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桥在特别法庭审判时为什么始终沉默不语?

在1980年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特别法庭上,张春桥始终沉默不语,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说,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解。


张春桥受审照片(来自网络)


1980年11月27日,第一审判庭开始审问张春桥。审判员问张春桥:"1967年9月,1968年3月,1975年11月你先后在上海、北京多次说'文化大革命'就是'改朝换代'一事,是不是事实?"

张春桥默不作声。


张春桥受审照片(来自网络)


法庭宣读、出示了有关证词。徐景贤1980年7月11日的证词说,1967年9月,张春桥在上海康平路小礼堂接见"工总司"的全体委员说"文化大革命"就是"改朝换代"。张春桥还说:"今天除徐景贤以外,旧市委的人一个也没有,这才像个'改朝换代'的样子。"马天水1978年1月26日的证词说,张春桥同他谈话时,指责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文化大革命是改朝换代"。

法庭还传原上海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工交组负责人黄涛出庭作证。黄涛说,1975年11月张春桥在北京钓鱼台约他谈话,曾说"文化大革命就是改朝换代"。正是由于这样的目的,张春桥开始大量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

法庭还就起诉书指控张春桥在1966年12月18日,在中南海西门传达室内接见清华大学学生蒯大富,指使蒯大富在北京组织游行示威,公开煽动"打倒刘少奇"、"打倒邓小平"一事进行调查。

审判员问张春桥,他仍然是不说话。

法庭宣读和投影蒯大富1970年12月在清查"五一六"受审查时写的交代提纲,里面有"1966年12月18日在中南海西门小屋子召见,号召反对刘少奇。12月25日打倒刘少奇大行动。"

接着法庭宣读和投影蒯大富1971年1月15日写给清华大学党委的信,其中有:"春桥号召我们和刘少奇干到底。"法庭还宣读和投影1967年1月1日《井冈山》报第五版《向刘邓反动路线猛烈开火﹣﹣记井冈山兵团12月25日大行动》一文的主要章节。

正是从"改朝换代"的思路出发,张春桥不但积极参加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等人的迫害,还想方设法在中央和地方安插自己的亲信。

这些安插亲信的行为,特别法庭在预审讨论时认为,张春桥、王洪文他们本身是政治局常委,安插亲信到中央有关部门任职,中央组织部也是同意的,组织手续当时来说是合乎程序的,所以起诉书并没有就这个问题给张春桥、王洪文定罪。

由此可见,对于张春桥这样的"四人帮"主犯,法庭同样是公正的,是实事求是的,他自己心里也应该是有数的。

那么,在法庭上张春桥为什么始终不说话呢?

当年特别法庭审判员王文正回忆,张春桥被捕以后,在开始对其实行预审时,他还是肯讲话的,只是对一些重大问题设法回避。在对于王洪文赴长沙告状诬陷周恩来总理一事,张春桥一开始与王洪文、江青、姚文元一样都是愿意讲的。

当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张春桥答:当时是周总理病得不行了,就要想法全力"阻止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

审讯人员接着就问:"你们在搞掉周总理和邓小平之后,想由谁来担任第一副总理并在以后接任总理的职务呢?"

此时的张春桥说到了兴头上,便回答:"他们的意思是让我来。"这里的"他们"当然很明显,就是"四人帮"的其他三个人。

张春桥此话一出,担任审讯的人一阵兴奋。在开始预审"四人帮"时,他们把一切问题都往毛泽东身上推,只承认自已是认识上的偏差,是理解上的片面,是执行上的错误,并用以来对抗审讯,使整个审讯进展遇到了困难。

这个困难的关健就是"四人帮"一伙的一些行动,究竟是毛泽东的指示,还是他们利用毛泽东的威信,在下面搞自己一套"改朝换代"的把戏。

张春桥无意间说出的话,才完全暴露了他们一伙人的天机:他们所干的一切,并不都是毛泽东的指示,而是有其一定的政治目的的。

至此,"四人帮"一伙的目的终于弄清:篡党夺权,改朝换代。

正是这个一向以深思熟虑著称的张春桥,在预审的时候暴露了他们一伙人的野心。从此,预审工作打开了一个突破口。老奸巨滑的张春桥很快发现自己这次对答有失。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张春桥从此便沉默不语了。

这,应该就是张春桥在法挺上沉默不语,始终不说一句话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央组织部   井冈山   文化大革命   法庭   沉默   审判员   目的   清华大学   南海   起诉书   证词   改朝换代   预审   亲信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