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落户新华医院,为患儿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小孩总眨眼、耸鼻、怪叫,这可能不是“熊孩子”作怪,而是生了病。近日,上海市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落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新华医院”)。这是上海首家中西医结合抽动症、多动症平台,将为患儿提供“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个性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提供个性化诊疗

10岁男孩涛涛(化名),1年前出现眨眼、耸鼻的症状,家长未予重视,最近发现孩子除了之前的症状,还不时发出“啊”“啊”怪叫声。根据老师反映,涛涛上课时也会发出不合时宜的“啊”“啊”声,且无法集中精力听课,小动作颇多,作业也无法按时完成,这时家长、老师才意识到严重性,于是到新华医院抽动障碍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

经中医儿科、儿神经内科、临床心理科、儿内分泌科、影像科等专家们共同诊疗,诊断涛涛患有“抽动障碍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完善相关检查后,由各科专家一起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予以中药汤剂、西药联合治疗,同时配合穴位贴敷,耳穴压丸治疗。家长表示,治疗后,涛涛抽动症状频率明显降低,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较之前延长,长期随访症状控制也较好。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抽动障碍俗称“抽动症”。儿童抽动症和多动症是一对孪生兄弟,即一半的抽动症儿童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据统计,我国抽动症患病率与发病率分别在5~11‰和1%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国际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学龄期儿童的多动症患病率为3%-5%。在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6.4%。但目前每年多动症、抽动症就诊的孩子总数不超过80万人,真正接受临床干预仅十几万人,就诊率不足1%。

活动现场,多位专家呼吁,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家长应重视,通过正确途径帮助孩子,不能简单粗暴对待。“出现就诊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对多动表现知识的缺乏和重视度不够,等到想挽救的时候往往已经后悔莫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介绍,中西医结合诊治平台汇集了上海市儿童神经、心理以及中医界的顶尖专家,希望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机制,融合中西医最前沿的诊疗经验,中西医优势互补,制定适宜普及推广的中西医融合方案,“宜中则中、宜西则西”,护佑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辐射赋能社区中医儿科

当天,“上海市名中医吴敏工作室”揭牌成立。“上海市名中医吴敏工作室”不仅将系统整理吴敏教授的学术思想、提炼诊疗体系,传承发扬海派中医儿科学术思想,推广特色诊疗经验,赋能儿童健康事业,还将做好中西医结合儿科联盟桥梁和纽带。

新华医院中医科行政主任金立伦介绍,新成立的上海市名中医吴敏工作室旨在传承名中医特色学术思想,凝练学术特色,弘扬医德医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培养一代代中医儿科传人,促进中医特色优势发展。

“当下,中国多动症、抽动症患者人数众多,其中不少为学龄前儿童。”在新华医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吴敏看来,在开展西医治疗的同时,如果能采取中医适宜技术对多动症、抽动症患儿进行干预,比如:针灸疗法、推拿、穴位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防止孩子的症状进一步加重。“通过外治,中药内服,可以有效帮助患儿控制症状。”

吴敏表示,下一步还将依托平台,组织中西医相关领域专家开展融合学习,搭建疑难病症共同诊治平台;对社区转来的病患共同诊断、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和国际交流。

来源:上海杨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新华   中西医结合   上海市   中西医   儿科   症状   障碍   中医   儿童   孩子   医院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