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河里溢茶香 一芽一叶总关情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春和景明,武陵腹地,又是一年采茶季。

3月的下旬,位于湖北省宣恩县龙潭河村的千亩有机富硒茶即将进入旺采期。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都是此起彼伏的绿意,片片茶园碧绿如染,层层茶山连接云天,垄垄茶峰错落有致,颗颗茶树抽芽吐绿,春光旖旎尽在于此。

然而,在6年前,眼前这个绿水青山、道路成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秀美山村还是个破落的国家级贫困村。2017年2月,湖北恩施卷烟厂正式进驻宣恩县龙潭河村,依托茶叶产业规模发展,硬生生在“龙潭虎穴”里开启了直面“缺血”、接受“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为龙潭河村打赢精准扶贫战、乡村振兴战贡献了国企责任和担当。

龙潭河村位于鄂西山区,属宣恩县高罗镇管辖,因境内曾经有一河水酷似龙头形状而得名。其地处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腹地,曾长期面临“四无”局面,即无村委会、无主导产业、无集体资产、无基础设施的尴尬境地,属于国家级特困贫困村,所以在当时,“四无村”一度成为龙潭河村的标签,还传唱着“山偏远,路难走,有女不嫁龙潭河”的顺口溜。据统计,2016年龙潭河村年人均收入4360元,贫困发生率为37.4%,高于恩施州贫困发生率7.1个百分点。

要真正实现稳定可持续的脱贫致富,必须依靠稳固的朝阳产业,这是恩施卷烟厂驻村工作队首先达成的共识。他们了解到,龙潭河村位于武陵山腹地富硒地区,境内海拔平均在800米以上,山多地少虽难以耕种常规农田作物,但却很适合富硒茶叶的生长,加之长期以来当地村民本来就有自发种茶制茶的传统习惯,只是没有形成规模产业而已。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驻村工作队很快意识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茶叶产业,很有可能就是斩断“穷根”那把“金斧头”。

为此,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和调研,针对龙潭河村地域特点和资源,探索构建出以茶叶栽培为主,协同黑猪和蜜蜂养殖的“一体两翼”全覆盖产业发展模式。

方向已明,目标已定。但如何把茶叶子转化为金叶子?摆在驻村工作队眼前的头一件大事就是龙潭河村的基础差。

除了信号不稳定,电力不发达,自来水不通等诸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全村几乎没有硬化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为此,驻村工作队多次和村支两委沟通协调,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和恩施卷烟厂党委汇报,争取扶持资金,协调部门配合,制定产业政策……

经过多方努力,驻村工作队先后为龙潭河村投入资金900余万元,硬化通村主干道、通组公路及产业循环50多公里;建设储水池36口;新增变压器3台、通信讯号塔2座;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130余盏;改造危房100余户,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围绕“党建引领”思路,协助村支两委优化机构配置,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为村委会和村民还陆续新建了党群活动中心,卫生室,群众文体广场及其他配套设施。

致富的门道找到了,基础准备工作也敲定了,可驻村工作队同志们的心却一刻也不敢放下。

过去龙潭河村的村民种植茶叶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标准、流程不尽相同,一切都是靠粗放种、植经验主义,所以出品参差不齐。

但如今是集体经济、共同致富,是产业发展,规模效应。如何发挥集体效应,并确保标准统一、品控一致,还能卖出个好价钱,是茶叶由单一化转向产业化道路上的必解之题。

为此,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人员多次邀请恩施州农科院专家上门指导并签订顾问合同,并依托有力政策,探索出合作社统一服务模式,实行茶园集中管理。借助宣恩县伍家台贡茶这一知名茶品牌,引入伍家台茶叶集团——鄂西良田公司,完善利益联结模式,打造“合作社+农户+专业公司”平台,通过品牌辐射效应,进一步在提高市场知名度的同时,不断提升种植标准和品质把控水平。

如今,龙潭河村的村民早已实现全部脱贫,一幅产业旺、生态美、治理好的和美龙潭河村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片茶叶不仅仅蜕变成了一片金叶,更是为这个曾经闭塞的山村带来了更多的致富密码。(王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龙潭   宣恩县   金叶   山腹   工作队   卷烟厂   河里   村民   茶叶   贫困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