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呼吁躺平,但我认为消除焦虑,以不争之心去争,才可...

焦虑下育儿是灾难。在极度焦虑的环境下育儿对孩子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而且我发现条件差的其实反而不焦虑,反正给口饭吃养起来就行,反而是那些条件比较好的中产阶级,甚至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你会发现极度焦虑,怎么破呢?

记住一条不要比较: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我都震惊的一个故事。就是这周陈之光老师告诉我,他的爸爸最近买了4万多块钱的书,都是什么石印的,什么刻本那个花4万多。你知道他爸爸有多牛吗?

就说一条:这么多年没做过核酸,不管小区怎么通知,没做过一次核酸,没打过一丁点疫苗,就这么过来了。有人说他是不是违背规定了,不是这么多年他就没有下过楼。因为他身体非常的不好,就是肾脏心脏各方面都不好,盐都不能吃。

所以陈之光老师给爸爸独居的爸爸去送东西的时候,我一直告诉他一定要先消毒,防止把病菌带进去,老爷子可挺不住了。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在干嘛,一方面写书,到这种年龄和这样身体条件,他居然买4万块钱的书。而且你知道吗?他还写了几十卷诗集,我都不会给我看。只有陈志光老师一个人能看几十卷诗词,重新再校对他自己写的几十卷。我没想到偌大的北京城居然还有这样的一种活法。这个活法对我来说最大的启发就是,他是不能拿他来跟别人比较的,你说他挣了多少钱他不关心,他有没有房子有个住的就可以,他这一辈子成功还是失败没考过,就这样悠哉悠哉,在自己的世界中活了一辈子。所以我们本质上人与人就是完全不同。这个孩子跟那个孩子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人类恰恰喜欢比较。比如说发现了钱这个东西之后,所有的独特价值都没了,越来越变成这么一个问题。这东西值多少钱?两幅画完全不是一种画。这幅画值2,000万那幅画值1,500万,那个2000万就胜出了。你看有了钱什么都可以比较了,然后如果把孩子的成绩变成分数,更是可以比较了。然后变成证书是吧?变成竞赛变成录取变成大学的头衔。你会发现,当一切把人物化进行衡量的时候,你这个孩子不再独特,你一定会遇到比你强的人。比如说你每周读一本书,人家说了他每天读一本书,你就会很焦虑。你背了10首诗孩子自得其乐挺好的。人家说了我已经背了100首,把小学初中全背完。你是不是很焦虑?对所有的焦虑都来自于比较,我认为育儿,我就首先在于屏蔽外界信息,不要拿你的孩子和别人比,就是根据孩子的心性和特点,踏踏实实往前走这叫育儿。所以你如果焦虑,你就去想一下你是不是在比较,是不是用一个标准,在衡量自己的孩子。说这个孩子应该这样,应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焦虑   核酸   活法   块钱   独特   爸爸   条件   东西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