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去哪了

传国玉玺本为荆山璞玉,自秦始皇刻字定玺后,成为中华正统所在。为历代王朝所追捧,意义非凡。


往往王朝混乱,它就演变出离奇的故事和传说,等到王朝一统,又离奇出现。最后一次彻底消失,不再有人相信,应当是在元朝。


子彧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传国玉玺的传奇故事。


一、荆山璞玉为何成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的开始,就透着传奇的味道。


楚君蚡冒(春秋初年)时,楚人卞和在荆山之上发现了一块美玉,便将它献给楚君,然而楚君找人鉴定,却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楚君将卞和砍去左足。等到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献玉,武王还是不信,卞和又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玉在荆山上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渗出血。文王派人询问,这才叫人剖开石头,果得美玉。楚王将之打磨成璧,后世便将之命名为和氏璧。


实际上一开始的故事就充满着不合理性,一块石头,在青铜时代,又不花钱,要剖开不是很容易的事吗?还要鉴定?


只不过为了说明此玉之精美珍贵罢了。到了战国时期,此玉辗转到了赵惠文王的手中,演绎出了“完璧归赵”的精彩故事。最后,赵国灭亡,此玉终于还是到了秦王嬴政的手上。


而正是秦始皇嬴政赋予了这块玉神奇的魔力。他做什么了呢?


实际上他也不过是刻了几个字而已。


不过,他刻的这几个字十分不寻常。他命李斯刻下了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传说秦始皇巡查天下,经过洞庭湖,波涛不止,秦始皇投此玉玺于水中,波涛遂止。后数年,有人跪在路边,重新像秦始皇献上了这块玉玺。这个故事,是秦对它的再一次加持。


秦末,秦王子婴素衣、献玉玺于刘邦,以示投降。献上玉玺也成为后世投降的一个标准手段之一。鸡贼的刘邦肯定没有把玉玺给项羽,而是自己藏起来了。后来成为汉朝皇帝的专用印章,世代传递。


经过秦始皇、和汉朝皇帝们的加持,这块玉正式成为我们所知的“传国玉玺”。从此这块玉,成为正统王朝的象征之一,后来东晋和唐朝初年,因为没有这块玉,被讥笑为“白板天子”。


对这块玉来说,它的传奇之旅即将开始。


二、传国玉玺的那些离奇故事

从汉到唐,玉玺经历了不平凡的传承,也惹出了许多瞠目结舌的故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想要得到这块传国玉玺。太皇太后王政君不愿意给,王莽强要,最后王政君将之抛于床板下,折了一角。王莽得到玉玺,喜不自胜,连夜请了工匠,将缺的一角用金子补上。从此,传国玉玺就成了不完美的金镶玉了。


然而,这个经过加持的玉玺也挽回不了王莽的命运。后来玉玺从王莽到更始帝刘玄、刘玄到赤眉军,赤眉军败,刘恭又献于汉光武帝刘秀。


和平的王朝能带给玉玺安定的生活,然而到了东汉末年,玉玺又重新开始了它的传奇故事。


东汉少帝时,宫中大乱,少帝和刘协出逃,玉玺不知所踪。孙坚率军入洛阳,传说枯井中竟然冒着幽光,于是孙坚打捞,得传国玉玺。然而并没有留下福报,孙坚却因此而死。孙策以此换来兵马,玉玺落入袁术手中,袁术竟然悍然称帝。可见此玉玺的魅力。袁术败亡,想将玉玺给他的兄长袁绍,半路被曹操邀击,玉玺落入曹操手中。


魏晋相传,西晋末年,晋怀帝被前赵俘虏,玉玺落入前赵手中,又从前赵到后赵石勒。后赵皇帝石虎还在上面刻了天命石氏几个字。


而渡江而去的东晋司马氏王朝,因为一直没有得到玉玺,被讥为白板天子。不久后,终于等到了机会,继后赵的冉魏求援于东晋,晋将趁机将玉玺骗来,快马送入晋都健康,结束了东晋白板天子的时代。


经晋到南朝宋齐梁陈,一路传递。然而,有玉玺加持的南朝还是止不住的衰亡了。南陈投降,玉玺进入隋宫。隋灭,玉随隋炀帝皇后萧氏入突厥。


李世民得不到玉玺,刻了好多方玉玺,聊以自慰,但是总觉得没有玉玺用着爽。


终于,李靖率军败突厥,萧氏回归,李世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玉玺,终于摆脱“白板天子”称号的唐太宗高兴地不得了。


三、玉玺消失的都很有灵性

从唐到清,玉玺一次次“灵性的”消失,终于让这块玉失去了它的独特魔力。


唐末,玉玺从唐到后梁,又从后梁到后唐,终于石敬瑭反唐的时候,唐末帝李从珂自焚,却带着这传国玉玺一起消失了。


石敬瑭以其卖国行为被后世广为诟病,而这玉玺,好像也消失得十分灵性。


这一消失就是一百多年,北宋哲宗时,有人竟然向汴京献上这块玉玺。宋廷找了许多人鉴定最终,对外宣称说是真的传国玉玺,然而真的假的谁知道呢?


靖康之耻,玉玺也一并被金国虏去,却再次消失于历史的视野中,南宋一朝都是白板天子,或许宋明理学对正统的加持也与此有关把。


这不是玉玺的第一次全面消失,同样,也不是最后一次。


因为元帝国统一后,竟然又有人拿着一块玉号称传国玉玺公然在大都售卖,被丞相伯颜购得。


然而,此时的玉玺还有多少含金量,谁也不得而知了,同时玉玺的正统象征地位也早就随着玉玺的数次消失而淡化了。


历史记载,元曾经将很多玺印磨平,重刻。因此,即使这一方玉玺是真的,那么也可能遭此磨难。


当然,即使如此玉玺的传说还在继续。传说明廷朱元璋和朱棣十多次北伐的一个目的之一,就是对蒙古穷追猛打,以期夺取传国玉玺。然而,朱氏大明最终还是没能拿到这个传说中的玉玺。


清皇太极的时候,败蒙古林丹汗,传说林丹汗献传国玉玺于皇太极,但是这块玉玺真的假的,连清朝皇帝们自己也不信了。


因为,清朝时期,不时传出有人拿着传国玉玺在大街上售卖。乾隆帝买了很多,最终一块都不是真的,气的乾隆皇帝刻了无数个印章来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玉玺   璞玉   王莽   后赵   王朝   东晋   白板   正统   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