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越战争,越南经济崩溃,军官养不起家,士兵津贴值4碗米粉

1975年,是越南现代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越军通过组织三大战役(西原战役、顺化-岘港战役、胡志明战役),连续奋战55个昼夜,彻底打垮了南越武装力量,取得了春季大捷的辉煌胜利,解放了整个南方。次年年中,以越南统一国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为标志,南北分裂数十年的越南,终于实现了国家统一。

作为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战火破坏的落后的农业国,越南的国力严重不足,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粮食产量1976年约为270公斤,1978年为249.5公斤;人均国民收入1976年为59.06美元,1979年为56.88美元。数据非常明显,两项国民经济关键指标均呈现出下滑态势,可谓是国穷民贫、经济每况愈下、民生举步维艰。

按照一般常理而言,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强大的外来援助之下好不容易赢得了战争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越南应该迅速实现国家战略的彻底转变,由军事斗争转入经济建设,全力治疗战争创伤,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让饱受战火摧残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河内当局就是不走寻常路!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冲昏了黎笋集团的头脑,刺激了他们的野心。印支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在抗美战争时期结成的战略联盟,极大地激发了越南建立以其为主导地位的印支联邦(由于这毕竟是一个带有强烈殖民主义色彩的词语,越南官方表述为印支三国特殊关系)的野心。在1976年召开的越党四大上,明确提出了建立印支三国联盟的基本国策和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国家战略,越南走上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在中南半岛大肆侵略扩张。他们在某超级大国的支持下,一方面企图称霸中南半岛,武装控制老挝,全面入侵柬埔寨,进犯泰国边境;一方面反华排华,驱赶数十万华侨,蚕食中国领土,挑起武装冲突,制造流血事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1979年初春短暂的出境进攻战役之后,又在边境地区采取牵制行动,长期保持对越强大的军事压力。

黎笋集团为了实现称霸中南半岛的野心,把越南人民推入了长达十年的战争泥潭,国民经济受战争影响,已经到了崩溃的地步。到80年代后期,严重的经济困难使得就连一直受到优先照顾的军队,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了。

越军官方公开承认,“典型的是1988年,虽然没有使部队的生活到断炊的程度,但有时储备少,生活艰苦。”根据后勤部门计算,步兵每天的热量摄入要达到2800卡路里,由于缺钱,只能保证定量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导致部队的体力日益减弱。

从1989年2月开始,中央粮食总公司由于得不到财政部门的转运费和损耗补贴,干脆不再租用交通部的车辆给边境驻军运送粮食,这使得原本粮食储备就很少的一些单位,面临着断炊的危险。为了应急,总后勤局只好用自己的车辆把3000吨大米运到前线去。

再说士兵津贴和军官工资。60年代初期,士兵的津贴费虽然只有5盾,但当时米粉3角钱1碗,大米4角钱1公斤。一个月的津贴可以买16碗米粉,12公斤大米。到1989年,津贴费虽然上涨到了3500至4000盾,但平均只能买4碗米粉,4到5公斤大米。几十年下来,士兵津贴最少减少了3到4倍。

拿工资的年轻尉官,每月收入3.5万盾到4万盾,其中伙食费就要占百分之六十左右,剩下的钱用于日常开支就已经够紧张了,哪里还有钱帮助家庭,从而导致养孩子和扶养父母的费用没有着落。

微薄的收入扛不起沉重的家庭负担,造成“普遍出现了不安心军队的现象,并在持续下去。”具体表现为专业技术好的干部、战士被吸引离开了军队,战士逃避去军官学校学习,消极、违反纪律的现象发展。“部队的素质和战斗力由此被降低、削弱。”

利令智昏,实力却撑不起野心,害苦了越南人民,这就是对黎笋集团的盖棺定论!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越南   老挝   津贴费   柬埔寨   印支   中南   战争   米粉   津贴   军官   野心   战役   大米   士兵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