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海鲜|明明白白吃肉!墨鱼与鱿鱼到底有什么不同?(下)

上一集探索了乌贼属以外乌贼科下其它属,接下来就墨鱼与鱿鱼进行大比较。

学名普通乌贼与欧洲乌贼,图自编


首先是真真正正的墨鱼——


乌贼属/Sepia,也叫花枝、乌子等,通称墨鱼,Cuttlefish。虽然,传统上墨鱼是指无针乌贼属,例如曼氏无针——上世纪60年代一度占中国乌贼总产量90%以上,人称四大海产之一!往后却由于大肆捕捞与环境恶化,渐濒灭绝……有针一族就此崛起。近十几年来,得益于放流、休渔等措施,无针渐见兴旺,但墨鱼已概然不分有针无针。

所谓针,其实是指乌贼内壳尾端有无骨针,两属便以此划分。

有针与无针的常见种,图自编

尽管被视作后起之秀,乌贼属却是一个实打实的重量级“单位”,不管WoRMS确认107种,还是GBIF认同117种,显然都足以傲视头足类任何一属。

这么多成员,乌贼又会变色,那如何辨别呢?

辨认乌贼,除了观察胴背花纹触腕穗吸盘大小与排列,比较各腕长短,还有检视内壳(Cuttlbone)的各种形状以至骨针粗细,甚至生殖系统等,但更准确的途径则是借助显微镜对比耳石(Statolith)、喙片(Beak)、齿舌(Radula)等坚固物质!耳石即乌贼头部平衡石,亦兼听觉作用,长度一般不超2毫米;喙片也叫角质颚,不同属以至不同种皆有不同形态;齿舌则由中央齿、侧齿等角质小齿组成,齿的形状、数量还有排列顺序都是鉴定乌贼种类的重要依据。齿舌位于角质颚内,角质颚又被口球肌肉包裹着。

墨鱼主要鉴定特征,图自编

关于内壳:

乌贼背脊都有一块石灰质内壳,壳腹由大量气室构成,乌贼便凭此调节气液比,从而控制沉浮。这块内壳干燥后中医称之为海螵蛸,可防胃溃疡,愈骨折,治疟疾、哮喘、眼病等,将其洗净晾干磨成粉,经高压消毒后,还能撒于创面进行止血;宠物店则叫墨鱼骨,一般会将其打碎供饲母鸡或整块给鹦鹉磨嘴;工业生产更视之为生石灰原材料,用其制作抗酸剂、吸收剂、抛光粉等,以前的牙膏便含有这种粉末。

《中国药典》收载的海螵蛸,目前仅列举曼氏无针与金乌贼两种,至于其它乌贼骨是否有同等功效则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考证。

乌贼内壳剖析与功用,图自编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头足类都有内壳,也并非所有内壳都是石灰质!严谨来说,乌贼目的内壳才叫石灰质内壳或骨板;其它目——例如开眼目、闭眼目等则叫角质内壳(Gladius)或鞘,俗称鱿鱼骨,鱿鱼骨透明且薄,形态多样,起支持作用;而软骨质内壳(Cartilage shell)主要存在于章鱼目有鳍亚目,往往与鳍相连,行动起来更灵活,无鳍亚目则几乎没有或仅剩下两根小针(也叫锥刺),故八爪鱼柔软得能轻易穿缝过隙。

头足目常见三种内壳,图自编


尽管乌贼属种类很多,而且都是近海底栖种,但可视作经济品种,常捕常有,或适合大规模养殖的其实并不多,全世界大概有十几种是人类餐桌常客。

当中,最出名的首推普通乌贼/Sepia officinalis,英文Common cuttlefish,乌贼属模式种,不仅体大——胴长可达45厘米,重超4公斤,而且产量输出相当稳定,但主产于地中海以及大西洋东海岸。这些海域有3种常见食用墨鱼,普通乌贼的鉴定关键是其触腕穗每行有5-6大小不一的吸盘;此外,内壳前椭后圆,生长纹双峰型,骨针不突出等也是它的显著特征。

欧洲沿海常见的普通乌贼,图自编

中国沿海常见的则有: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又名真乌贼,英文Golden cuttlefish,干制品称北鲞或墨鱼干,中国沿海最常见墨鱼,韩国、越南等也时有所获。体型较小,胴长一般20厘米,主要特征是胴背以金色为底并密布褐色波状横条纹,活体金色更鲜明,但雌性不明显,且以点斑为主,另外,外套膜基部通常还会形成一条金色粗条纹,隐约突出6-7个膜状肉块;触腕穗吸盘既密且细,大小如一;内壳长椭圆形,生长纹前端横纹为单峰型,骨针较粗。

金乌贼辨认特征,图自编

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又名唇瓣乌贼,英文Kisslip cuttlefish,主要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西太平洋近海,是一种大型乌贼,胴长可达40厘米,重近5公斤;胴背大小不一的眼状或吻状斑块是其最醒目特征,外套膜基部也有一条单色条纹;触腕穗狭长,每行约有8个大小相近的吸盘,数量不少于200个;内壳长椭圆形,腹面中央有凹沟,尾端形成袋状腔,背面即凸出架,生长纹为单峰型,骨针较粗。

在南海,拟目乌贼常与虎斑乌贼栖息在一起。

拟目乌贼辨认特征,图自编

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又名法老乌贼,英文Pharaoh cuttlefish,生活于北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因为区域太大,通常还会根据不同海域划分成3亚种。虎斑乌贼也是一种大型乌贼,胴长可达42厘米,重超5公斤;成熟的虎斑乌贼全身包括头、腕、胴都会呈现波状横条纹,犹如虎斑,雄性在觅偶时这些斑纹特别鲜明,旧学名便叫Sepia tigris;除了横条纹,外套膜基部也有一条纵条纹,但它并非单一色泽,而是由相间颜色形成“虚线”条纹,不同地方有不同颜色;除此以外,触腕穗吸盘还很有特色,大小相当悬殊,中央有7、8个比较大,当中又有3-4个更大;内壳生长纹为单峰型,骨针较粗。

虎斑乌贼辨认特征,图自编


另外,尖乌贼、针乌贼、白斑乌贼、马氏乌贼等也能在中国近海见到,但知名度与经济价值显然不如上述几种,碍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详细剖析,只择其要而述之:

尖乌贼/Sepia aculeata,英文Needle cuttlefish,又名目乌贼或网纹乌贼,俗称针墨鱼(WoRMS标注为针乌贼,应有误)。体型较小,胴长约20厘米,胴背具稀疏粗点与致密细点,间杂一些细横条纹;内壳生长纹为双峰型,骨针粗。

尖乌贼辨认特征,图自编

  • 针乌贼/Sepia andreana,英文Andrea cuttlefish,俗称冬乌贼,又名长腕针乌贼,因雄性第2腕长度通常是其它腕的2倍以上,并且很粗,雌性各腕则比较均匀。体型较小,胴长不超20厘米;内壳如一叶扁舟,双峰型,骨针尖。
  • 针乌贼辨认特征,图自编

    关于乌贼,还有几件有趣的事!

    1、我们知道,花枝是墨鱼的俗称,但可能不知道,墨鱼却并非都叫花枝!——清康熙《福清县志》是这样解释的:「俗呼乌贼大者为花枝」;清乾隆《晋江县志》进一步解释道:「墨鱼尾圆,花枝尾尖」。据此我理解为:尾圆即无针,事实上,无针乌贼也确实都比较小,因而尾圆为小;而拟目、虎斑等乌贼比较大,又有骨针,故尾尖为大。

    某种程度上,花枝更是专指虎斑乌贼。

    古人对乌贼的认识,图修改自清康熙聂璜《海错图》

    2、至于为什么大乌贼要叫花枝?可能是料理时,不可避免要分切成片,每片又需划上数刀,受热后,肉片自然会蜷缩如花;也有可能是形容大乌贼,即虎斑乌贼,外套膜花纹很明显,在水里活动起来可能像“花枝招展”,而无针乌贼相对来说就没那么明艳照人。当然,这都只是推测而已,不作得准。

    花枝炒肉,图自编

    3、乌贼是一种暖水性洄游动物,渔谚道:“北里生,南里养,再到北里来剖鲞”——每年的夏天便是捕捉乌贼好季节,墨鱼汛从南至北,逐次发生。捕捉墨鱼时,渔民除了利用其趋光本能,晚上大开集鱼灯,守船待其来;更会束缚雌雄各一只,投于海中,利用其追偶、争偶习性,诱“贼”入网。

    海上集鱼灯,图自编

    4、因为内壳的构造,大部分乌贼只能生活在200米以上的近海,少数可及800米深,但再深就不行了,内壳受不了深海高压,会炸裂。

    海洋深度与乌贼内壳,图自编

    5、乌贼的家庭观念很淡薄,是的,它们并不遵循一夫一妻制!当然,也有可能这样才能提高它们的精子竞争力与卵子受精率。


    下一篇我们再探讨鱿鱼,包括好吃的,不好吃的,温柔的,惊人的……

    colossal squid hook ar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墨鱼   金乌   双峰   石灰质   乌贼   吸盘   英文   花枝   角质   明明白白   鱿鱼   海鲜   特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