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收入!累亏4.5亿,股权激励员工却壕!键嘉医疗要上市融资15亿,是总资产3倍多!

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愈发广泛,甚至机器人都可以做手术。
一家主营手术机器人的公司要登科创板。这家公司就是杭州键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键嘉医疗”)。日前,键嘉医疗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沪交所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
此次IPO,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000万股,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25%。公司拟融资15.01亿元,计划投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手术机器人及配套器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IPO日报发现,键嘉医疗处于持续亏损中,并且在持续亏损的状态下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

来源:公司官网


持续亏损


据悉,键嘉医疗成立于2018年12月,主要从事手术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研发销售等。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4.97亿元,公司员工数量为150人。此次IPO,公司拟融资15.01亿元,是总资产的3倍多。
在键嘉医疗的股东行列中,不乏明星资本的身影,百度风投、软银中国资本等都曾为其注资。截至最新披露,高瓴喻恒共计持股12.45%,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但另一方面,截至2022年9月,公司仍然是0营收状态且存在未弥补亏损。
具体来看,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下称“报告期”),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0.68万元、29.13万元、0元、0元,净利润分别为-0.32亿元、-0.5亿元、-0.99亿元和-2.77亿元,累计亏损超4.58亿元。同时,公司的现金流也为负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09.17万元、-0.39亿元、-0.7亿元及-1.16亿元。成功上市前,公司营运资金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
未产生营收和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尚未商业化分不开,公司的核心产品ARTHROBOT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和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目前正处于市场拓展阶段。
此外,键嘉医疗在其他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种植牙手术机器人和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有多项产品处于在研阶段。
虽然产品还未商业化,但是键嘉医疗在推广费用上已经投入不少并且有持续提升的趋势。
据招股书,2021年及2022年1-9月,键嘉医疗的宣传推广费金额分别为42.73万元和885.84万元。对此,键嘉医疗解释称,2022年1-9月增幅较大主要由于向终端医院提供推广试用样机所致,用于提升医生对手术机器人产品功能、适用范围等的认知和接受度。
键嘉医疗表示,未来公司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费用,并且由于手术机器人在临床手术上的商业化应用在中国尚未普及,未来也会持续投入用于业务拓展的推广费用。

股权激励颇丰


股权结构方面,杭州键加、上海键加和上海键佳为员工持股平台,累计持股17.43%。键嘉医疗的实际控制人为许靖,其直接持有公司22.5%的股份,同时通过上述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控制公司7.85%、1.79%、7.79%的股份,累计控制近40%的股份。
IPO日报发现,报告期内,键嘉医疗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也是导致累计未弥补亏损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
2021年至今,键嘉医疗进行了多次股权激励,其中激励对象包括键嘉医疗董事乔天。
乔天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2018年加入广州键佳科技任研发总监,2020年5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累计控制5.21%股份。除了对重要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外,乔天以及实控人也多次享受公司的股权激励。
具体来看,2021年5月,乔天被授予了广州键加合伙份额(后等比例转移至上海键加),授予价格为1元/合伙份额。
同年8月,股东梁芳果将其持有公司3.09%的股权(对应10.37万元注册资本)转让给乔天作为对乔天的激励,本次转让价为297.95元/注册资本,低于同期股权转让及增资的价格。
2022年8月,键嘉医疗的注册资本由370.54万元增加至387.56万元,上海键佳认缴新增注册资本6.96万元,上海键加认缴新增注册资10.07万元。其中上海键佳由许靖持有9.53万元合伙份额,持有合伙份额的比例为94.69%,乔天持有 0.53万元合伙份额,持有合伙份额的比例为5.31%,上海键佳依据股东协议约定对许靖、乔天进行的股权激励。上海键加按照上述股东协议对许靖进行了股权激励。
整体来看,2021年度及2022年1-9月,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0.25亿元以及1.98亿元,计入当期损益。2021年及2022年1-9月,公司计入管理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为496.48万元及1.7亿元,占管理费用比例分别为17.1%、85.6%。同期,计入研发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为0.19亿元、0.16亿元,占研发费用比例分别为35.83%、30.58%。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公司现有的股权激励计划,预计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发生股份支付费用,公司未盈利状态仍可能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甚至继续扩大。此外,未来公司产品上市销售产生利润后,已有或未来新增对员工的股权激励有可能导致公司股份支付金额持续较大,存在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END

记者 吴鸣洲 见习记者 杨雪婷

版式 褚念颖

编辑 王莹

1

2

3

4

IPO日报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按下“分享”,给我一点动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医疗   上海   机器人   股权   份额   融资   手术   费用   员工   收入   未来   股份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