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富平铁佛寺记

平生游历,塔多见。而九级铁浮屠我见过。

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千佛塔

这就是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千佛铁宝塔,用生铁浇铸而成的千佛塔


秦岭库峪太兴山之巅的铁庙,庙里供奉着太上老君

也见过一吨重的生铁浇铸的小铁庙

秦岭库峪太兴山铁瓦庙无量殿前

还见过生铁浇铸的铁瓦庙的铁瓦以及庙里生铁浇铸的小铁道仙像、铁狮子、铁香炉和铁旗杆

铁瓦庙无量殿里,铁像从左到右依次是:荷花仙子、无量祖师爷、周公

第一次去,前半天艳阳高照,春风和煦,草木吐芽;时至中午,天色突变,云锁雾罩太兴山,登太兴山之巅中还飘起了雪花,虽凌绝其巅,但难睹真容。才有夏天再登太兴山之乐途。太兴山顶,逶迤其岭脊上依次座落着五座铁瓦庙和一座铁庙,均是道观。

太兴山铁瓦庙无量殿后,观览三座铁瓦庙和其巅铁庙胜景

而今天我见过的高约6米,重约几十吨的巨大铸铁佛像,还是头一回。

太兴山之巅铁庙

富平县文物古迹众多,北部乔山余脉之将军山、唐五陵与高禖祠,东部到贤镇的王翦墓,西有斩城望湖楼与西崖上的唐古塔,南原荆山之黄帝铸鼎地,往富平县城西北行,过八路军120师誓师纪念馆不远,有一座金代修建的庙宇,它就坐落在革命老区富平县觅子乡(2011年初,觅子乡因撤乡并镇并入庄里镇)南张堡村东南角因庙内供奉一尊铁佛,是陕西省最大的铁佛, 故称铁佛寺。大凡寺庙修建多在依山傍水,清幽遁世之域;而铁佛寺东临石川河,西濒赵氏河,孤零零置于渭北平原一斜坡之上,所谓何者也?

富平铁佛寺新筑宏伟气派大门楼

相传,宋辽金三国战乱之际,女真完颜部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又联合北宋军队于1125年灭了辽国,建立了大金帝国;随即与北宋战火不断,1127年以靖康之变灭了北宋。其间,一次在作战途中,金军孤军深入,被宋军围困在渭水之北,苦战数日仍无法脱险。

两军陷入胶着状态时,一日宋军阵营大乱,只见一人独骑身披袈裟,手持一柄根丈八禅杖,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奔完颜旻而来,大喊道:“请帝随我来。” 旋即调转马头带领完颜旻一众到达安全地带。勒马道:“由此向东可过黄河,望帝珍重。”完颜旻曰:“好汉身手不凡,不如随我去,成就一番不世之功。”此人说:“我乃出家之身,无意世间之事,今救你只是心起善念,并无他意,望帝今后多怀善念,多行善事。”说完便飞身纵马而遁。

商洛市丹凤县棣花古镇景区门口

金军与南宋军队在今商洛棣花古镇一带划界而治后,金太祖派人专程赶到当年出家人救驾的地方找人,未果。为了感谢该佛僧的救命之恩,便于当地铸塑铁像,并金粉加身,以示感念。

铁佛寺前,驻足观览中

据《富平县志》载: “铁佛寺在县西三十五里,有金大定间铸像高二丈余。

铁佛寺:原称天宁万寿禅寺,前殿后殿前殿正中矗立一尊铸铁观音造像后殿正中陈列一口日本铜钟后壁镶有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天宁万寿禅寺》巨碑。故铁观音、日本铜钟和赵孟頫书写的巨碑,被称为铁佛寺的三件宝。金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始建。清同治年间毁于大火,抗日战争前夕,对铁佛寺又进行了修缮;1990年,国家投资20万元对铁佛寺大殿进行了重修,木工活是西安户县匠人打的,砖活是西安周至匠人做的,部分地方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如把寺院北门改成了朝南开

铁佛寺门楼内庭穹庐华盖貌

我来时,寺院大门紧闭,打过门上挂着的预留电话,此李师傅才帮我叫来彼李师傅从东侧小门进了寺院,再从里边帮我打开寺院大门迎我而入。他说,寺院大门不装锁,都是从里边用门栓插上的闭门模式。

哦,我领教了。我初以为他开门前就在寺院里呢。

铁佛寺里回望熠熠生辉门庭

金与南宋对峙,金占领了当时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陕西亦在其统治之下,金庭下令金银坑冶听民开采,冶铁业空前繁荣。或许这尊铁佛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诞生的。此像重几许,是原地铸造,还是别处移来,造像用多少时日?至今无记载不得而知。李师傅讲:为铸此佛,当年庙前硕大旷地支起了上万个冶铁锅,冶炼者喊着整齐的号子,呼呼地拉着风箱,冶锅里铁水沸腾着,夜幕降临时观之如星辰坠落人间盛景,无数能工巧匠参与到佛像的铸造当中,展现一派繁忙而神圣的场景……

我的思绪随着李师傅的解说驰向遥远的大定二十一年五月黄道吉日:昨夜春风送微雨,今晨碧空万里熏,铁佛寺锣鼓喧天,爆竹声声,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闻讯赶来,大家争先恐后要一睹大铁佛尊容,时任富平县令杨思聪,武盛将军李富携妻李宜人也赶来祝贺,山深法师、祁法师等带众僧和捐资助银的王氏等32人恭迎四海善男信女拜谒。铁佛寺遂香火盛行,佛事渐盛……几百年来,天灾兵燹,朝代更迭,铁佛寺院屡建屡毁,唯铁佛安然无恙。

李师傅不无自豪地又对我讲:那几日,寺内群众云集,县碗碗腔剧团也前来助兴,大戏在东边场院上免费唱了三天……这几年,省上又给我们拨了上千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寺院建设,你看这新修的多气派的朱红门楼、耳房、青砖砖雕照壁、钟鼓石亭,东西长廊亭等建筑,资金还没用完呢。

铁佛寺照壁前

我看到寺院西侧石楼阁里挂着一口钟,东侧一石楼阁里却空着,前几天才在三原城隍庙里首次遇见这一“奇观”,等他讲完,虽然整个庙里只有我俩,我也带着满腹疑惑悄悄地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李师傅回答我:原来寺院门朝北开着,左为上,就把寺里大钟置于西侧了。这口大钟是2015年在浙江台州制作的陶范,再运到咸阳彬县浇铸而成的。随后要移钟至东侧石楼阁里悬挂的,再现晨钟暮鼓气象。

铁佛寺钟楼阁

上世纪人民公社时期,寺院被当做大队的饲养室来使用,饲养员将喂牲口的锅灶安置在大殿里,渐渐铁佛像被烟熏雾侵的通体发黑,锈迹斑斑,至今在其袈裟的缝隙之中依旧藏有厚厚的灰垢。“破四旧”与“文革”时,寺内的铁钟、古木、石碑等皆遭破坏,唯有铁佛顶天立地。李师傅说:当年村内一伙红卫兵几次欲摧之,均被饲养员持棒赶跑,有次一个红卫兵爬上像体,用铁锤砸猛击佛掌,佛手安然未损,但见像底石缝之中窜出一条青蛇,此人惊慌大叫,一伙人仓皇而逃,从此再无人敢动铁佛歪念了。村上买了电子后,这里的还做为村上的硙面房使用了多年。

李师傅又给我讲了一个铁佛寺的灵应之事:十几年前,村里一老汉潜入院中,盗走佛前一石质香炉,打算当喂猪槽用;谁知他家两次饲养的猪娃子不久都莫名死去,老汉的孙子当年也离奇摔伤了两次。后来,其家人将祸因皆归于他窃取的香炉,香炉归,家中遂安。

铁佛寺大殿前:1996年修建的大殿貌

李师傅给我把大殿大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一尊伟岸的铁佛赫然屹立在我眼前。

我给大家讲讲铁佛寺大殿里的铁佛像

铁佛:属于金代创建的铁佛寺遗物,由于寺院屡建屡毁,仅留此佛,比较完好,铁佛造像是通体用120块陶范拼组铸造成像座为一体旃檀佛,敲其身,未有空空声,乃实体也,今被称“富平铁佛”。今之大殿,红漆大门,为二层硬山重檐灰瓦殿宇,殿中四根大红水泥柱子,穹楼正中下方为保存完好的陕西省最大的金代铁佛铁佛与圆形莲花台及八棱座垫为一体浇铸而成,铁佛通高5.32米,立于莲台之上;低平髻,额上挽花结,两耳垂肩,颐膑丰满,宽额隆鼻,锐目微俯,启唇明齿,隆嘴宽颔,悦色和颜,聪耳肃听,神姿泰然;衣摆宽敞拂地,袈裟大方飘洒,内着僧袛支,外披通肩通体敞袖袈裟,腹部束带, 打如意结于正中;袒胸跣足,右手上举略低于肩,无名指内曲,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左手举至胸侧拇指与小指自然外翘作“与愿印”。

铁佛底座铁莲台、铁座和石座貌

李师傅给我讲:几年前,北大一教授带着一帮研究生来此考古,一是测得铁佛通高比记载的高了0.27厘米;二是教授发现铁佛在石质底座上从东往西不同程度上位移了10厘米以上,应与发生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农历十二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地震有关。

此地震被称为华县地震,又称明嘉靖关中大地震,简称嘉靖大地震,当时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同时发生地震,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现代科学家根据历史的记录,推断当时的地震强度为矩震级8.0级至8.3级,烈度为11度。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特大地震之一,也是世界有历史纪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铁佛双跣足间莲花台台面上铸阳一块文

莲花台为铁质圆形,独层周长6.2米,高37厘米,一周共铸仰莲瓣28枚。八棱座垫分上下层,上层为整块铸铁八边形,厚8厘米,每面边长84厘米;下层为石片拼凑八角形,厚24厘米,直径2米。

铁佛双跣足间莲花台台面上所铸阳文文本

在造像双跣足之间所铸阳文:“朝请大夫行富平县令弘农郡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紫金鱼袋杨思聪……三名山深法师马坚赵永坚韩吉吕録亭□托玉补法师等 ”等字样。

造像袈裟前左襟褶皱下面所铸阳文文本

在造像袈裟前左襟褶皱下面所铸阳文:“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二月二十日,功德主武盛将军李富李宜人……尉氏崔智铨、崔智禧、孙□□……金火匠祁忠、塑匠雷冲”

造像底座左侧处所铸阳文文本,造像左侧震后位移状况

在造像底座左侧处所铸阳文:“永务郎行富平县主簿李□□、武义军行富平县尉□□□

聆听着李师傅热情地不断讲解,我又陷入沉思:那时熔铁铸佛像,会不会与大金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当地汉人的统治,遂效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有关呢?

造像右侧震后位移状况

富平铁佛,陕西第一,全国第二。仅次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普照公园,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973)铁佛寺内高8.24米、重48吨释迦牟尼佛铸铁座式造像。相传,此佛为一尊旃檀佛,乃佛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以及《决定毗尼经》所载的三十五佛之一。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能消过往生中阻止斋僧的罪孽。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铁佛正面照

李师傅给我讲:大殿早前南边在前边新修的照壁位置,为五层转角楼,站在大殿之上可俯视渭河滩;原大殿在已显露的东、西柱础外还要有3.6米一间宽,外加1米厚的山墙;北侧在已显露柱础外还要有近4米深一间,外加1米厚的后墙。这组建筑遗址是否与原大殿有关,尚需进一步考证。

大殿前,回望照壁后祭祀小广场

1989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修建铁佛保护大厅,征了地,圈起了围墙。1996年新春伊始,韩城文物古建筑队在修建大殿时,发现了原来的大殿建筑遗址,在铁佛造像的保护大殿东侧、北侧和西侧各发现了一组显露有序的柱础,柱础为不规则长方形,长70~72厘米、宽68~72厘米。昔日大殿前面有廊,面阔五间,18米宽,进深四间,15米长。

在朝野仁人义士踊跃捐资、鼎力支持下新殿落成,立于大殿前的墨玉石碑勒石了此番善举义事,由宫里镇石刻大师田安民亲启。在众多捐款者中竟有富平县伊斯兰教组织的大名,佛伊两教虽各成一派,但其本真都是叫人向善,真乃:“千头万绪同归一,劝人为善共和谐”。

大殿东侧发现的老柱础位置

每年正月二十三,是铁佛寺传统庙会,寺院外东西两个露天场子东唱碗碗戏,西吼秦腔剧,届时四面八方的群众自发而来或朝拜或游玩,香火非常旺盛。当地人亦称铁佛为铁佛爷,还有人把它当作送子娘娘供奉。每年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众乡亲前来许愿还愿者络绎不绝,还愿者皆已生儿育女,若生是男孩则献上一枚鸡蛋大小的鹅卵石,若为女子则送上一瓦片。800多年来,佛之背后定会产生许许多多奇妙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永恒的神话。

站在大殿西北侧,发现的其北侧与西侧老柱础位置

过去是象征神权的铁佛,今天已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艺术欣赏品,当年能工巧师,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把它塑造得敦厚纯朴,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为研究金代冶铸技巧、雕塑艺术和当时佛教的发展历史,社会风俗与习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史料。1992年4月20日,它被列入第三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平籍成全民老师作《铁佛赐福歌》

临走,意犹未尽的李师傅主动给我打开他的手机,找到老家是梅家坪镇的成全民老师游铁佛寺即兴而作的《铁佛赐福歌》,游记写到此,我网上一搜他,竟大有来头:立诚中学高六六级毕业,富平县梅家坪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专业创作退休,获省级以上各类艺术创作奖31次,获省政府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游铁佛寺随感

觅子铁佛一丈六,大金灭宋熔镝铸。

颐膑丰满耳垂肩,袈裟飘逸跣双足。

无畏与愿兰指施,几度风雨毅然伫。

三处铸阳文字铭,旃檀多身佑众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富平   佛寺   兴山   柱础   富平县   阳文   造像   袈裟   大殿   寺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