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什么内容,才能与年轻人“贴贴”?|2023年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Z时代”,指新时代人群。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被称为“数字原住民”。

作为内容生产者,怎样让产品与“Z时代”青年更加贴近?在2023年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青春律动·Z世代网络空间新表达”平行论坛上,有关部委、高校、媒体相关负责人及互联网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了这一话题。

“‘Z时代’青年圈层化特征比较明显。”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表示,要更好地把握网络空间的圈层传播,尊重青年群体圈层文化的发展规律,更要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来引导青年群体。

学者视角之外,不少在青年群体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内容创作者也在现场通过圆桌讨论,分享起各自的经验。

“轻量化、强互动、张细节。”“宝藏青年工作室”负责人梁甜甜给出了3个关键词。

在梁甜甜看来,不少年轻人对于“长篇大论”内容的接受度有限。因此,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小篇幅去呈现最丰富的信息和价值是关键。互动则是与年轻用户之间搭建强关系的重要桥梁。

梁甜甜认为,不少媒体的主题报道内容具有相似性,想要脱颖而出,就要去挖掘一些小切口的细节,将内容做出差异化。

作为自媒体博主,B站知名UP主代表“有机社会”唐思雨则向主流媒体发出了“邀请”。她认为,自媒体与用户的贴近性更强,因此,在重大主题报道的青年化表达中,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可以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强声量,创新表达方式,拓展创作空间。

现场,主流媒体也加入到讨论的队列中。

“侠客岛”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张远晴谈起了自己对于年轻人的理解:虽然嘴上喊着“躺平”,但对《山海情》《觉醒年代》等充满正能量的内容也积极点赞。在她看来,青年有着不同面向,不能够用单一词汇概括。

“贴近他们的前提是足够了解他们。”张远晴说,面向年轻人传播正能量时,要俯下身子与他们做朋友,与他们产生情感链接,而非“爹味”说教。

新闻短视频“青蜂侠”负责人王海同样强调了解青年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精准传播”是关键,必须要抓住年轻人所普遍关注的共同点,针对性地进行报道。同时,还应该具有问题意识。“我们应该进行针对性调研,发现青年的问题,并在解决青年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主题报道的青年化。”

如今,关注互联网发展,必须回答好关于“Z世代”的问题。不少现场嘉宾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建设好青少年聚集的网络平台,创作更多青年喜爱的网络文化产品,把要讲的道理、情理、事实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呈现出来。

论坛上,中青报、中青校媒还发布了《中国大学生网络空间新表达》调研报告。

【记者】钱明雅

【作者】 钱明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年轻人   内容   世代   针对性   年中   视角   网络媒体   群体   负责人   主流   青年   媒体   时代   主题   空间   新闻   网络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