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西方制度优越迷思

长期以来,西方对自身社会制度尤其是所谓自由民主制度具有强烈的优越感,甚至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心态。然而,当今西方世界政治极化、党争不休、民粹主义盛行、贫富差距拉大等乱象丛生。现实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西方制度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是完美无瑕的,其所谓的优越感不过是自我陶醉的幻象罢了。

西方制度自我优越感的形成

17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陆续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创建完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与此同步,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殖民、奴隶贸易等残暴手段,实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呈现经济社会表面繁荣,进而不断鼓吹自身制度的优越性。美国傲慢地认为,其创立的立宪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最能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利,应当被世界各国效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制度优越论进入一个高潮。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国会演讲,冷战正式开始。冷战的突出特征是意识形态斗争。美国同苏联开展冷战的底气很大部分来于自认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一时间,西方制度优越论调甚嚣尘上,演变出不少变种,民主和平论是较典型的代表,基本观点是自由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或极少发生战争。这种论调为西方制度高唱赞歌,具有很强的迷惑性。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西方国家将之视为自由民主制度的最后胜利、资本主义制度战胜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膨胀情绪推动下,“历史终结论”出场,宣扬西方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制度,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挑战西方制度,甚至妄称任何一个国家只有遵循西方制度才能谋求发展繁荣。此后,各种披着民主外衣的“历史终结论”频出,臆想“民主的神话”。在这些理论鼓噪下,美国妄图通过颜色革命、政权更迭等方式对外输出民主,大肆进行“民主改造”,最终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是动荡和混乱。

西方制度优越论有其历史脉络和延续,“西方中心论”是贯穿始终的源动力,这同西方所谓的意识形态优越论、种族优越论、文明优越论一脉相承。在“西方中心论”者的认知中,西方文化、制度、意识形态都是好的、进步的,具有普适性。其他国家则是落后的,只有按西方走过的路径进行自我改造,才可能找到光明前景。很显然,这是掩耳盗铃般的自我欺骗而已。

西方乱象丛生的现实

西方迷醉于自我优越感中,但现实是西方制度从不完美。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始,西方国家不断上演大萧条、经济滞胀、金融风暴等危机。近年来,西方国家更是乱象丛生,民众对政府失望情绪高涨。

西方民主制度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西方国家将普选、投票、多党竞选视为民主标识。但进一步观察发现,西方民众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了休眠期,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再往深层看,西方制度的本质特征是资本主导,这决定了当权者的阶级属性和利益倾向,他们不会站在民众一边,不会代表民众利益。所谓民选政府不过是资本、利益集团、少数人的代言人。选举政治讨好选民的工具性和当权者代表的资本利益两相叠加,造成了政客选前无边许诺和选后一意孤行的怪象。

在部分西方精英吹嘘制度优势的同时,西方制度却面临着衰败危机,民主的合法性、有效性受到民众广泛质疑。2022年8月,美国昆尼皮亚克学院民调发现,67%的公众认为美国民主制度有崩溃风险。美国民众对民主的失望溢于言表,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按照现有制度设计的民选政府难以有效回应民众对经济萧条、贫富差异、政治腐败等的治理诉求,无法高效解决政策失效、族群对立等棘手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政治呈现衰败之相。近年来,西方国家党派纷争、内乱不止、相互倾轧,导致社会撕裂。从2018年法国黄马甲运动,到2021年美国国会山沦陷,再到2022年英国首相频繁更替,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制度成了高度技术化、程序化和形式化的摆设,无法解决国家和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

世界是多样化的,社会制度同样如此。在探索发展和进步的进程中,各国不可能千篇一律、整齐划一。不同国家结合本国文化、国情摸索出独特的制度和道路,是正常合理的,也是最适合自己的。评价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能否为本国人民和人类带来福祉。

西方国家自诩为“民主灯塔”,为实现自身私利将“西式民主”神圣化完美化,极力对外输出“民主”,诱逼非西方国家推行西方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到21世纪的“阿拉伯之春”,世界上约有80多个国家进行所谓“民主化改革”,但多数国家未享受到“西式民主”福利,有的国家甚至饱受血与泪的战火,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实践证明,西方制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21世纪头2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发生巨变,国际力量格局东升西降趋势愈发明显。2001年,GDP排名靠前的10个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高达64%,而GDP排名靠前的10个发展中国家仅占12%。到2020年,前者的占比下降至47.3%,后者上升至26.7%。发达国家未能凭借所谓制度优势,持续巩固自身的经济优势。西方制度对发展中国家的魅力下降、吸引力越来越小。随着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发展中国家开始思考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合理性。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探索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等为鲜明标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在探索政治制度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既没有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没有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探索发展道路的目的,不是同西方比高低、争优劣,而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福祉,其中蕴含的人民至上理念和天下为公的情怀,符合人类文明和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

来源:《前线》2023年第4期
作者:郑东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丁兆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迷思   优越   制度   优越感   美国   意识形态   冷战   发展中国家   民众   民主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