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打网约车吐了,洗车费该谁承担?史上第一宗纠纷判了!

很多网约车司机最害怕的一类乘客,就是那些醉酒的人。喝醉的人很容易无意识呕吐,何况是在颠簸的车里。


很多司机为了应对这类乘客,在车里准备了呕吐袋之类的物品,就是担心弄脏车辆,或者是后续有纠纷无法解决。但是,一个醉酒状态的人,如果真能想起来问呕吐袋,那也不切实际。

但是鉴于平台的规则,也不能看人家醉酒直接拒载,到时候自己还得落一个有责取消的后果。因此,只能硬着头皮上。滴滴在这类规则上装聋作哑,底下的高德聚合平台、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也乐得清净,只有司机进退两难。


这不,前几天一事例就出来了。网约车司机高师傅接了一个订单,是从杭州到海宁的,结果乘客半路直接在车里吐了起来。最后高师傅花了300元洗车费,乘客拒绝赔偿,高师傅一气之下,将对方告上了法庭。


最后判决结果出来了,乘客不仅要赔付300块,还有后续的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共计1000块。这就是典型的不想花小钱,最后赔大钱。

关于此类乘客的问题,在网约车行业的规则里,一直是个盲区。好说话的乘客,会赔付司机的损失,不好说话的,反手给你一个投诉。司机不仅要自己掏洗车费,还得面对平台的判罚。


要说起诉吧,大部分司机都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只能自认倒霉,然后咬咬牙接着跑车,毕竟家里还有老小要养。


这也就是碰上高师傅是个硬茬,吃不下这一口哑巴亏,才给行业立了一下规矩。司机这几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不少,大部分都在忍气吞声。有这个案例的成功,腰杆子都硬了一些。

但是这治标不治本,此类司乘的矛盾关系,还是在平台,而且是一件必须要解决的事情。尽管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将来自动驾驶大规模应用,也很难去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


现在是成本转移,有司机来背锅。将来呢?是让平台还是机器人来背锅?还不如一开会的时候就做好乘客审查和筛选,醉酒乘客一键拒接,或者是在有可以负责的朋友陪同下乘车。否则吐在车里是小事,中途呕吐物窒息怎么办,尽管是概率事件,但是也有发生的可能,到时候让谁担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洗车   乘客   海宁   误工费   纠纷   师傅   司机   将来   说话   规则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