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胡亥很坏(看二世之君如何花样作死)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7年)依靠赵高等取得帝位以后,其统治之残酷,较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21岁的胡亥任赵高为郎中令,宫内外之事皆依其谋划。赵高因自己“素小贱”,地位卑微,如今虽有二世为靠山,也恐众大臣及诸公子不服,所以就鼓动二世诛杀大臣:“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二世也觉得“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几个兄弟还有争皇位的危险。因此,就决意“诛大臣及诸公子”,以巩固自己的皇位。


二世有兄弟姐妹数十人,经过与赵高共同策划,罗织罪名,将“六公子戮死于杜”,又把另外的十二个公子“缪死咸阳市”,还有公子将闾昆弟三人,被迫“流涕拔剑自杀”,公子高见势不好,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族,于是就主动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见到公子高主动求死的奏书,“二世大悦”,准其请求,“赐钱十万以葬”。对姐妹们也不放过,将其杀于秦陵前。胡亥就这样把这些兄弟姐妹一个个地除掉。

对于大臣,二世及赵高也不放过,凡属他们认为“不可者”,均以各种借口杀掉,曾为秦王朝“将兵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立有战功的蒙恬,虽没和扶苏同死,但不久二世还是逼他“吞药自杀”。对于与赵高有仇的蒙毅,当然更不能放过,胡亥专门派御史将其杀死。至于其他宗室大臣则“相连坐者不可胜数”,结果使得“宗室振恐”,“群臣人人自危”。


对于赵高、胡亥这种残杀宗室大臣的行为,连胡亥的侄儿子婴都不以为然。子婴用赵王迁杀良臣李牧而信任颜聚、齐王建杀忠良而用后胜的历史教训,劝谏二世不要滥杀功臣,并指出:“诛杀功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但是,二世对这些话根本无动于衷,他仍然肆意妄为,“法令诛罚日益刻深”。


残忍昏暴的秦二世,对普通百姓的剥削、压榨更加残酷。在埋葬秦始皇时,二世下令,始皇后宫凡无子者,均须为秦始皇殉葬,成为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殉。他还唯恐营建秦始皇陵的工匠泄露内部机密,竟于尸体下葬后,将所有在墓内工作的工匠统统埋于墓内,制造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惨剧。

始皇死后,二世为他修建陵园的工程并未停止,大批劳动力被投入到建筑始皇陵园的劳动中,据估计,仅始皇陵园中的封土、内外城墙、四大俑坑,防洪水堤等土方量至少要达到1317万立方米,需10万人干一年才可能完成。骊山陵园的石料,来自长安西北200多里的甘泉山,当时曾流传着“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一唱,万人相钩”的民谣。这样大的工程,所耗费的人力是不难想象的,修建始皇陵的人数最多时大约达70万人,这些人多是犯罪的刑徒或服徭役的普通百姓。


二世还继续兴建秦始皇统治时期未竣工的阿房宫,还不断地“治直道、驰道”,又征发人民戍边,“外抚四夷”同时还调集各郡县“材士5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


秦二世如此恣意挥霍,当然必定就有更多的榨取。因此,在他统治期间“赋敛愈重,成福无已”。使原来就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千百万普通百姓,彻底断绝了生路,于是就有更多的人铤而走险,为争生存而起来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郡县   阿房宫   宗室   群臣   皇位   甘泉   工匠   陵园   大臣   公子   花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