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史上最大规模冷热兵器对抗的平播战争,是明衰清兴的转折点

概论

平播之战,是明朝万历年间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

它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冷、热兵器对抗战,更成为明衰清兴的转折点。

由此,可见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尤其是和平安定的环境对于一个国家平稳发展的重要性。

平播战争及其后果

平播之战,是明朝万历年间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战争。

明代保留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任命当地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作为土官,实施地方统治。

播州,介于四川、贵州、重庆间,山川险要,广袤千里,是西南夷中之最大者,民悍而财富。杨氏世代统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

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逐渐骄横跋扈,作恶多端,甚至公然起兵反明,并多次打败进剿的明军。

于是明廷大举进军,最后杨应龙兵败自杀。

严格地讲,平播之战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始,绵延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这场战争爆发的表面起因很简单,但是其背景、成因很复杂。

说远一点,与政治、文化背景有关;说近一点,与中央朝廷平庸无为、官场腐败,地方政权相互倾轧,各民族土司关系不断恶化以及播州土司自身腐化等因素有关。

其成因涉及面大,也不符本文主题,在此不赘述,只谈这场战争的后果。

杨氏统治播州,由唐至明代,二十九世承袭。经过播州之役,统治播州725年的杨氏告终。

此役之胜,大大增强了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威信以及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权,也震慑了其它百夷君长,为二百余年来西南夷之盛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也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这场战争,是大明王朝与杨应龙地方势力在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较量。

这本来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较量,但是因为多种因素,绵延多年,双方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一,军事方面。

战争初期,由于明廷不够重视,未采取有力对策,因而杨应龙占据优势,明军伤亡惨重。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杨应龙和朝廷发生了第一次冲突。朝廷兵分三路围剿。杨应龙采用“声东击西”计,以“佯令约降”为幌子,暗中“统兵据关冲杀”,结果“一路明军大败,死伤大半……而他师亦无功”。

明军大败,令朝廷大受震撼,将“快速平剿”策略改为“择时进剿”。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应龙公然起兵反明。当时朝廷将兵力重点放在朝鲜之役,曾招抚杨应龙的四川按察副使王士琦被调往朝鲜征倭,因而明廷对西南的军事部署不足。杨应龙更加肆无忌惮,势力急速扩大。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三千人马围剿杨应龙,杨应龙佯败,引诱官军至天邦国(瓮安县东)而全歼。

王师屡败,神宗皇帝龙颜大怒,起用前任都御史李化龙兼兵部侍郎,总督四川、湖广、贵州三省军务,征浙江、福建、云南、广东等省将士,围剿杨应龙。

六月,綦江之战,杨应龙全歼明军官兵五千人,尸体蔽江而下,江水因此变红。

李化龙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一月出兵。

三月,杨应龙攻击朝廷乌江守军,明军投江夺命逃生,淹死数千人,三万人马死伤殆尽,仅数人生还。

随着明廷大军压境,战争态势发生了逆转。经过激战,最终杨应龙兵败。

据遵义海龙屯考古的最新成果表明,这场战争中,播州土司兵的武器以大刀、长矛、弓弩、擂石等为主。而明军使用的兵器较先进,使用了一定数量的枪、炮等热兵器,甚至将刚结束的朝鲜平倭战役中的善用火器的倭寇俘虏,成建制地编入麾下来攻坚。

正如李化龙的奏疏中所说,杨应龙的土司军是"矢石如雨",明军是"火炮齐发"。

因而,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大规模的一场冷、热兵器的对抗。

即便武器方面有着较大悬殊,明军占据优势。但是杨应龙凭借祖上数百年经营播州积累的实力、险要的山川地形、骁勇的土司兵,与明廷悍然对抗。

于是,明王朝调集南方八省以及援朝战争之军力,出兵共24万。

据李化龙向朝廷的奏报,自明军出师至攻破海龙囤的114天里,杨应龙土兵2万人被杀,13万余人投降;官兵伤亡人数约3万--5万人。(此数据来自遵义地方志官网)

其二,经济及民生方面。

战争,除了拼政治、军事实力之外,主要还是拼经济。打仗实际上打的是钱。

播州之役,历时跨度时间较长,对经济及民生损耗极大。

据李化龙向朝廷的奏报,自明军出师至攻破海龙囤的114天里,播州之役所耗财物为:银1465415两、铜钱1660550文、各色包米319571石、炒米6515石、粟米4157石、干鱼70039斤、食盐123662斤、柴炭182190斤、马草85315束、战马880匹等。(此数据来自遵义地方志官网)

明廷方面,播州之役所用军费(以白银计),按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耗银约二百余万两。

内阁大学士王家屏说:“车骑戈甲,连数镇之师,半委山谷矣;金钱刍粟,倾数万之积,尽填沟壑矣;兵老财殚,智穷计绌......坠狡夷之牢笼,而内坐守寸步难移之困局……今时事与资力并当困绌之际,国威与士气并当挫刃之余。”

万历二十七年开始平叛杨应龙,增派赋税之情况“比二十年以前,十增其四”;“天下盈实之户,比二十年之前,十减其伍”。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播军残余势力吴洪、卢文秀等发动叛乱。明廷发兵讨伐,将其平息。

民生因战争而凋敝,百姓的不满情绪不断累积。战争旷日持久,赋税日益增加,使生存压力极大的百姓走向了官逼民反的道路,全国各地接连爆发了流民起义。

平播战争与明衰清兴的直接关系

明神宗时期,进行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

明神宗发动“万历三大征”的政治背景是:完成了张居正主持的改革,国库充盈,革弊施新。张居正病逝后,万历帝突然消极怠政;朝中党派林立,斗争激烈。

虽然说“万历三大征”最终都获胜,在内政、外交上获得了成果。但是从客观后果事实上讲,使得明王朝元气大伤,短时期内无法恢复,国力衰退。

从战争时间跨度来看。宁夏之役,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二月至七月;朝鲜之役,自万历二十年(1592年)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持续了七年;播州之役,自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持续了七年。可见,“三大征”时间跨度八年,发生的年代接近甚至部分重合,大小战役密集。

从战争爆发地及用兵地域看。宁夏之役在西北、朝鲜之役在东北、播州之役在西南,地理跨度大,明王朝难免顾此失彼。

从战争等级规模来看。宁夏之役也即镇压哱拜之乱,与播州之役都属于国内战争;朝鲜之役,是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明王朝,与朝鲜联合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也即援朝战争,属于跨国战争。因而,明王朝必然是从全国抽调兵力,集众多兵力于一役。

明王朝动天下之兵,费天下之财,耗费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必然严重影响民生和经济。

即使“万历三大征”中规模较小的宁夏之役,耗费“饷金几二百万”(据《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一)。

宁夏巡抚杨应聘曾说:“壬辰兵燹(即宁夏之役),遂举二百年之所经营者,荡然如同草味。”(范宗兴校注的《增补万历朔方新志校注》)

此次兵乱,历时八个月,经反复镇压,到年底才艰难平息。中卫以及整个宁夏地区遭受了巨大灾难。

《明史》记载:“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八百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

据此可以粗略统计出“万历三大征”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三百万两白银。

明王朝在“三大征”中最终都均获胜,但军费消耗甚巨,造成了国库赤字。而且,对之后的国家财政造成了重大负担。

明王朝的国库财政收支集中于三个机构:太仓库、太仆寺和京通仓储。在战争期间,这三个机构的开支直接反映了国力的消耗。

太仓库,掌管贮银。“各省所派剩麦米内库中棉丝绢布、马草、盐课之折银者,籍设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之援例上交者,皆由此库贮存。”经过张居正十年改革,太仓库储备丰盈;而经过“万历三大征”后,库银匮乏。

太仆寺,“掌牧马之政令,隶属兵部”。万历三十五年(1607)太仆寺少卿上书称:“臣稽往牒,在嘉隆年间旧库积至一千余万,盛矣。迨万历十八年,西征拜,借一百六十万;东征倭借五百六十余万;二十七年,为边饷五十万……今老库见存二十七万耳。”

京通仓储,是粮食储备库。《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一年(1583)十二月,“实在粮共一千八百一十八万五千四百石有奇”;到万历三十年(1602),“京仓实在之数四百四十八万余石,仅足两年之支”。

播州之役,是“万历三大征”中最后结束的一场战争,其产生的后果也最直接、最严重。

为平定愈演愈烈的播州之乱,明王朝不得不从刚结束的“朝鲜之役”战场调集20余万大军,长途跋涉,赴西南平叛。

这20余万大军中一大部分的精锐力量是常年驻扎东北的军队。这些军队内调后,明朝在东北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

而且,“三大征”期间乃至战后,军事力量大损,也即常说的“杀敌三千,自损八百”。

例如援朝战争,明朝后期投入10万兵力,最终伤亡3-6万人(据《明史·列传·外国》)。尤其是辽镇(即辽东镇总兵,类似于东北军区)的军事实力被大力削弱,战斗力下降。

据户科都给事中李应策统计,辽东原有兵额9.5万,至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的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只有4万。也即锐减了60%!

于是,本就长期抗衡的外部多方力量,呈现此消彼长的格局。

连年征战对明朝国力产生了巨大消耗,这就无形中为一些有野心的少数民族首领提供了扩展势力的良机。

例如蛰伏已久的北方的蒙古插汉部(即左翼)开始猖獗骚扰,东北的努尔哈赤崛起等。

尤其是,努尔哈赤不断扩充实力,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努尔哈赤趁明廷党争激烈、防务松弛的时机,悍然发动辽东战争。

在萨尔浒(在今辽宁抚顺) 战役中,后金以少胜多,歼灭明军约5万人而全胜。

此役验证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自播州之役之后,明王朝的国力开始衰弱。

清史专家萧一山认为:"是役也,明倾天下之力,尽征宿将猛士,及朝鲜叶赫精锐┅┅金士卒仅伤数百人,而所获则以巨万计。明清之兴亡,此亦最大关键也。"

后来的事实更残酷:萨尔浒之战惨败后,明王朝在东北完全丧失了主动权,接连丧师失地。

仅25年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昔日庞大的大明帝国土崩瓦解,大清帝国取而代之。

“万历三大征”成为明衰清兴的转折,故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

做为“万历三大征”最后一场战争的播州之役,则无异于是给明王朝这头巨大而元气大伤的骆驼,又添加了一捆稻草。这种超载负荷,产生了连锁反应,促进了明衰清兴的趋势。

平播战争,与近千年前大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其复杂的成因、过程及后果何其相似!两者的后果及危害,都是严重影响了国运,使得强盛的帝国国力急转直下,走向衰亡。

由此,可见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尤其是和平安定的环境对于一个国家平稳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参考史料:《明史》、《明神宗实录》、遵义地方志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神宗   努尔哈赤   遵义   明朝   战争   朝鲜   土司   宁夏   冷热   朝廷   转折点   万历   兵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