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A分析报告:全球面板龙头有望率先受益行业反转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马天翼、唐权喜、金晶)

1. LCD 面板业务领跑全球,行业龙头优势持续发力

国产厂商主导大尺寸 LCD 面板市场,京东方龙头地位稳固。LCD 显示面板业务方 面,根据 Omdia 数据,京东方的大尺寸 TFT-LCD 面板出货量以及出货面积均占全球第 一。2021 年,京东方出货量达 3.3 亿台,占全球出货量的 32%;出货面积约 0.6 亿平方 米,占全球出货面积的 26%。此外,2021 年京东方在 TV、 MNT 、NB、Tablet、手机 五大 LCD 主流应用领域显示屏的出货量市占率持续稳居全球第一。

1.1. LCD 面板厂商维持控产,价格企稳回升

本轮价格企稳回升主要依赖供给端维持控产。根据群智咨询调研,全球面板厂商一 季度平均稼动率仍维持在 71%低位,预计二季度在整机厂商采购需求强劲恢复的支撑下 平均稼动率小幅回升至 73%,其中高世代 LCD 面板产线稼动率有望恢复至接近 80%, 各应用面板市场供需关系走向健康。京东方目前面板稼动率仍保持在七成以下,2022 年 12 月调整 G10.5 和 G8.6 产线后 TFT-LCD 平均稼动率环比 11 月下滑 4%至 68%。


面板厂减产已对供给形成有效控制,一季度供给持续下降。受面板厂商减产与韩系 产能陆续退出影响,一季度全球 LCD TV 供应面积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18.7%,面板厂商仍然处于控产状态并且已对供给形成有效控制。二季度在下游需求支撑下面板供应 面积相比去年同期降幅快速缩窄至 1.7%,环比前一季增长 15.8%。 整体供需环境趋于平衡,二季度价格有望迎来结构性上涨。面板厂商积极控产带来 的正向效应开始逐步显现,2023Q1 全球 LCD TV 面板市场整体供需趋于平衡,显著恢 复至 5.1%左右(面积基准)。预计二季度面板供应伴随需求稳步恢复后比率进一步回落 至 4.6%,整体供需趋于紧张。受面板厂商扭亏激进策略推动,面板尤其大尺寸品类价格 二季度有望迎来超预期上涨。

大尺寸面板整体价格略有回升。三月上旬开始大尺寸面板价格企稳回升,三月下旬 32、43、55、65 寸 TV 面板分别报价 30、52、88、120 美元/片,较二月下旬环比增加 3%-10%。经过连续五季度下滑后,大尺寸 TV 面板价格已于 2022Q4 开始在近三年最低 水平附近企稳回升,预计二季度涨价趋势持续。伴随面板厂商积极执行减产计划,TV 面 板库存经过调整后压力逐渐减缓。 中小尺寸方面,监视器与笔电面板价格基本企稳。根据 Witsview 数据,21.5 寸监视 器与 17.3、15.6、14.0、11.6 寸笔电面板在 2022Q4-2023Q1 期间报价保持不变,分别为 41.3 美元/片、38.2 美元/片、40.5 美元/片、26.3 美元/片与 24.8 美元/片。27 寸与 23.6 寸 监视器报价自 2023 年二月下旬起分别稳定至 61.6 美元/片 47.7 美元/片。整体来看监视 器与笔电面板需求仍偏弱,面板厂减产效果已经显现同时议价空间逐步缩小。预计二季 度监视器与面板价格将在供给端作用下基本企稳,静待需求回暖提供反弹空间。


1.2. 大尺寸 LCD 需求回暖,中小尺寸 LCD 需求转型

TV 市场需求回暖备货增加,大尺寸面板采购需求提升。受益于旺季促销与体育赛 事备货拉动,2022 年 Q3 全球 TV 出货量同比降幅收至-3%,逐季环比增速高达 21.7%。 叠加宏观经济进入弱增长周期,全球 TV 市场开始逐步回暖。预计 2023 年增长动能主 要来自东南亚市场与北美市场,其中东南亚市场受人口基数庞大、中国大陆制造业承接、 城镇化进程加速与电视持续渗透率影响,电视需求近几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北美市场 由于经济形式趋于稳健、渠道库存逐步正常、原料与物流成本大幅下降,AVC Revo 预 测 2023 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1.5%至 0.5 亿台,同时 55 寸及以上大尺寸需求将迎来显著 增长。TV 市场需求缓慢复苏与产品结构变化有望提振上游面板需求。

中小尺寸 LCD 面板需求转移,整体出货量维持低位。中小尺寸 TFT LCD 面板应多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车载屏幕。根据 DIGITIMES 数据,用于智能 手机的中小尺寸 LCD 面板出货量在 2021 年达到 13.2 亿片,约占总出货量 70%。尽管 手机面板需求在后疫情时代逐渐复苏,近年来手机面板由 TFT LCD 转向 AMOLED 趋 势越发明显,致使 LCD 面板在智能手机方面出货量持续下滑。DIGITIMES 预测在 2021-2027 期间,中小尺寸 LCD 面板将逐年下滑 3.6%。此外,平板电脑主流尺寸加速大型化, 中小尺寸 LCD 面板需求转向大尺寸 LCD 面板,造成需求进一步下滑。 LCD 面板车载应用无可替代,有望取代智能手机成为 LCD 面板成长动力。 AMOLED 面板于汽车显示领域应用技术并不成熟,仍需要相当长时间提高耐用性后才 能进军汽车显示市场。对于面向汽车市场的 TFT LCD,预计每辆车安装的显示设备数量 将不断增加,而且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推动市场需求规模扩大。受益于汽车市场的 高景气度,2027 年车用 TFT LCD 面板出货量有望增至 2.1 亿片,2022-2027E CAGR 为 4.4%,有望成为中小尺寸 LCD 面板出货的主要成长动力。

韩厂加速退出市场,大陆厂商稳步扩产。由于产品成本处于劣势、面板需求集中国 内与市场需求整体萎靡,韩国面板厂商经营遇冷。LGD 在 2022Q3 巨额亏损后加速大尺 寸 LCD 业务退出进程,2024 年 LCD 电视面板 BP 由 14M 锐减至 9M。三星已于 2022 年 6 月全面终止 LCD 面板生产。大陆厂商则稳步扩产,截止 2023 年 1 月,中国大陆宣 布投建 LCD/AMOLED 面板产线共 65 条,总投资金额约 1.5 万亿元,其中超 45 条含 LCD 产线,超 20 条含 OLED 产线(部分项目两者皆有)。2022 年仅京东方与天马各宣 布投建一条新产线,其他厂商致力于现有产线量产、产能结构调整或面板技术提升等。


大陆厂商领跑全球,京东方大尺寸面板稳居龙头。根据 Sigmaintell 预测,2022 年 全球 G5 以上 TFT-LCD 产能 Top5 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其中京东方凭借价格优势和资金 优势将成为国内 TFT-LCD 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厂商,全球市场份额约为 28.9%;其次 是 TCL 和群创光电,市场份额分别为 16%和 11.5%;友达光电和惠科股份市场份额分别 为 9.9%和 9.1%。伴随上下游进一步整合、韩厂逐步退出产能与行业持续出清,公司市 场份额预计进一步扩大,有望率先受益于产品价格回升。

子公司持续布局车载领域 TFT-LCD 应用,业绩增长披露强劲竞争力。作为国内最 大 LCD 面板厂商京东方的汽车和 AR 头显等板块企业,京东方精电是目前国内最大的 车载显示企业。2022 年公司汽车显示屏业务录得收益 95.8 亿港元,较 2021 增加 47%, 占集团整体收益约 89%。2022 年间公司进一步扩大全球汽车显示屏市场的份额,就交付 数量、面积及交付尺寸大于 8 英寸的显示屏而言,均取得市场份额第一位。伴随 2023 年 公司 TFT 显示屏产能持续提量,预期业绩将会进一步增强。

2. OLED 促进业绩增长,新需求推动面板产量

2.1. 全球 OLED 市场规模渐增,中国市场占比逐步增大

OLED 市场规模将实现快速拓展,中国出货量占比将迎来快速提升。OLED 屏具有 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响应时间快、低温特性好、能耗低、可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 等优点,产业链下游应用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等终端产品。根据 Omdia 数据,从营收规模来看,2022 年全球 OLED 面板市场规模达到 433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577 亿美元,CAGR 为 5.9%。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电子商品市场, 中国拥有广阔的终端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国内面板厂商的强劲崛起,中国 OLED 行业的规模不断增长,预计 2022 年中国 OLED 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393 亿美元。

2.2. OLED 面板渗透率上升,新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OLED 产业链日趋成熟,柔性面板价格逐渐下降。中国 OLED 产能维持高增速,预 计 2022 年达 21.8 平方千米。伴随下游需求迎来复苏,OLED 面板渗透率持续提升,据 TrendForce 预测,OLED 下游占比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 2023 年渗透率将达 50.8%, 2026 年则会超过 60%。此外苹果机型目前数字和 Pro 系列均搭载 OLED 面板,安卓机 方面则逐渐从高端旗舰机向中低端机型持续渗透。

折叠屏、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等新市场持续打开行业天花板。DSCC 称,折叠屏手 机将成为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市场空间将从 2021 年的 222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 的 888 亿美元,到 2025 年市场空间将超千亿美元。其他一些细分领域需求也将保持旺 盛增长态势,比如在智能电视以及智能手表等领域仍有广阔成长空间,全球 AMOLED 电视面板出货量预计在 2022 年达到 10.5 百万平片,同比增速达 44%。

LTPO 技术有望成为未来行业新增长点。目前小尺寸 OLED 的主要两大背板技术是 LTPS 和 IGZO,而 LTPO 技术结合两者的优点,可实现大范围的动态刷新率并降低功耗, 目前正广泛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Omdia 数据显示,到 2022 年底,用于智能手机 的 LTPO-AMOLED 将同比增长 94%,2023 年的出货量将保持同比 25%的增长水平。在 其他细分领域,LTPO / LTPS 技术可满足未来 5-10 年主流消费级 VR 设备需求,且容易被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接受。


2.3. 公司 OLED 业务平稳增长,多条产线稳步扩产

规模化生产构筑护城河,OLED 业务远景光明。2022 年 OLED 出货量持续增长, 预计 OLED 产能在国内仅次于三星。群智咨询数据显示全年 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 量约 7665 万片,同比增长 28.7%。京东方柔性 OLED 面板 2021 年 12 月单月出货量首 次突破千万级。CINNO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2Q4 京东方 OLED 面板产线平均稼动率 62%,环比上升 27%。

京东方持续为苹果供应 OLED 面板。公司目前已经连续 3 年顺利完成海外大客户 供货,且供货份额持续提升。2023 年京东方有望在大客户新机 OLED 面板出货量比重 超 18%,将较前一代系列产品的 10%呈现大幅度增长。在供应格局方面,大客户一直希 望降低对三星显示面板的单一依赖,意图在屏幕供应商方面实现多元化。得益于公司出 色的技术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未来公司对大客户的面板供应量有望持续上升。 OLED 下游应用高速发展,京东方布局多条 OLED 产线。得益于 OLED 下游细分领域对各类面板的需求增加,京东方 OLED 产能持续释放。京东方在国内鄂尔多斯、成 都、绵阳、重庆等地的 OLED 工厂已陆续投产,福州 AMOLED 产线和北京 LTPO 产线 在建。路透社曾在 2023 年 1 月报道,京东方计划投资 4 亿美元,在越南兴建两座工厂。 首座越南工厂计划于 2025 年建成投产,将生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液晶显示器 (LCD)等各种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随着产业需求逐渐复苏,京东方成都、绵阳、重庆 的 OLED 产线将达到满负荷运转。2022 年京东方 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已位居全 球第二,2023 年全球 OLED 面板出货量占比有望会从 2022 年的 9%升至 13%。在 OLED 产能年均增长率方面,2021 年至 2027 年间预计为 9%。

3. “1+4+N+生态链”全面布局,迎智能物联时代大机遇

3.1. “1+4+N+生态链”全面布局,非经补贴彰显核心竞争力

“屏之物联” 战略设计,“1+4+N+生态链”全面布局。基于“屏之物联”战略设计, 公司通过集成更多功能与衍生更多形态等方式以植入更多应用场景。公司已形成以显示 事业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业务、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 与智慧医工等事业融合发展, 众多合作伙伴协同共进的“1+4+N+生态链”业务布局。历经 30 年行业深耕,公司已发展成为半导体显示领域全球龙头与物联网领域全球创新型企业。

2022 年业绩承压,静待面板周期反转。2021 年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与价格处于高 位,公司实现营收 2210 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62%。2022 年受面板库存高企与面板价格 下行影响,公司实现营收 1784 亿元,同比下滑 19%。公司毛利率变化与面板周期高度 重合,2022 年面板跌价周期内毛利率降至近年内最低水平 11.7%。伴随下游市场复苏、 供需趋于平衡与面板价格回升,公司业务能力与盈利水平有望稳步回升。


政府持续补贴,助力公司发展。近年来政府致力于使面板企业成为基础型产业,进 而拉动国内手机、电视与电脑等周边行业发展,国家补贴已逐步成为面板厂商利润保障与竞争优势。公司政府补助数额逐年快速增长,2022 年为 54.6 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163%, 公司作为业内龙头有望率先且持续受益政策红利。同时公司持续助力产线所在各地政府 经济发展、人员就业、技术升级等,在产线稳定运营的过程中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3.2. 半导体显示业内龙头,前瞻性布局技术升级方向

半导体显示业内龙头,业绩有望稳步修复。公司致力于提供应用 TFT-LCD、 AMOLED 与 Microdisplay 等技术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车 载、电子标牌、工控、家居医疗应用、穿戴应用、白板器件、拼接、商用器件与 VR/AR 等显示器件产品。作为公司转型发展策源地,显示器件业务营收占比多年约九成,其中 五大主流应用领域 LCD 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创新应用领域整体销量同比提升高达 40%,2022 年拼接、车载领域市占率保持全球第一。受显示行业持续低位徘徊与主要面 板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公司 2022 年显示器件营收小幅降至 1579 亿元,未来伴随面板价 格企稳回升与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显示器件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公司拟发力车载与 VR/AR 等高价值领域以提升显示器件业务水平。产品结构方面,公司加速推广应用柔性 AMOLED、Mini LED 与 BD Cell 等高端显示技术的车载产品以 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产能规划方面,公司积极投建产线以抢占车载与 VR 市场份额。已 于 2022 年投产的成都京东方精电车载显示基地达产后年产车载显示屏约 1500 万片,覆 盖 5-35 英寸液晶车载显示模组。公司拟建设采用 LTPO 为主要技术的北京京东方第 6 代 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主要生产元宇宙核心器件显示屏与 Mini LED 直显背板等 高端显示产品。

3.3. 高潜航道飞速发展,持续赋能华灿光电

布局高潜航道,增添未来主力。基于显示事业核心能力与未来技术和市场预判,公 司在物联网转型过程中布局物联网创新业务、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 与智慧医工四 条主战线。物联网创新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电视与显示器等领域的智慧终端产品,以及 智慧园区与智慧金融等物联网细分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传感器及解决方案聚焦医疗生 物与交通和建筑等多个领域,具体产品包括 X-ray 平板探测器背板与数字微流控芯片等。 MLED 定位为“打造主动式驱动与 COG 为核心,COB/SMD 协同发展的 Mini/Micro LED 生态群”,为手机与平板电脑等 LCD 产品提供 Mini-LED 背光产品,并为户外显示与商 显等细分应用领域提供 Mini/ Micro-LED 显示产品。智慧医工重点打造健康管理、健康 科技、数字医院与科技服务四大核心业务,为客户提供“预防-诊疗-康养”全链条服务。

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智慧医工业务飞速发展,持续深度布局。由于各业 务布局取得突破、细分市场开拓成果显著、头部客户顺利导入、新品研发持续推进与数 字医院和健康管理专业能力不断提升,2022 年物联网创新业务营收与去年基本持平,传 感器及解决方案/智慧医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高达 41.8%/19.3%。公司拟从研发技术、产 能规划、应用场景与客户结构等多维度持续深度布局,上述板块有望成为未来主营业务 的重要组成。


MLED 业务快速提升,持续赋能华灿光电。凭借超高精度半导体工艺、高速巨量转 印技术与独有 AM 主动驱动技术三大核心优势,MLED 业务成为公司布局下一代显示的 重要平台,2022 年营收增至 8.5 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85%。2022 年 11 月公司控股 LED 芯片与先进半导体解决方案龙头供应商华灿光电,其 LED 外延芯片工艺协同公司三大 核心技术组成 MLED 业务战略技术基石,公司拟持续赋能华灿光电以加快全产业链生 态布局。此外公司 Micro LED 产品有望于 2024 年实现小批量产,叠加产品性能优势推 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MLED 业务发展长期景气度可期。

3.4. 积极开拓细分场景,协同合作伙伴共进

积极开拓细分应用场景,落实物联网转型发展。公司以“N”为物联网转型发展中 具体着力点,为智慧金融、智慧园区、视觉艺术、智慧零售与工业互联等领域客户提供 全方位、一站式与智能化的物联网细分场景新体验。例如,工业互联依托自研工业互联 网平台为企业提供智能生产、智慧厂区与云服务等解决方案及产品服务,实现设计、供 应、生产与销售各环节降本增效。

协同合作伙伴共进,确保产业生态安全。公司致力于协同合作伙伴共创共赢,积极 推动供应链本地化,扶持产业链共同发展,同时强化产业链生态共建能力。截止 2021 年 全球范围内公司供应商约 5200 家,供应链本地化率高达 72%。公司与客户、供应商以 及科研机构等共同搭建联合实验平台,通过技术迭代以替代部分关键产品,从而有效降 低供应风险。此外公司已通过自身与产业基金助力数十家上游材料与设备厂商迅速成长。

4. 盈利预测

我们对公司 2023-2025 年盈利预测做如下假设:1) 显示器件业务:伴随 LCD 面板价格逐步复苏、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改善与下游需 求稳定回暖,公司 OLED 产线趋于成熟与车载和 VR/AR 等高价值领域持续发 力,我们预计公司显示器件业务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1895.4/2179.7/2397.7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4%/14%/14%。2) 物联网创新业务:受益于 AI 和大数据普及与公司软硬融合系统设计能力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物联网创新业务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291.5/320.7/359.2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0%/12%/12%。

3) 传感器业务:由于公司持续深耕医疗生物、智慧视窗、消费电子、微波通信与 工业传感器等方向,我们预计公司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业务 2023-2025 年营收分 别为 4.4/6.2/8.8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22%/23%/23%。4) MLED:得益于公司持续赋能华灿光电以加速完成 LED 芯片关键环节布局,我 们预计公司 MLED 业务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13.5/21.5/34.3 亿元,毛利率 分别为 3%/5%/5%。5) 智慧医工:受物联网飞速发展与服务和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影响,我们预计公司 智慧医工业务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26.4/33.0/42.3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9%/20%/20%。6) 考虑公司新增股权费用与规模效应,预计 2023-2025 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2.3%/2.3%/2.3%,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3.1%/3.0%/3.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7%/5.6%/5.6%。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三星   京东方   面板   全球   出货量   龙头   尺寸   厂商   需求   业务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