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十三载》大结局,评分升至8.1,堪称今年刑侦剧“天花板”

迷雾剧场今年的刑侦大剧《尘封十三载》自开播以来,口碑很好,但数据不佳。

作为唯一的一部刑侦剧,对打裤的《长月烬明》,在仙侠剧来势汹汹的营销中,《尘封十三载》只能靠“自来水”安利,在角落默默播剧。

4月16日,《尘封十三载》迎来收官大结局,前有《他是谁》大结局剧情全崩,口碑断崖式下跌的例子。

对于《尘封十三载》的结局,很多观众是悬着一颗心的,甚至很多人在观望是否“烂尾”,才决定看剧。

《尘封十三载》的大结局不仅没有拉胯反而升华了!从昨日开始,这部剧的评分从7.9升至8.1,观众纷纷给出了五星好评。

随着剧情的更新,《尘封十三载》一路高开高走,直至大结局全面升华,令人热泪盈眶,唏嘘感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部剧堪称这两年迷雾剧场最好的刑侦剧!

(此篇不涉及剧透,放心食用)

双线并行,剧情逻辑拉满,编剧、导演双双封神

《尘封十三载》讲述了1997年未能侦破的特殊杀人案件在13年后重现,当年一直没有追查到真凶的刑警卫峥嵘(陈建斌 饰)备受打击离开一线。

而曾经初出茅庐的新警陆行知(陈晓 饰)褪去稚嫩青涩,已成为缜密细致的刑侦能手,案件的重重巧合让师徒二人再次走到了一起,合力追缉真凶。

刑侦剧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剧情够悬疑,悬疑的同时还得兼顾逻辑,至少编剧得比观众聪明,让观众猜不透才行。

该剧的导演成功混淆了观众的视线,每集设计一个嫌疑人,让观众每次破案希望来临又破灭,每次反转都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最难得的是1997年和2010两条时间线来回切换,前后呼应的很好,剧情并不杂乱,转场非常具有镜头感。

值得一提的是,《尘封十三载》一共24集,每一集片头都有不同的设计和名字,非常有韵味,镜头拿捏得很高级。

这部剧中因为要跨度1997年和2010年两个时间线,剧中为了除了每次左下角标明时间以外,在生活细节上做足了功课。

比如导演是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去网吧,海报贴的是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打黑暗神殿的伊利丹,好像是2010年。

还有去瓜皮家搜东西,瓜皮家贴的海报是古天乐李若彤版杨过和小龙女,还有结账时候那老版的一块钱纸币,都能体现出导演很注重细节。

剧中不仅场景贴合年代,包括台词也是,“盲流”,“BB机”等当年很火的名词,现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盲流是什么意思了。

但这些巧思令这部剧细节十分丰满,人物真实可信,加上演员们扎实的演技,观众看剧时会不自觉认为这就是发生在另一个城市的真实故事。

除了道具细节,导演对于这部剧声音和音乐的运用非常纯熟。第一集开头堵车前的那一段配乐很壮阔,配合波澜壮阔的江面外景,一下就把观众代入到了故事里。

尤其是22集结尾的“神转场”,老卫1997年坐上过江缆车,空中转场每年城市的变化,2020年到了对岸。


背景音乐响起杨宗纬的《平凡的我》,一股宿命感和老卫作为人民公仆波澜壮阔又渺小的一生,随着音乐和江景一点点从1997年走到2020年,终到彼岸。

这段转场是近几年国产剧少见的镜头语言和背景音乐运用到极致,最大烘托了人物命运的镜头。



堪称“一镜封神”!

人物丰满鲜活,不为“悬疑”而“悬疑”

《尘封十三载》的剧情很连贯真实,并不是传统悬疑剧,更像是一部刑侦剧。

它不是为了悬疑而悬疑,每个嫌疑人的引出都很自然,通过相关证据怀疑引出嫌疑人。

剧里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对每个嫌疑人进行塑造,让每个嫌疑人都鲜活丰沛,因此,更像是一部群像剧。

难得的是,剧中每个嫌疑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并且每个故事都展现的很好。

坚持追梦难忘初恋的姚乐,流氓堕落浪子回头的马成群,执着爱情唏嘘一生的刀哥,怀才不遇急于上位的细虫,本性善良生活压垮的瓜皮等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故事,并且能推动主线剧情的发展。从这点看,这部剧的剧本真的扎实又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双男主剧,这部剧的主角人设跟其他刑侦剧很不同。

两个男主角不是神人,都是业务能力还行的普通人,各有各的缺点。

陈建斌饰演的卫峥嵘,97年他雷厉风行,破案完全靠经验,不学习国外的破案案例,他觉得他自己是神人,但是事实上就有他破不了的案子。

陈晓饰演的陆行知,97年他算个菜鸟刑警,对社会生活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正义感,所以他能够被瓜皮骗钱,他会为小孩放火犯错误。

但是十三年后,他在巨大的压力下,也会容易冲动,脾气暴躁,在办案中做不到理智中立,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刑侦队长形象。

但就是因为这个,这部剧才够真实,本来警察就不是神探,警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设和性格框架内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大家一起破案。

《尘封十三载》没有从天而降的神探、灵光乍现的牛人,只有条分缕析对每一个线索去追溯,一次次失败后仍然坚持不懈的坚守。

执着破案的原因不是为了跟犯罪分子分出胜负,而是基于被害人“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善意。

在刑侦剧逐渐时髦化的时代,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善意了。但对于这个高风险、高付出、低回报的警种来说,很多人在为了这种善意而坚持。

最后一集的匾额上写着“家和万事兴”简直是最好的主题概括。



最后的立意升华,是致敬人民警察,致敬守护者我们的普通人们。

当然《尘封十三载》如果从悬疑的角度来看,很多情节确实表现得不够,结尾略显突兀,但并不妨碍这依然是一部值得静下心来慢慢欣赏的好剧。



不要开倍速,不要开弹幕,全身心沉浸在剧情中,跟着主角一点点抽丝剥茧,你有多久没有这个体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封神   瓜皮   转场   嫌疑人   悬疑   天花板   剧中   鲜活   善意   导演   观众   细节   评分   剧情   镜头   真实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