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制武”?赵宋王朝的状元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原创不易,请勿盗文,违者必究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文/赵小昭

新科状元披金戴彩地骑在高头大马上,锣鼓喧天地招摇过市,正是从赵宋王朝初期兴起。“这些书生的风光,甚至超过统兵十万,踏破敌国的大将军。”源于隋,制度化于唐的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完善,由科举而进身仕途的观念在宋朝深入人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宋代状元们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是童话,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01

自从“杯酒释兵权”以来,“以文制武”和“偃武修文”一直是赵宋王朝的主旋律。文臣见了武将,不需要低眉拱手,武将见了文臣,却需要“执梃趋庭,肃揖而退”。

“天下可以在马上得之,却不能在马上治之,更不能在马上守之。”说这话的皇帝赵匡胤高度重视读书人的同时,也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于是就有了这一场史上最特别的状元选拔赛。

那是公元975(开宝八年)的廷考,殿试规则是以先交卷子、皇帝提问完美对答者为状元。应试的两名考生,王嗣宗和陈识同时交了卷子。

怎么办呢?——PK啊!PK当然没问题,问题是用什么形式来PK呢?众所周知,赵匡胤是个策划高手,当年在陈桥策划了“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他这次的策划更有创意:摔角定输赢:“你们俩现场相扑,谁赢了谁就是状元。”

此时,离宋仁宗赵祯开设武科还有55年(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开武举),所以“武斗”决出的状元...还是文状元。

摔角在赵宋王朝的官方名称叫做“相扑”,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州官亲自主持,观众多达数万人。“相扑社条”的比赛规则,其中一条是“不许暗算”,但是可以插眼睛踢裤裆吐口水扯头发。

两个读书人顾不得斯文,立刻脱了衣服当场相扑起来,结果是考生王嗣宗赢了,当上了状元。

于是,王嗣宗开始了他的“被嫌弃的状元下半生”,金榜题名后得到的最多的评价是:“岂于角力儿较曲直耶!”

切,一个靠相扑当上的状元,有辱斯文!

02

公元1115年,东京殿试时,一个读书人写了一篇“词学兼茂,才华卓绝”的文章,被赵官家钦点为当年的状元。

这个才华横溢的读书人进士及第,很快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千百年后,他的铜像在西湖之畔,高考成功或高考落榜的人,走到他跟前都会狠狠吐一口唾沫,然后用山东话、广东话、四川话、东北话、普通话、番邦话....开骂。无论你来自哪里,在南腔北调的骂声中一定能听懂两个字:秦,桧。

▲秦桧《偈语贴》

正史中并没有记载秦桧的状元之名——汉奸是不可以中状元的!

几百年后,从来没有参加过武举的岳飞,在武侠小说《说岳全传》虚构的世界里,当上了武状元。“岳飞枪挑小梁王精忠报国,秦桧卖国求荣大汉奸”经过说书人绘声绘色的演绎,成了大清百姓心中的“真相”。而此时,秦桧的“状元”人生却有了下半场---由他的后人,公元1752年乾隆钦点的状元秦大士续写。

秦大士摊上了秦桧的DNA,10岁便能写诗作文,少年时书法就已经声名远播,以至所得润笔费能养活一大家子人。

23岁时秦大士在江南贡院考中举人;38岁进京参加皇太后60圣诞的万寿恩科,一举夺魁,成为大清开国以来的第43位状元。这一切都在秦大士的预料之中,但是他却漏了一件事---出身。

金銮殿上,乾隆皇帝发问:“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人?”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据实回答,奸臣后人是忠君爱国主旋律中不能承受之名;失口否认,不认先祖是孝子贤孙最不可为之,一旦被揭穿更是欺君之罪。

秦大士挺直了胸膛,高声回答:“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此言一出,龙颜大悦。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乾隆是明君,用的当然是忠臣。

这个流传至今的故事,是天下文人的一桩美谈。其中的重点在秦大士的急智,潜台词仍是秦桧不配做状元。以文人之心度统治者乾隆之腹,和说书人的道德观一样的肤浅。文人常以感性度天下,政治家却永远以理性治天下。政治家乾隆钦点秦大士为状元的真正原因,第一当然是秦大士有真才实学,而秦桧是真正的主要原因。

御笔钦点的状元秦大士,就是不被史书承认的状元秦桧的人生下半场。

才子易得,秦桧却罕见,你的汉奸,就是我的同盟。南宋权臣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是汉族千古的罪人。秦桧勾结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女真,国号“金”。清朝前身是北方少数民族女真,国号“后金”。

但是秦大士去西湖游玩时,在岳飞墓前却说:“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03

惜字如金的正史中,除了皇帝很少会有如此详细的记载一个人的长相。但是《宋史》却用了17个字来对文天祥外貌的着重描写:“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很多人在史书中的一生也就这么多字。可见他是真的很帅,帅就罢了,还有内涵。在30岁前考取进士,在当时就叫少年得志。20岁的文天祥却成功通过了礼部的科考,中了进士。

那是公元1256年(南宋宝祐四年),随后在宋理宗亲自主持殿试上,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没有草稿,洋洋洒洒一万多字一气写完。宋理宗当即就钦点文天祥为状元——进士第一名。及第之后,文天祥将表字改为“宋瑞”,吉利的名与字,并没有給大宋带去祥瑞。

文天祥的状元人生下半场,在南宋灭亡的战火烽烟中拉开帷幕。

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兵突袭被掳。

在文天祥手下做过幕僚的王炎午,听说押送文天祥的船将过江西,赶紧作了一篇《生祭文丞相文》---你虽然活着,但是在我们心中你已经死了。

怕他看不到,誊写近百份张贴途中的驿站、码头等墙上路边,派人在各处高声宣读: “呜呼!大丞相可死矣!....”一死方可明志,不死不是大宋人!

文天祥“状元丞相”的身份特殊,他想或者不想,押解他的元军都不会给他机会,一直把他捆着限制四肢活动,每天按着灌食,平安到达元大都。

在大都监狱离,一个道士前去探望文天祥。这个道士以前叫汪元量,南宋咸淳年间的进士,相对于这个身份,他的另一个身份更为耀眼----「原创音乐第一骚」。

只有白痴赵禥(宋度宗1240-1274)才会让这个偶像派歌手成为宫廷乐师,“以琴艺供奉”在谢太后和王昭仪身边。赵家人还没学会唱民谣,宋朝就亡了,汪元量跟着三宫嫔妃们一起被元军掳到了元大都。

还好“音乐无国界”,元官员也爱听他的曲子。汪元亮顺着“丘处机”潮流当了道士,听说文天祥在监狱里,他赶紧入狱探望文天祥。先是一番“为了你好”的铁血丹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爱国论,然后演奏了《胡笳十八拍》来“勉励”文天祥:“必以忠孝白天下,予将归死江南。”汪元量希望能够用音乐感动文天祥,让他自杀。

元朝的威逼利诱,监狱的酷刑折磨,降民的道德绑架...文天祥的状元下半生在汪道士的音乐声中走向尽头。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从容赴死,年47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年后(1288年)汪元量终于被准南归。敌营十多年,他的曲艺却更精进,诗词造诣也更有水平了。

有一天,一个女粉丝找他谈音乐和理想,他们在月色下赏花饮酒,美女对他在大都的经历很好奇,就问他当年的事。汪元亮沉默许久后,当场作了一首诗:

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

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04

他的爹叫裴休,是唐朝名臣,官至宰相、太子太师。裴休还是个书法家,代表作为传世千载的《圭峰碑》。

作为裴家长子,他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官二代」,如此显赫的出身偏偏还是个学霸。学霸也就罢了,还是还是学霸之霸---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学士。

出身豪门、高中状元,如此酷炫狂拽的人生开场,转折点当然是很狗血。

皇太子突发急病,求医无效,看着就要扑街。不知谁給皇帝献了一计:找个人来当太子的替身出家,修行积德祈福,太子的病就能好。

皇太子如此高贵,要当他的替身骗过佛祖,此人必须是出身高贵,最好还是什么星宿下凡、仙人投胎。

符合条件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祖爷爷太宗的干弟弟:御弟哥哥唐玄奘,早就去见我佛了;另一个是当朝宰相裴休之子,文曲星转世的状元---就是他了!于是相爷之子、新科状元成了寺里的苦行僧----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他一到寺里,就被委以重任:挑水,挑足够全寺人喝的水,要挑三年!

有一天,他挑水挑得精疲力竭,忍不住发牢骚,当然,状元发牢骚也是以一偈道出:

“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院住持听了,立刻怼回去:“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他听后深以为愧,从此收摄身心,苦劳作役...并在心里骂秃驴坐着喝水不腰疼1000W+次。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寺里的和尚不知为何,肚子鼓胀,喝水都难受。主持也有几分道行,念经下咒把脉抓药一番努力,算是消了这场灾厄。

过后一回想,主持觉得是他的那句“和尚吃了怎能消?”一语成谶。从此也不再为难他了。

然鹅,命运就是如此吊诡。他出家的寺庙年久失修,主持带领大家重修。他首当其冲被安排开掘动土,结果,几锄头下去,竟挖出了满满一罐黄金!

他当然是原封不动送交官府,上交国家。官府甚是感动,又把这罐金子赐给古寺用作重修。

古寺快要修好的时候,一条大蟒蛇突然出现!鳞如银甲,目射凶光,腥风阵阵,妖气森森.....

所有的和尚被吓得魂飞魄散,屁滚尿流逃跑,唯有他没有动。大蛇吐着信子瞪着他,他却专心地诵念金刚经、楞严经、心经...

大蛇的“蛇生”中从未遇过这状况,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它竖起身躯仰天长嘶,随后暴雨如注,山体崩塌,洪水眼看就要把山寺淹没。他依旧很淡定,诚心诚意地念佛经,洪水虽猛,不能侵扰半分。

如此三日,大蟒蛇悻悻而去。他从此成为一代大德高僧。

你以为他的故事到此就完了?No,NO ,NO!

这只是他状元人生的上半场结尾,真正的不幸是下半场,在宋朝初年才刚刚开始。

城中有户人家也有大蛇作祟,在这家人百般恳求下,他出手收服。这事被一个叫冯梦龙没考上状元的读书人写在他的小说里,叫做《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看那白娘子时,也复了原形,变了三尺长一条白蛇,兀自昂头看着许宣。

禅师将二物置于钵盂之内,扯下褊衫一幅,封了钵盂口,拿到雷峰寺前,将钵盂放在地下,令人搬砖运石砌成一塔。后来许宣化缘,砌成了七层宝塔。——《三言二拍.警事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他原名叫裴文德,法名法海。一代大德高僧法海禅师,镇江金山寺的开山之祖,广受民间敬仰,在中国佛教界备受尊重。

法海禅师收服蛇妖,是佛家慈悲救难之意,但是他的故事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多管闲事;又传,他变就成了无情无义的封建礼教卫道士;再传,是居心叵测、私怨报复……有调侃、有恶搞、有诛心、有阴谋论、有艺术需要……

对裴文德的状元人生的“佛系悲剧”下半场,法海禅师(或许)是这样的态度:

“你们开心就好,老衲呵呵呵呵,喃无阿弥陀佛。”

(2018年2月5日,《新白娘子传奇》“法海”扮演者乾德门老先生病逝,享年75岁。感谢他陪伴我的童年时光)

参考资料:

《宋史》 《大宋宣和遗事》

《元史》 《资治通鉴》 《中国历代状元名录》

《假如王思聪是高考状元》 诺维斯基

《水浒十一年》 《新唐书》 《旧唐书》

《金山志》 《三言二拍》

赵小昭:现居于成都,大龄未婚问题美少女。专注于一切有趣无意义之事,做浮华时代清醒的看客。

——打赏码——


往期目录

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国人在做什么?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

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法海   状元   乾隆   钵盂   王朝   相扑   钦点   禅师   进士   读书人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