸福感和居民心里的生活观,真正感受到生活在党的领导下是件多么骄傲的事!

改造老旧小区简单的说就是改造硬件设施,完善软件施设的管理!也就是对小区水电、外墙、厨房和卫生间管道更换、门窗更换、暖气供给修复、公共区域改造、规范停车位、安装电梯等。

老旧小区年代久,一直存在着许多隐患和不便,也给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老旧小区改造也是顺应老百姓的期盼而产生的,对人民极具现实的帮扶保障措施。

老旧小区改造的意义

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重塑人与环境的关系,拆迁量越小,资本的介入就会越少,所以对老旧小区进行“微手术”激活城市的新面貌,更容易激起大家的学习、生活、工作热情。

一、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首先老旧小区建成年代久远,以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脱节。小区内部许多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最明显的属监控和停车场。当我们的“民生工程”为老百姓的需求而出发去改善,那么这就是“民心工程”!

二、方便老年人出行

老旧小区住户现在大多是年龄较大的老人,之前的老旧小区7楼都没有电梯,现在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腿脚不利索,上下楼梯就明显不便,不仅让老人出行受限,还存在安全隐患,加装电梯后老人出行较为方便。

三、改善小区安全性能

老旧小区当初建盖就没有预留安全通道,而楼梯过道狭窄有的不足一米,住的时间久了,很多老人会在楼道内堆积的杂物,不仅不便于行走,如果一旦引发火灾,还会威胁人民的财产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

还有许多居民为了给电动车充电,在没有车位管理的情况下只能擅自从自己家里拉电线到外充电,如果电线长期裸露在户外,风吹日晒后容易发生短路,引发严重的后果。

四、完善老旧小区基本设施

小区车棚内没有监控,人民的财产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一些派出所最常接到的报案往往是许多居民的电动车电瓶一夜之间被大量偷走,而且屡禁不绝。

现在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多,随着便利的代步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方便了出行,也进一步推广电动汽车。电动车需要充电就需要推进配套设施的完善,比如充电桩的安装,停车位的重新规划等等。

同时,一些小区没有建设停车场,这就导致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小区美观,甚至占用了消防通道。

五、完善规划管理

许多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居民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比如供暖不足,停水,停电,停燃气。面对这些问题,居民只能建个微信群自己商量解决,但是因为无法和资源管理部门接触,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如何改造完善老旧小区?

一、针对完善老旧小区的问题,倪部长提出了“三个革命”。

第一个革命是清除楼道堆放的杂物,条件允许的小区加装电梯。

第二个革命是改善小区环保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第三个革命是管理,也就是物业服务管理。

老旧小区的改造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老旧小区往往分布在一个城市最先发展起来的区域。比如老市中心,这里人口密集,道路比较拥挤,因此改造老旧小区不仅可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而且可以全方位推动路面建设、商铺规划、周边绿化等城市改造项目的落实,同时为外来务工人员增加了就业机会,是一项惠民惠国的好政策。

二、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群众参与度低:居民诉求不同,存在冲突;对话不足,参与有限;

2、资金存在缺口:财政资金供给不足;,社会资本投入不够;

3、部门协调不畅:涉及部门广,部门之间未形成合力;

4、后期运维薄弱:物业水平低,居民拒绝物业费增收。

三、老旧小区改造举措

1、压实各方责任:建立责任清单,高位协调、多方沟通,各司其职、协力配合。

2、拓宽资金渠道:财政划拨、地方补贴、社会资金、群众参与。

3、引导群众参与: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4、完善规划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全链条、一体化推进;强化物业管理,保障连续性。

5、创新运营模式:引入ppp模式,探索周边可利用资源,促进市场化运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小结

老旧小区的改造是建设文明城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应该加速落实,充分执行,只有提供给居民一个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居民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部门   小区   房主   势在必行   停车位   电动车   电线   有福   电梯   幸福感   居民   群众   设施   老人   物业   资金   模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