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搞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相

在20世纪初,几乎每个欧洲人都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战争起因

法国想要夺回法普战争中丢失的一切,向德国复仇。而刚刚实现复兴的德国,放眼望去,却看到全世界殖民地已经被瓜分殆尽,德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


而巴尔干半岛地区,因为奥斯曼帝国的衰弱,境内各民族纷纷要求独立,而欧洲列强自然也要插上一手,在此过程中奥匈帝国与俄罗斯的矛盾逐渐不可调和,巴尔干半岛变成了一个火药桶。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期,欧洲各列强都完成了工业化,经济,科技,军事力量都急剧扩张。大家都非常渴望打一架来证明自己。



德国认为既然未来战争不可避免,那就要趁早拉帮结派,于是德国计划拉拢奥匈帝国与沙俄成立三国同盟,可惜奥匈帝国与沙俄三观不合。

于是德国选择甩开了沙俄,拉来了意大利,德国 奥匈 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

沙俄一看不带自己玩了,于是马上拉上法国和英国组成了三国协约。


一切就绪,那么,开战吧!

导火索

起因是这样的,在奥匈帝国的这个地区居住着一些讨厌被奥匈帝国统治的塞尔维亚人。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前去视察波斯尼亚的军事演习。



这天刚好是斐迪南与其妻子苏菲的“14周年纪念日”,因为苏菲是平民身份,所以在平时,她是不能在公共场合与老公站在一起的,而今天,因为是军事邀请,所以是难得的一次公开露面的机会。

不巧的是他们却遇到了刺客,但是刺客并没有得手, 所以,皇储躲了起来,离开了萨拉热窝,我们的世界迎来了和平。


遗憾的是并没有,皇储没有离开,而是乘坐敞篷车返回医院去探望受伤的军官。而恰巧司机又走错了路,又恰巧他们遇到了刺杀失败的刺客。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于是,大公被杀。


奥匈帝国皇帝痛失爱子,他认为幕后操控者一定是塞尔维亚政府。于是他马上联系盟友德国。

奥匈:兄弟,我们要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哥支持你。

因此,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送了一大堆不可能的要求,当塞尔维亚拒绝时,战争开始。

而塞尔维亚是俄罗斯的小弟,俄罗斯又是法国盟友,所以一时间欧洲宣战书就像不要钱一样,飞来飞去。



但是,盟友不一定可靠,比如意大利虽然加盟了同盟国,但是因为本身就是临时拿来凑数的,和奥匈 德国,关系也着实一般。所以在战争前期,意大利也懒得理,而是在一帮吃瓜看戏。

而英国就比较阴险。

当法国对英国说,嗨,老伙计,你支持我们吗?

英国人说,看吧。

德国认为沙俄太庞大了,一口吃不下,而因为经历过普法战争,打法国他们觉得轻车熟路,于是他们计划先将其所有部队派往法国,然后再转头对付沙俄。



当然,法国经历了普法战争,这么多年,就在干一件事,就是防范德国,于是,法国在其德国边境沿线布置了大量堡垒和防御工事。

德国并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于是他们决定绕过防线,偷袭法国。德国让比利时闭嘴,结果比利时不但没有闭嘴,而且进行了反击。于是德国入侵比利时。

但是这件事却惹怒了英国,因为比利时的战略位置关乎英国的国土安全。

于是英国向德国宣战。


而与此同时,东部战线的沙俄也做好了战争准备。

德国:兄弟,扛得住吗?

奥匈:这还不手到擒来?

德国:那你东我西。

然后,沙俄进攻。



奥匈:兄弟我跪了,快来帮我。

于是,德国不得不派遣一些军队返回东部以抵御沙俄。

德军不得不分兵出现在东部战线,然后几乎全歼了俄罗斯的第二军团。



回到西线,德军继续前进,甚至已经可以看到巴黎。



但是,德军的先头部队战斗力太强了,追着英法联军后面跑的飞快,这导致德军第二军团根本追不上。

于是,德军部队之间出现很大的漏洞,英法联军马上调整部队对德军的后方进行了夹击。最终法国获胜,这场战役被称为“马恩河奇迹”。



于是闪电战结束,战场陷入僵局,由此西线拉开了堑壕战的序幕。

堑壕战

如果用几个词评价堑壕战,就是,残忍,血腥加无聊。



双方挖战壕,中间是无人区,然后双方会用数十万发炮弹进行覆盖式轰炸。

然后优势方,离开战壕,冲击无人区,无人区虽然没有人,却有地雷,带刺的铁丝网等等防御工事。以及对面毫不留情的机枪火力压制。



攻击者会一波又一波的送死,直到他们放弃或对方的战壕最终被攻克。经常为了获得几公里甚至几米的土地,将有数月的战斗和数千人的死亡。



当然防守方也不好受,整天就是与尸体、泥浆、病毒,老鼠为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战场的堑壕战贡献了最多的伤亡。



由于双方陷入僵局,他们都知道短时间内很难从正面战场打开局面,于是开始开辟新战场。

比如英国进行了海上封锁,所以德国不能再从海外进口物资。



澳大利亚迅速占领了德属新几内亚。英法也迅速袭击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协约国还迎来了新的盟友,你猜对了,意大利反水了。虽然反水了,但是对于战局的影响并不大。


日本也加入战争,迅速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而同盟国的新盟友是衰弱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于是德国花了一大笔钱,让奥斯曼进攻沙俄。



就这样本就与俄国是世仇的奥斯曼参战。

从高加索地区进攻沙俄。



英法为了缓解俄罗斯在高加索被奥斯曼牵制的困局,开始进攻奥斯曼的黑海海峡。

协约国先后从殖民地调集50万士兵远渡重洋进行登陆作战,结果双方在加里波利半岛交战11个月,伤亡近40万人,协约国还是无法攻破同盟国的防线,被逼撤退。



除了这些,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都爆发了战争,只不过所有这些对于改变战争局面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但是,因为英国的殖民地众多,而且有海上优势,所以持久战对同盟国是不利的。

德国人知道他们必须做点什么,来打破僵局。战前,曾有一个大型会议海牙公约制定了现代战争的游戏规则。


比如禁止化学武器,禁止杀戮平民,禁止虐待战俘等等。

一句话,就是虽然发生战争,但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但是此时的德国人,决定要突破一下底线。

于是,德军开始空袭英国城市,他们还开始用化学武器攻击协约军战壕,甚至用潜艇击沉民用船只,巧的是,被击沉的船只中,有一艘邮轮上,有很多美国乘客,由此,美国人民的反德情绪被激起。


当然,决定突破道德底线的不止德国,协约国不久后也进行了化学战,而且他们还在民用船只上隐藏反潜武器。所以德国人攻击民用船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战争绞肉机

时间来到1916 年,西部战线即将变得更加残酷。当德国人在法国城市凡尔登周围发动进攻时,这场战争中最长也是最血腥的战斗开始了,著名的一战绞肉机。



法国人誓死守卫凡尔登,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军力,这场战斗持续了302天,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代价最高的战斗之一。



保守估计法国人伤亡377,231人,德国人伤亡337,000人,总计70多万人,平均每月伤亡70,000人。

迫于压力,法国人呼吁其盟友采取行动,以吸引德国人的火力。

于是,英国人也开始了他们漫长而残酷的战斗,即索姆河战役,战况甚至更为惨烈。仅在第一天就有60,000名英国人伤亡。



于是,一种全新的武器被投入到了战场,坦克。



英君虽然有坦克加持,但德军依然顶住了压力,双方在伤亡共约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为了减轻盟友的压力,俄罗斯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攻势,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



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此战让“德奥联军”损失惨重。

各国濒临崩溃

时间来到 1917 年,每个国家都筋疲力尽。



法国军队发生兵变,德国民众饥肠辘辘,

战争耗尽了俄罗斯的所有物资,但是战争依然焦灼。

我想这一刻,任何人都在后悔为什么要发动这次大战。

现在的问题是谁先被拖垮,

答案是:俄罗斯。

俄罗斯人厌倦了饥饿与死亡,于是在圣彼得堡发生了一场起义,伴随着骚乱和罢工。



骚乱演变成全面革命,几个月后,布尔什维克成立了新政府。他们把俄罗斯从战争中拉了出来。

这对现在只需要关注西线的德国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坏消息是美国看来似乎越来越像是要参战。

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一直在向双方出售物资,并因此变得超级富有。



这时候可以说唯一可以打破僵局的就是美国,这对德国人来说很危险。所以德国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他们给墨西哥发了一封电报,说:如果你们攻击美国,那美国侵占你们的领土我将帮你们夺回来。



墨西哥自然没有这么傻,你自己现在都撑不下去了,还帮我?

但是其实墨西哥根本没有收到这封信,这封信被”英国人给截获了,并将其发给美国人看。

于是美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结束

德国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在美军来临之前,让英法投降,于是德军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但是连续发动的5次进攻,都被协约国坚守了下来。在此过程中,美军200万人陆续投入到战场。



最终协约国发起反击,同盟国在各个方面都被击退。

保加利亚首先崩溃,随后是奥斯曼帝国,然后是奥匈帝国,最后在 1918 年 11 月 11 日 11 点,德国投降。


在经历了难以形容的痛苦和数百万人死亡之后,世界决定吸取教训,发誓再也不会发动战争。

当然这个誓言的保证期只有20年。

欢迎点击主页观看本文精彩视频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沙俄   奥斯曼   塞尔维亚   协约国   帝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德军   世界大战   真相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