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张闾琪因胸透机爆炸丧命,50年后张学良得知真相:我恨日本

张学良,这位爱国将领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抗日战争中,也就是他凭借着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为了日本关东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说起日本关东军,早在“皇姑屯事件”中,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火车爆炸身亡一事,就成为了嫌疑最大的幕后主使,可以说是与张学良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

然而,日本人的犯下的罪过却远不止这一桩。在密谋杀害张作霖之后,他们暗地里将黑手伸向了张学良心中最为重要的人——张学良的爱子张闾琪。

而这份杀子之仇,也成为了张学良彻底立下决心抗日的最后推手,也是促成日后“西安事变”的关键性原因。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1928年,当时的张作霖刚刚遇害,为了替父报仇,张学良立刻化悲痛为动力,积极推动南京国民党政府抗日决策的进行。

日本关东军在发现张学良面对威逼利诱都坚决不合作的形式之后,迅速又酝酿出了一出新的暗杀。而这场震惊中外的谋杀,正是对张学良最喜欢的小儿子下手。

一、备受宠爱的天才少年

张闾琪的出生,是在1920年的春天。作为母亲于凤至的第四个孩子,全家人自然是对其关爱有加。

除了张学良与于凤至对这个最小的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就连祖父张作霖都尤其喜爱,甚至为其亲自取名。

从小,张闾琪就是三个儿子当中长得最为俊秀帅气的一个,与小时候的张学良一般无二。等到年龄稍长,张闾琪显露出的才学与智慧便震惊家中众人,无论是智慧还是处事,都要强于比自己年长的两个哥哥。

张家人惊喜于小儿子的天赋异禀,在张闾琪六岁的时候就请了全沈阳闻名的教书先生邹鹤雕来到家中教授他读书识字。

很快,在教书先生的精心教导下,年纪尚小的张闾琪就能够将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对答如流,唐诗宋词就更是不在话下,一笔俊秀的书法惊艳众人。

很快,传统的书本知识就无法满足张闾琪了。在八岁的时候,他展现出了对于西方文学浓厚的兴趣,并且向自己的父亲请求让著名的学者王卓然作为自己的英文老师。

那时候,张家上下都怀着真诚的期望:张家的小公子将来一定会出国留学,成为一位不输于自己父亲与爷爷的著名人物。

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张闾琪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孩子。在小时候,他就对于帅府中的书画笔墨展现出了浓郁的兴趣。

父亲张学良发觉孩子有艺术天赋,于是便请来了出名的写意派国画大师李五湖来辅导张闾琪绘画。

经过闲暇时候的短暂练习,张闾琪的绘画作品已经是小有名气。他模仿明代大师徐渭所画的《墨葡萄卷》,几乎与原作的《葡萄图》相差无几。

就是这样一个才艺兼备的天才少年,从小便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成长,眼看着出国留学的日子越来越近,灾难却突然降临到了整个帅府。

二、突染急症却拒绝日本医生医治

1929年秋,张闾琪突然染上了疾病,本来只是轻微的咳疾,帅府上下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可没想到,不过几日,张闾琪就开始高烧不退,而那时候的张学良因为父亲遇害,刚刚接管东三省的事务,实在是处于最忙的时候,也就没有第一时间回府照看张闾琪。

等到张学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张闾琪已经是高烧39度久久不退了

眼看孩子就要有生命危险,张学良顿时慌了神,他立刻请来自己最为信任的军医王少源为自己的儿子看病。

可是年老的王少源虽然对于军伤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对于小儿科疾病却是束手无策。

张学良心急之下又找来了东三省内数一数二的中西名医为张闾琪医治,可是药吃了许多,张闾琪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随着冬天的到来而愈发严重,最后竟然昏迷不醒。

这时候,有人向张学良提议:为什么不请当时沈阳医术最高的几位日本医生起来看看?

张学良却是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因为在他的心中,永远都不能原谅日本人对于自己的父亲和深爱的祖国所犯下的罪行。

“皇姑屯事件”,成为了张学良这辈子都无法弥补的痛。因此,他绝对不会允许日本人再一次伤害自己的孩子。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1月。当时一位名为马二琴的中医,经人介绍来到帅府为张学良的爱子医治。

经过一个多月疾病的折磨,当时年纪尚小的张闾琪早已气息奄奄,原本就纤细的身材变得形销骨立。马二琴在细细诊断过后,判断张闾琪染上的可能是肺伤寒,并立即对症下药煎了几副药方。

奇迹发生了,喝下药后的张闾琪身体居然开始好转,持续不退的高烧也渐渐消退下去,甚至能够自己主动开口吃饭。本来按照马二琴的药方继续医治,张闾琪很有可能不过几月就能完全康复。

但是关心则乱,面对被咳症折磨的张闾琪,张学良曾经的一位战友极力主张张学良摆脱偏见,送张闾琪到当时日本人开办的“仰德医院”照一照肺部的X光片。

并且以自身的名誉担保,作为医院院长的广野三田是自己的旧友,不仅仅是东京早稻田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而且早已经在奉天行医多年,可以说是名声赫赫。

张学良仍是放心不下,先后又询问了自己颇为信任的马际宇意见如何。

没想到马际宇居然也是当机立断地表示:广野三田为人高尚,医德崇高,不少中国人都曾经在他所开办的医院就医。而且,广野三田没有任何的政治背景,绝对不会对一个无辜的孩子做什么恶事。

综合考虑几天,张学良面对在病榻上苦苦支撑的孩子,终于是做下来最终的决定:那就到仰德医院拍一张肺部的X片!

三、突然爆炸的X光机

其实,张学良带自己的儿子到日本人开办的医院,实在是无奈之举。

中医无法通过把脉判断癌症根源,而当时的沈阳有X光机的医院又屈指可数,所以,张学良做出这种决定也是迫不得已。

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周密的调查,又有无数人担保的广野三田,居然会成为爱子之死的幕后黑手!

广野三田早在张学良来到仰德医院前,就已经知道了张闾琪病重之事。在张学良带着爱子前来就诊的前几天,他特地派人将X光胸透室打扫干净,并且遣送走了所有的病人。

在12月的一个寒冷的冬日,张学良如期而至,在看着爱子被主治医师和女护士推送进胸透室后,他便同对他殷切问候的广野三田打了个招呼。

原本张学良是想一同陪同进入胸透室,但是广野三田却以及其有辐射为由婉拒了张学良的申请,无奈之下张学良只能焦灼地在房间外等候。

张学良没能等到健康出院的爱子,他等来的只有X光胸透室内的一声巨响。——是爆炸!随着爆炸声的渐熄,孩童的哭声从胸透室中传来,随之渐起的还有护士医生们嘈杂的脚步声与喧哗声。

等到张学良带人冲进胸透室,见到的只有躺在胸透机前,浑身血肉模糊的爱子。而一旁站立的两个日本医生,尽管面容惊慌,但是全身却没有一点伤口,仅仅粘上了一点爆炸的粉尘罢了。

深受重伤的张闾琪被连夜送回帅府,当看到奄奄一息的孩子时,张学良夫妻二人彻底崩溃了。在全家上下的悲泣之中,年仅十岁的张闾琪离开了人世。

四、尘封多年的真相

张学良无法接受广野三田所谓的“胸透机遇冷爆炸”的借口。更令他无法接受的是,爱子正是在自己的父亲曾经被暗杀而死的小青楼猝然离世的。

这种离奇的巧合,使得他勃然大怒:“查!狠狠地查仰德医院!”

经过一番调查,张学良这才得知当时的仰德医院原来早已在日本关东军的控制之下。在“九一八”事件发生之后,张学良更加觉得一定是日本关东军秘密策划了这场针对自己爱子的谋杀。

但是,当时的医院院长广野三田提交的事故报告看似无懈可击,日本的领事馆也只是和稀泥,完全没有要解决问题的态度,针对此事的调查报告都没有提交。

然而面对张学良的指责,他们却是“统一战线”,坚决不承认谋划了此事。

经过漫长的等待,在1989年,一位日本记者在台北进到了被软禁长达五十年的张学良,并且为他带来了当时日本关东军绝密档案的复印件。这时候的张学良,才终于明白了事实的真相。

原来,在张闾琪来到仰德医院的前一晚,日本领事馆便派遣特务与院长广野三田谈判,威逼利诱一番后在张闾琪就医时的胸透机内安装了秘密炸弹。

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张学良泪流满面,迟迟之后,他才恨恨说出一句落地有声的话来:“我恨日本!”

文/南宫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胸透   爱子   关东军   日本   小儿子   日本人   真相   年后   父亲   医生   孩子   医院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