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八)-清末应山移民江南

今天再说说清末应山移民江南,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江南苏、皖、赣激战数年 , 尸横遍野 ,加之瘟疫流行 , 几无人烟 , 两江总督曾国藩出告示招垦于楚豫 , 并在各县设“劝农局”, 布告乡里。应山人闻讯 , 亦因战乱和饥荒 , 在家乡难以维计 , 便纷纷举家迁徙江南。

如有兴趣可关注:《小城故事多(七)——明初江西移民应山》

光绪年间应山先后有两千余户上万农民下江南 ,有张、颜、魏、熊、明、喻等姓氏 , 分居在安徽的宁国、广德等地, 除以上姓氏外 , 还有杨、雷、华、胡等姓。他们多是同姓、同宗、同湾或亲朋结伴而去 , 聚籍、聚族而居 , 其后代至今仍保留着应山的口音、方言和习俗。

清末应山人大量移民江南。现存清代两部古志对应山先祖移民一事记载不全,应山移民外省市主要在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当时大规模移民既是民众自发,又是政府行为。

这里重点提及安徽宣城宁国市。迁居宁国的客民中,以湖北(应山人)居多,其次是浙江人和河南人。

2008年广水市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再度牵手进宁国》称:如今38万宁国人中近20万人祖籍是湖北应山的。湖北应山县(1988年改为广水市)人约占六成,至今宁国普通话即以应山话为基础而成为主流方言。

太平军曾十克宁国,生灵惨遭涂炭。战后人烟稀少,田地荒芜。除了人祸,还有连续不断的旱灾和山洪,十室九空,因此需要大量移民!

《宁国县志》中描述:“十室九空,许多村庄变成无人村”。为解决苏皖抛荒严重、民政废弛的问题,清政府决定从湖北移民。此时,处于湖北北部的应山县十年九旱,民不聊生,老百姓正四处逃荒。从1867年开始,应山人抱着“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出去闯荡”的念头,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风餐露宿,迁徙宁国,演绎了“一担箩筐下江南”的动人故事。如今,宁国共有38万人,约有20万人是广水人的后裔。其中在宁国港口镇,绝大部分居民的血管里流淌着广水人的血液。2008年9月21日,广水市与宁国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促进了两地民间寻根问祖的血脉交流。

《宁国市志》记载:“清咸丰年后,受战乱影响,本地生灵涂炭、十室九空,后大批移民相继迁入,其中以鄂之应山人居多。”宁国档案局“千年宁国”展厅,还有关于“湖北下江南”的三维动态场景时,作为宁国历史教材生动地展现给世人。

两个城市,一样亲情。100多年前的那一次人口大迁徙,注定会在宁国的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今天,宁国与广水已经缔结为友好城市,而民间的互动联系更为频繁,每年的清明节期间,许多宁国人都赶往广水扫墓祭祖。两地寻亲、修谱等带有家族文化性质的活动,更是络绎不绝。

宁国位于安徽最东部的宣城市的东南角;而广水(应山)属于湖北最北部的孝感市的最北部(2000年划归随州市),以前(1988年前)称应山县。

宁国市标

广水市标“火凤翔舞”,两地市标是不是差不多!

宁国市区

广水市区,两地地理环境也差不多!

在广德、宁国一带,流传着反映灾民下江南的民歌:

去年干,今年淹,爹爹饿死大路边。

姐挖野菜娘讨饭,哭哭啼啼下江南。

娃哭饿、囡走瘫,爹爹背着娘手搀。

江南咋不见? “唵头”那片山。

再聊一聊地方言!

“一担箩筐下江南”的故事在湖北广水《应山》和安徽宁国两地广泛流传,这个故事从根本上说明了宁国和广水血脉浓浓、乡音切切的渊源关系。

广水方言:例如: 白天一日里,昨天一昨儿,闪电一撤霍,咸了一韩了,吃一七,甲鱼一脚鱼,街一该,厕所一茅司,客厅一陶屋,讲假话一扯谎,光上半身一打赤膊,疟疾一打皮鼾,淹了水一安了,大便一把把,蝙蝠-檐老鼠,什么一莫司,一会儿一不一哈儿,聊天一夸白儿,装佯一假马儿,时髦一刮气,青蛙一柯马,毛毛细雨一麻奋儿雨…这类的彼此相同方言举不胜举。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故乡,因为它是我们的根。我们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姓氏,因为那是祖先遗传给我们的基因和血脉。它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细胞中,流淌在我们的血管里,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宁国老表们,欢迎来广水(应山)来,这里的家人将永远欢迎你们![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广水市   江南   太平军   广水   宁国市   宁国   移民   山人   湖北   清末   安徽   小城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