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变成谋生手段,孩子也只不过是利益链的一环

教育的本质,你选择公益还是功利?

近日,安徽合肥市教育局发布的一则《关于禁止将初中未毕业学生分流到中职学校的通知》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揭开了中学教育、初中分流丑陋的面纱。

2018年提出中考分流,但当时不是强制分流,近两年执行的效果不好。所以2022年开始,教育部出台相关规定开始强制分流。

从通知里可以看出,分流还是要执行的,只是在中考后。中考前和中考后的分流区别大吗?以下是一个网友的回答。

初中为了升学率会劝退成绩不好的学生,听82年的网友说这事在她们那个年代就有了,那时毕业考在前,中考在后。毕业考结束后,每个班的老师都会劝退一批学生。

现在20年过去了,到她儿子读初中了,为了升学率,学校老师还在做同样的事情。

我们的教育不是天天在喊改革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有一条叫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是指,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均等的,教育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和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这不就是典型的又当又立吗?我们的法条都是写在纸上的吧。

人们经常说时代变了,但从这件事来看,时代没有变,是人变了,现在的人有思想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只会一味木讷的接受。

家长对于中考分流的意见最大

最关心中考分流的无非是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开窍晚,去技校而错过努力向上的机会。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一样,有些人确实是到了高中才开窍的。

提到技校,人们的脑海里都自觉的浮现出,技校生源不好,都是中考淘汰的学渣,不好好学习,打架斗殴、吸烟喝酒、上网早恋,学习环境特别差,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大染缸里学坏,还不如在家待着。

孩子职校毕业后去当普通工人,那初中毕业直接去打工不是更好?再说了,大学都扩招了,为什么高中要缩招?难道在大学里不能学技术?

教育专家的异议

北大教授姚洋提出,将孩子按学习成绩分为三六九等,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分流是错误的,我们要承认十四五岁的孩子有自我发展的希望,而过早的分流是否打击到孩子,孩子读完高中心智会比较成熟,到时选择是职业还是大学都不迟。

北大教授、携程集团创始人梁建章认为,中考分流还不如取消中考,不仅能避免教育分层过早出现,还可以实现教育减负的目标。

作家莫言提出,取消中考,将12年(义务)教育改为10年,形成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3年的模式。

老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什么华夏不顾这么多人反对的声音,要这么急的将学生赶到职校?

产业结构和国家战略,决定了社会上必须要存在一大批中级职业人才

近年来大学生的急剧增加,而国内并不能提供这么大与之匹配的职位,大学生要么失业,要么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不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现阶段的产业布局,仍需要大量从事中低等技术含量工作和体力工作的年轻人,社会需要补充大批中级职业人才,他们才是基础产业的基石。

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对技工学校是寄予厚望的,那么技工学校能否对得起这份嘱托?

答案是:不能,不不不不不不不能。

目前技工学校的境况

一、教学实力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说得一点都不假。学校的升职标准,依的是华夏的毒瘤文化“媳妇熬成婆”,不看能力,看资历。但凡是个小领导,都是在学校熬了十几年的,他们很多都是从毕业就一直在学校执教。

要说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一点都没错,可是,这是技工学校,要求的是扎实的专业技能。很多老师教学了几十年,但是他没有在那个岗位上过一天班,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

理论结合实操技术,技工学校做得最好的两个国家是德国和新加坡。他们的学生基本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而且所做的,就是所学的,能学以致用。

德国和新加坡技工学校招老师要求,必须在大公司做过,且相关岗位有5年以上的经验。每年,学校的老师都要在寒暑假期间花一段时间回到工厂工作,防止老师掌握的技术和理论过时,所以别人能成为工业强国。

德国,做为二战战败国,到现在它依然在赔偿被它侵略的国家,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国家的发展。

新加坡,做为一个刚被独立出来的国家,他们今天的发展成就世界瞩目,他们国家才是我们应该学校的榜样。

二、学校环境

现在的教育关键点在于,它已经成为老师谋生的手段,很多老师已经不再搞教育了,他们所做的一切表演都是为了谋取利益,牺牲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

不管是初中分流、公立技校、还是私立技校,都是有招生指标的。而老师推荐学生去职校有提成,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为了领导能升职加薪,自己也从中得利,那么挺而走险是很多学校老师都会干的事。

同事的妈妈,来自一个60多岁的老人对于老师的认知,她说“现在的老师都是害人的”。看看,现在的部分老师把自己的名声败成什么样了。

最重要的,技工学校里的学生,肯定没有领导的孩子,没有富二代,没有官二代,是不是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办成什么样的,也没人在乎。

那里的学生多数来自于普通穷人家的孩子,而他们进学校不是为了学一技之长,这才是最可悲的。“他们还太小了,没有地方去,所以就到技校混个两三年”,这是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听到这里,真的很心痛。

老话说的“莫欺少年穷”,他们才是十六七岁的孩子,人生还没有开始,但是已经在穷人堆里直接躺平,而华夏还想着他们毕业去工厂打螺丝,真的,他们会直接笑你太天真。这是来自穷人的绝望。

他们对自己是有认知的,他们也认为自己是被教育放弃的那个,所以在他们看来不好好学习,打架斗殴、吸烟喝酒、上网早恋,这些都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没有人会在乎他们。

技工学校的学费,最低的3500一个学期,加上生活费、杂费1500元每个月,供一个学生毕业一个家庭也要花个六七万的。花了钱,学不到东西还有可能会学坏,这才是最让家长焦虑的。

而大多数技工学校老师的工资都是很低的,哪怕是在一线城市,3-5千工资养自己都难,所以老师怎么还会有心情教学,做研究。

最后,分流不是问题;

问题是,本该人人平等的华夏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分化;

问题是,本来光荣的劳动者成了社会底层,打螺丝成了一个负名词;

问题是,本来应该享受高待遇的技术工只享受到高房价;

本来只是合理的社会分工,变成了阶级分化的第一个筛子;

而我们,也只能骂这个筛子。


好文推荐 “孤勇者”重返电诈老巢救出人质,他是怎样做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孩子   均等   新加坡   华夏   技工学校   德国   技校   中考   手段   利益   不好   初中   老师   学校   国家   学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