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前战友牺牲,他信守诺言去战友家尽孝,9年后娶战友小妹为妻

“明天就要上战 场了,你怕不怕?”

1984年4月,云南省麻栗坡县中越边境前线,军营里的一处木棉花树下,方海鹰与战友胡兴龙俩人在宣誓过后,开始攀谈起战争打响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怕,怎么不怕,但是我一想到我是为国争光,我就浑身热血沸腾,觉都睡不着啊!”胡兴龙面对战友方海鹰的询问,丝毫没有表现出一点儿的畏惧,反而很自豪。


“唉,你说,打仗的话,是不是要S人哦?”方海鹰之前从来没有上过前线,关于前线战 场上的厮杀,只存在于排长的口述之中,然而他并不害怕S亡,而是害怕自己一旦牺牲,家中父母便无人照看,彼此相依为命。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胡兴龙理解战友的感受,他知道,此去一行险恶,对方是凶残的越南士兵,一旦正面遭遇,很难不发生直接冲突。

“诶,要不这样,我们呢也算半个结拜兄弟,要是我没了,我就把我小妹胡桂兰许配你当妻子怎么样,你就负责照顾我的父母亲!”

半带玩笑的胡兴龙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段话,然而方海鹰却丝毫没有因为战友的话语而心情缓和,他深刻的明白,此时兄弟俩所戏谑的每一句话,都是战后如若遭遇不测的遗书。


前线战 场凶恶,很快,俩人就因为任务指派的不同被分到了不同的连队,分别执行不同路线的任务,然而那天夜晚下许下的誓言,二人却从不曾忘怀。

1985年2月7日,胡兴龙奉命随捕俘连队行至老山区域截击越军,然而正当他们行径到新街和南登公路的交界处时,却不幸遭遇路边巡逻的越军。

交火一触即发,胡兴龙率领的连队奋力展开抵抗,双方不停地在街道和楼房之间展开据点争夺,战斗持续打响了一整天,双方都筋疲力尽。

然而,由于胡兴龙所指派的部队只是用以截击抓捕俘虏,并没有携带过多的物资和弹 药储备,自然难以支撑越军一波波的进攻。


然而越军却如同早已经知晓胡兴龙一行人的行踪一般,在短短半天之内,不但援军补充至数千人,甚至还有许多重型武 器和装备。

尽管实力差距悬殊,胡兴龙一直被围困了三天之久,然而凭借着出 色的个人能力和指挥,他带领着战友突出重围,从西南角一处山沟处,撕开了越军的包围网,并成功突围。

然而就在突围成功后,胡兴龙在与连长清点人数时,发现队伍内竟然少了几名战友,胡兴龙当即决定主动出发寻找战友,然而却在搜寻途中又遭遇了越军。

然而由于寡不敌众,胡兴龙身中数十弹,不幸壮烈牺牲。


听闻战友在前方牺牲的消息,方海鹰顿时嚎啕大哭,他没有想到彼此兄弟许下的诺言竟如此灵验,以至于木棉花下两个踌躇满志的少年畅谈仿佛昨日之隔,今日便是两分。

悲愤交加的方海鹰恨透了这帮越军,随后在老山战役中,他化悲为勇,不断冲锋厮杀,只想给兄弟胡兴龙雪恨,后立下赫赫战功,凯 旋而归。

我国对于归来的勇士们都给予了表彰和深造的机会,然而面对如此珍贵而荣誉的奖状,方海鹰却毅然放弃了,只留下了一枚抗越勋章便选择了退役。

自从兄弟胡兴龙牺牲后,他无时无刻不惦记着二人曾许下的誓言,1985年末,他跪地辞别父母,带着与胡兴龙共同书写的遗书,只身一人踏上了寻找战友父母亲尽忠的道路,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这看似简单的一纸遗书与赠言,途中经历的痛苦难以想象。

尽管母亲并不理解方海鹰的做法,但是她依旧支持着儿子,望着独子远去的踪迹,母亲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悲伤,在方海鹰远去后便躲进屋内潸然落泪,而父亲作为一名老战士,自然能理解儿子的用心良苦,只是不断地抽着闷烟,缓 解着心中的忧郁。

辞别父母后,方海龙来到战友胡兴龙的老家安徽省铜陵县老兴村拜见其父母,刚一见到两位老人,方海鹰便扑跪在两位老人面前,呈上了胡兴龙生前所写的遗书,并痛哭流涕地诉说着二人结拜时的时候。

得知家中独生子胡兴龙已经牺牲的噩耗,两位老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胡母顿时感觉心中一冷,近乎要直直倒下,方海鹰见状赶忙起身搀扶老人,而胡父在得知儿子牺牲后,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一言不发。

随后,方海鹰便向两位老人阐述了此行前的目的,并恳请老人允许自己为其尽孝,随后便再次跪地磕下三个响头。

胡母对于方海鹰的所作所为很感动,她觉得方海鹰辞别父母赶来替儿子尽孝,已经是莫大的欣慰,儿子虽然已经牺牲,但是有这样知根知底的莫逆之交,便是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安息。

然而胡父却对方海鹰的行为却很抵触,在开始,他竟然不愿意收留方海鹰在家中常住。


“我要我的儿子,你是你,不是我儿子,我看见你我就好像想起了我的儿子,我心就痛,你不要出现在我面前了,你走,快走,不要让我再看见你!”

说完,胡父便狠狠地摔下房门,将方海鹰冷落在原地。胡母见状很心疼,她知道老伴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便苦苦劝慰方海鹰心意已领,可以安心老家孝敬父母了。

可方海鹰岂能是那背信弃义之人,曾经与战友许下的诺言,怎么能因为这种小困难便停滞退缩?他觉得老人并非不愿接受自己,而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这样才能兑现自己当初的诺言。

于是方海鹰就住在胡兴龙父母的家的大厅地板上,每天照顾老人的起居,白天准备早饭,晚上归来便准备晚饭,星期天和节假日还会到胡家田地里摘棉花,施肥撒农 药,挖田埂,担水砍柴,做尽家中事物。


1986年,根据有关政策,胡兴龙的17岁的妹子胡桂兰可以应征入伍,从小以哥哥为榜样的桂兰随即决定入伍参军,照看胡家父母的担子自然就全落到了方海鹰身上。

此后,方海鹰更是尽忠尽责,为早日得到老人的认 可,以完成战友生前的心愿,同时也了却自己内心对战友的弥补和遗憾。

1989年的冬天,胡父的双腿感染风寒,时常疼痛,就连日常行动都受到阻碍,无法下床,而方海鹰却对老人日夜照料,每天为老人换洗衣着,百般照顾,就连出远门都是背着老人徒步行走几十里。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方海鹰的行为终于打动了胡兴龙的父亲,时隔五年,在他听到胡父承认自己对其“父亲”的称呼后,热泪盈眶,跪地直拜,多年的隔阂终于消散殆尽。


1994年5月,胡桂兰退役归来,在战友牺牲9年后,他兑现承 诺娶其小妹为妻,次年,二人生下一子,胡兴龙的父母脸上终于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而当初立下誓言意气风发的小伙,如今也成为一名中年男人,回想着自己这些年来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战友的夙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时间流转如长河,奔去到来不曾复回,然而尽管人们的记忆会逐渐消退,可铭刻在历史和人们心里的英雄事迹却不会褪色,还有许许多多如同方海鹰、胡兴龙一般的英雄人物,这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如今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应铭记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战友   越军   牺牲   连队   遗书   小妹   前线   诺言   年后   儿子   年前   老人   父母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