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退美航母100海里!用5年赶超欧美50年发展,为何却不得长寿?

|采风百晓生

编辑|采风百晓生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黄大年。他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在我国的航空重力学领域和深地探测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

他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用5年的时间,成功突破美国50年的研究成果,他的出现,更是逼得美国航母舰队紧急撤退100海里。

黄大年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1992年,他就获得前往英国留学的机会,在那个年代,能够获得这个机会的,全国只有30个人,国家为了培养先进的科学家,让他们前往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作为爱国人士,黄大年就下定决心,等我回国,就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带回去。

拥有这样的机会,黄大年感到非常的珍贵,在英国,他总是将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有空就找导师询问,导师没空了,就钻到图书馆里,一心求学。

他的勤奋好学,更是让他的导师赞不绝口,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很快,美好的学习时光就过去了四年。

作为当时获得优秀学生的唯一一位中国学生,黄大年的成绩,真的是相当的优秀。毕业后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信念,回国后,他就加入了母校,长春地质学校。

在这里,他想要用自己的所学,来为祖国做贡献,可是那个年代国内的相关技术并不发达,仅仅是现有所学,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最终经过学校等商量后决定,继续深造,地点还是英国。

二次来到英国,黄大年以一名中国人的身份,加入了航空地理相关领域的研究,那时候的研究人员中,中国人真的很少,而黄大年就是这么自豪,总是能挺起脊梁大声说出:我是中国人。

随着时间的发展,黄大年终于成为了一名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他的威名更是响彻世界,他曾带队研发的相关科研项目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在英国这个国际大平台上,将他的所学发挥的淋漓尽致。

英国发展十几年,奋斗十几年,这让黄大年的爱国情怀更加强烈。祖国给了他发展的机会,现在他学业有成,事业更加精进,报效祖国的机会也该来了。

2009年,国家邀请黄大年回国共同建设祖国,接到邀请的黄大年兴奋不已,但是得知消息的妻子却不想让他回国,当年为了工作,已经加入英国国籍了,现在还有着高薪待遇,黄大年妻子并不想放弃。

黄大年的爱国之心从没忘记,他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既然妻子不同意,那就离婚,他自己回国。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这是他一生的责任。

只要抱着爱国的心,英籍华人也是中国人。爱国之心从小培养,根深蒂固。

黄大年出生于1958年,书生门第,父母教书育人,也带动了黄大年对知识的热爱。

从小,黄大年的学习成绩就很好,一直都是班里的前几名,父母对他的学业也是从不放弃。8岁,黄大年跟着下放的父母来到桂东南的小山村,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转折。下放之后如果放弃了学业,就没有现在的黄大年了。父母即使被下放也没有放弃他的学业。在这里,黄大年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考入广西第六地质队。也就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航空地球物理。

随着接触的加深,慢慢的,黄大年对航空地球物理越来越感兴趣,兴趣的发展最终也成就了现在的他。

作为一名学子,考大学都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我国在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而在偏远山区的黄大年,得到这个消息时,时间已然只剩下不到三个月。

有着大学梦的黄大年并没有放弃这次机会,时间不多也要去试一试,为了自己的梦想,拼一把。这三个月,黄大年废寝忘食,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吃饭睡觉看书做题,成为了他日复一日的死循环。

三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长春地质学院的大门最终为黄大年打开,他以公社第一名的成绩,加入了学院的地球物理系。而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专业。

黄大年在英国的学习习惯,就是在这时候养成的,大学期间,学习中的难题,他总是会提前记录在本子上,有空了问老师,没空了图书馆,而幸运的就是,黄大年在大学的导师还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腾吉文老师。

随着老师的教导和他在图书馆的学习,大学生活悄然而逝,优异的成绩已然成为黄大年的标配。毕业后的他最终选择了留在母校,教书育人。

学习是无止境的,毕业后的第二年,黄大年就决定去攻读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让他在之后的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几年的出色工作,让他在1991年被破格提拔,成为了一名副教授。一年之后,再次获得国家仅有30个名额的英国利兹大学深造的名额。

前文提到了,在英国的这几十年,让他成为了一位顶级的科学家,这个时候的他已然享誉全球,突然地回国,让美国人措手不及。美国人为了展现自己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这个时候正是准备进行一场以航母为首的军事演习,当美国得知黄大年回到了中国,更是直接下令让航母舰队后撤100海里,军事演习的具体时间也没法确定了。

在英国打拼十几年的黄大年,带着先进的技术加入国家的建设当中,他的回国,加快了我们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专项”这个项目计划的进行,这个项目一旦研究成功,是能够影响到航母舰队的。

而在当年,处于美国垄断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这项技术,我国也在黄大年的负责主持下,开始进行研究。美国的垄断技术,彰显了他国军事力量的巅峰,这种研究的成果,没有人会想到要分享给其他国家,这就使得这项技术,只能是你自己研究。

黄大年深深的看到了祖国建设的关键,为了祖国,也为了自己心中的执念,黄大年奋不顾身的开始投入钻研这一项顶尖的技术


为了祖国的强大,黄大年在研究过程中,生活规律全部打破,为了攻克相关难题,熬夜都是常事,更有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去吃。

努力没有白费,成果很显著,就在2014年,由黄大年组织的“移动平台综合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平台”这些研究圆满完成,这项技术的先进水平已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此之前,美国用时50年研究成功这项技术,在世界上形成垄断地位。而我国,在黄大年带领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仅仅用时5年,成功攻克。甚至在原有的技术上,还进行了升级。

5年没日没夜的研究,终究是让黄大年的身体积劳成疾。在办公室里办公的黄大年还经常因为身体的过度劳累而几度晕倒。

但是黄大年仍然放不下国家的发展建设,他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体上的不足,但是他并不担心身体,昏迷了不怕,醒过来继续研究。并且放话说,如果自己死了,我的电脑一定要上交给国家,重要的资料全都在电脑里了。

58岁的黄大年,最终因为身体的不适,而顽疾缠身,在2017年的1月8日这天,于长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他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带给了祖国的蓬勃发展。

黄大年的爱国情怀,很早就体现出来了,1982年,黄大年再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就提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句话。而在他接到祖国的召唤,共同建设祖国的时候,毅然放弃了他在英国的一切荣华富贵,甚至威胁自己的妻子离婚。

回顾下黄大年博士的一生,1958年出生,父母是教师,家庭是知识分子家庭,后来因为父母的下放,在广西多地都生活过。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初中在一所工农兵学校“五七”中学学习读书,封闭的教学环境,使黄大年拥有了自律、独立的特性。

1975年,黄大年考入广西第六地质队,而这也是他兴趣的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环,初次的接触就让他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地质队中需要招收两名航空物理探测的操作员,黄大年也因他优秀的成绩,机敏的反应,成功的脱颖而出,这让首次接触该行业的他,深深的迷恋上了这一职业。

1977年高考的恢复,让给黄大年看到了上大学的希望,三个月的辛苦努力,让他成功考取了长春地质学院,并在之后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还曾留校任教,教授学生他的所学。

1991年获得去英国深造的机会,并将自己所学知识继续加深,96年毕业获得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回国时因为国家当时在该项目上没有更好地条件,只得重返英国继续钻研自己所学,担任英国某家航空地球物理公司的高级研究员。在英国的十多年奋斗期间,他做过项目经理,做过研发部的主任,甚至还做过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导师。

2009年,黄大年接到祖国建设的通知,就放弃了他在英国的一切,投身加入祖国的建设当中,回国后的他组建担任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这项实验的实验室主任。在此之后,随着项目的进行,并先后加入多项高精尖的科研项目当中。

2010年,更是在吉林大学任教,给我国的莘莘学子教导并传授先进的知识。

2014年,成功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助力国家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技术,用时5年,成功研发美国用时50年的技术。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最终因病治疗无效去世,享年58岁。

很多默默付出的伟大科学家,都不为人知,像黄大年这样人在英国却能心系祖国十多年的人更应该让我们牢记。黄大年在英国的十几年间,很多人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祖国给了他出国发展的机会,他却改换国籍,不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黄大年为国捐躯,给祖国带来了世界领先的技术,事实摆在眼前,这就让那些说三道四的人闭上了嘴。黄大年高尚的品格,对祖国的热爱,把祖国富强当做毕生目标的情怀,都深深值得我们年轻人去学习,什么是英雄,舍己为人的是英雄,为祖国捐躯的更应该是英雄。黄大年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长寿   爱国   英国   美国   航母   所学   祖国   父母   航空   欧美   机会   国家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