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庄襄王的亲骨肉,还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谁才是秦始皇嬴政的生父

本期话题

《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始皇之母赵姬早年曾与濮阳巨贾吕不韦同居,怀孕后嫁与秦国公子子楚,诞下嬴政。

对吕不韦和嬴政的父子血缘关系,司马迁言之凿凿,但这个记载长久以来却不断遭到历史学家们的质疑。司马迁的记载究竟可不可靠?嬴政的生父又究竟是谁呢?




这帧剧照,是《楚汉传奇》中于和伟扮演的秦始皇。即便除下了皇冠冕旒,这位“始皇帝”仍然给人以聛睨一世、不怒自威的压迫感。


但许多观众或许想不到,正史记载中的秦始皇可远没有这般相貌堂堂,仪容威严。不但没有,甚至史家笔下的秦始皇还带着点儿猥琐和病态。毛舟洪《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质疑》一文写道:


据《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一位学过医的史学家判断,这个形象是鸡胸、软骨病和有气管炎的病人症状。因此断定秦始皇必有先天不治之症,身体发育畸形。

那么,秦始皇的祖辈当中是否也有这种“身体发育畸形”的毛病呢?翻阅《史记》,可知秦始皇先祖中鸟俗氏、孟戏、中衍三人都是鸡胸,身体发育畸形。

——《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质疑》



鸟俗氏、孟戏、中衍都是上古传说中半人半神、半真半假的秦人先祖。与其说“鸷鸟膺”一类的描述是在暗示秦始皇继承了某种家族遗传病,毋宁说是凸显了世人眼中始皇帝陛下那高贵的血统——秦嬴的先祖本是崇拜玄鸟(燕子)的东夷人。


传说中的“鸡胸”,最初可能是部落图腾的鸟形与部落首领的人形相融合的产物。而如今呢,这个神秘的形象又被投射到了嬴氏的嫡派子孙嬴政的身上。


恰在此处,历史和我们开了一个荒诞的玩笑:那位与嬴氏远祖长得很像的始皇帝,司马迁却坚称不是秦庄襄王子楚的亲生子,而是一只调过包的“狸猫”。《史记·吕不韦列传》载: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史记·吕不韦列传》


在上述这段记载中,司马迁说秦始皇的生母赵氏早年是邯郸城中一名色艺双绝的歌姬,并与来此经商的濮阳巨贾吕不韦发生过一段亲密的关系。


虽然明知赵姬已经怀上了自己的骨血,但深有城府的吕不韦却默不作声地将她献给了出质赵国的秦国公子子楚(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


赵姬瞒过子楚,生下了吕不韦的儿子。多年后,正是这个儿子顶着子楚之子的名义继承了他留下的秦王之位,摇身一变,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这便是秦始皇嬴政的离奇身世。




虽然《吕不韦列传》毫不含糊地描述了秦始皇与吕不韦的父子关系,但这段父子关系长久以来却不断遭到历史学家的质疑。究竟质疑者从哪里看出了“破绽”呢?


首先是关于嬴政生母赵姬的身份。在上文中,司马迁写道“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赵姬同吕不韦究竟是什么关系?她是吕不韦的妻,妾,还是情妇?


假设是吕不韦的正妻或者侍妾,那么要想获得为当时法律和习俗所公认的这类名分,吕不韦就必须迎娶赵姬,这意味着“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的“取”字只能被视为通假字,解释作“娶”。


可如果通作“娶”的话,依据文言语法的常例,这一句写到“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就应该煞住,不当多出“与居”二字。恰是这看似赘疣骈拇的两个字,说明赵姬与吕不韦并没有法定的结合,只是同居。


另一项可以证明赵姬和吕不韦只是同居关系的证据是,司马迁说秦公子子楚和吕不韦饮宴的时候见到了赵姬,并向吕不韦明言,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尤物。依据中国古代的礼俗,外客不可能轻易见到主人家的女眷,更不可能在见到主人女眷之后放肆地表示想占有她。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子楚才有可能径直要求吕不韦割爱,那就是赵氏本来只是吕不韦身边一名献艺助酒的歌女,就像《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向董卓介绍貂蝉时说的那样。


既是一名卑贱的歌女,子楚自不妨向吕不韦大胆索要。而吕不韦在子楚身上做政治投机,千金的财富都已经砸下去了,又岂能吝惜一个戏子呢?



要之,在前引《吕不韦列传》的那段记载中,赵姬是这样一种形象:她是一个卑贱的歌女,不但被迫与吕不韦同居,还被迫作他的肉弹礼物去巴结秦国公子子楚。


可还是这篇《吕不韦列传》,司马迁在后文中对赵姬的描述却留给后世难解的困惑: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史记·吕不韦列传》


长平战后,秦军长驱北进,围攻邯郸,这让滞留在邯郸城内的子楚及其家眷陷入了极端危险的境地。


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子楚重贿看守,侥幸逃离邯郸,而赵人熔岩般的愤怒随后便涌向了赵姬和幼子嬴政。端赖于赵姬的娘家是邯郸城里的豪族,为她母子二人提供荫蔽,才躲过了这场浩劫。


读到《史记》的这段记载时,求知欲驱策我不断去推想的首要问题,并不是赵姬出身于哪个邯郸大族?这个家族又具有怎样深厚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而是邯郸城中最有能力也最有动机去威胁赵姬母子生命安全的人会是谁?


我想,如果要找出一个最大的嫌疑人,平原君赵胜绝对是不能忽略的备选。



从能力上说,彼时被秦军包围的邯郸城内,主政的人其实并非赵孝成王而是赵相平原君。这可以由身在邯郸的魏国使者新垣衍的观察获得证明:


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平原君不但是此时邯郸城中权力最大的人,而且他和发兵围困邯郸的秦昭王之间还有一段复杂的个人恩怨


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睢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秦,且以为然,而入秦见昭王。

昭王与平原君饮数日,昭王谓平原君曰:“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归取其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被秦昭王尊为“叔父”的丞相范雎,发迹前曾经遭到过魏国丞相、公子魏齐的污蔑和迫害。


范雎相秦后,誓言必取魏齐的人头而后已,吓得魏齐赶紧逃往国外避难。而与魏为邻的平原君赵胜因与魏国公室联姻联亲,自然成了魏齐投靠的对象。


就在嬴政出生的那一年(公元前259年),为了替范雎解脱旧恨,秦昭王假作愿与平原君通好,赚他入秦,随后软禁了他,逼迫赵国放弃对魏齐的庇护。直到魏齐的人头送入咸阳宫,秦昭王才释放平原君回国。


堂堂赵国丞相居然让人像猫戏老鼠那样玩弄于股掌之间,焉能无恨?此刻邯郸被围,秦、赵已成搏命之势。杀了赵姬母子,了结一段宿怨,会不会成为平原君案前的选项呢?



如果赵姬母子所遭遇的是诸如此类的威胁,那得什么样的家族才能顶得住压力,把她母子保存下来?假设赵姬本就出身于赵国公族,那么同宗之谊、王亲之贵当然是最有力的挡箭牌,可赵姬出身自这样的豪门,她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卑贱的歌女呢?


正是因为看到了司马迁的故事出现了这样的纰漏,部分力主吕不韦为秦始皇生父的学者为了弥缝其间,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比如张汉东与陈实合撰的《秦始皇身世考辩》一文便猜测说:


赵姬善舞,委身富商,不像乎富贵大家闺秀,结合各方面情况分析,其豪家很可能是邯郸黑社会之一豪。

——《秦始皇身世考辩》


其实这种猜测对于弥缝赵姬的身世矛盾并无帮助。无论赵姬是出身政治豪门还是布衣豪强,她的家族既然能在围城邯郸中卵翼这对母子,势力就不可等闲视之。


而吕不韦不过一介商贾,毫无政治背景可言,“豪家出身”的赵姬会甘心做他那没名没分的情妇吗?更别提受他的摆布,去献身子楚了。


照这样去分析《吕不韦列传》的记载,“歌姬”与“豪家女”,关于赵姬的这两种身份不存在调和的可能,其中至少该有一种是不准确的。




除了赵姬的身份外,关于嬴政的出生时间,司马迁的记载也令人生疑。《吕不韦列传》说归于子楚之后,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大期”是多长的时间呢?清代学者梁玉绳解释道:


《左传·僖公十七年》“孕过期”,《疏》云“十月而产,妇人大期”。乃十月之期,不作十二月解。即如《史》注十二月曰大期,夫不及期,可疑也;过期,尚何疑?若谓始皇之生,本不及期,隐之至大期,而乃以生子告,则子楚绝无不知之理,岂非欲盖弥彰乎?

——《史记志疑》


关于“大期”,历来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解释作12个月,有的解释作10个月。以现代医学的常识论,妇女从怀孕到生子平均需要280天。


设使赵姬嫁与子楚之前已经怀孕,那就意味着从出嫁到分娩,时间肯定不足280天。站在子楚的角度看,这个“儿子”就得是个早产儿。


但司马迁却说嬴政是“大期”之后才生下的。无论这个“大期”是10个月还是12个月,都显然不能视为早产。


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赵姬不到280天就生下了嬴政,却隐瞒了这件事,直到“大期”之后才向子楚报告呢?这恐怕办不到。


根据《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嬴政登基之后,其母赵姬与姘夫嫪毐私通,怀了身孕。为了避免被嬴政发觉奸情,已经贵为太后的赵姬只得托辞搬到雍城居住,不敢留在咸阳。


可是自赵姬嫁给子楚直至嬴政出生,《吕不韦列传》并未显示她曾经与子楚分开。未婚先孕倘若属实,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在现存的战国史料中,记载秦始皇嬴政为吕不韦之子,只得《史记·吕不韦列传》一例孤证。司马迁修撰《史记》中的战国史时,其所依据的原始文献主要是两种,一是秦国国史即《秦纪》,再者就是《战国策》


可是《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隐瞒赵姬为他怀孕的事实,将其嫁与子楚,这在《战国策》中没有相关的记载。而以《秦纪》为蓝本修撰的《秦始皇本纪》,其中记载的嬴政身世也无法与《吕不韦列传》相印证:


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说明《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嬴政为吕不韦之子的记载也不是自《秦纪》中来的,而应该是司马迁从别的渠道获取的野史异闻。这件野史异闻不乏矛盾纰漏,难以自坚其说,我已在前文中一一做过考证。


《史记》将此异闻与《秦纪》的不同记载并行著录于两篇不同的传记,不免令人怀疑,对这类野史异闻,可能司马迁自己也并不完全相信吧。


参考文献:

郭沫若《十批判书》;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林剑鸣《秦史稿》;
马百非《秦集史》;
毛舟洪《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质疑》;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张汉东、陈实《秦始皇身世考辩》。


本文系晋公子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对原创版权进行保护,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分享转发,您的分享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魏国   秦国   史记   亲骨肉   邯郸   寡人   生父   私生子   列传   母子   身世   平原   公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