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是人事,从三国挑选人才组建“开国集团”的核心,如何安排?

历史上有着很多著名的开国集团,特别是从底层开始靠着一场场硬仗打过来的那些开国之君,都拥有着一个近乎完美的团队,最著名的自然是刘备集团、刘裕集团和朱元璋集团,这些人四周围绕着一群顶尖人才,齐心协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除了上述几位,还有朱温、石勒、刘备、刘秀等人都有着一个强悍的创业团队。

刘邦自身实力未必有多强,但是有胸怀,能用人,且懂得厚黑。他以沛县集团为基础,特别是萧何,完全是刘邦手下的基础,另外曹参和樊哙等人为打手。然后,在上层建筑上,吸纳了善于大略的张良,善于战略的韩信,还有能使阴谋诡计的陈平,以及勇猛无比的英布,组成了一个无比强悍的核心集团,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无敌的项羽,经历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一统王朝之一的西汉帝国。

刘邦团队

而刘裕自身能力上强于刘邦,出身寒门的刘裕,同样人到中年才开始创业,最开始还是在北府军队伍中当小角色,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成为了北府军中一个中层人员。后来趁东晋高层频繁内乱,北府兵被解散,韬光养晦之后,收拢北府军残部,于是把握住桓玄内乱的机会,在京口发动反叛,最终才造就了南朝第一帝的辉煌生涯。其手下,稳定后方有大才刘穆之和小才徐羡之,能独立带兵的有刘毅,超级武将有沈田子、王镇恶、檀道济、朱龄石,除此之外,刘裕手下还有两个顶尖谋士,在军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别是张邵和王修。

朱元璋手下的团队,就更是毋庸置疑,集合了当时全天下大半的精英,其中以淮西二十四将为根基,这之中有徐达这样的顶尖人物,除此之外,以李善长和胡惟庸为稳定方的总管,以刘基等人为谋士,外加常遇春这样的无双先锋,还有李文忠这样的大将,再配上宋濂等学者,自此打造了一个所向披靡的团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历史上赫赫的大明王朝。

而我们最熟悉的三国之中,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中曹孙刘三家各自拉起了一个团队,最终在一系列碰撞和战争之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曹魏实力更强些,在数十年积攒之后,综合国力远超另外两强,最终由曹魏的继承者西晋完成了天下统一。而假如,将汉末天下大乱开始,到曹丕代汉自立这段时间的人才重新打乱重组,能否打造出一个顶尖的开国创业团队,和前文提到的历史三大创业团队相比,也不逊色的这么一个团队?

孙权

领袖:孙权

在乱世之间,领袖胸怀要有一定的雅量,对于手中的额权力,最起码能够收放自如,不一定要懂得领兵打仗,但最好还要懂点文韬武略,且要深谙厚黑学,最主要是能够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在混乱中理清头绪,作出准确判断。

而汉末期间的领袖,各大诸侯自身实力良莠不齐,后继者曹丕等人在汉末还没有崭露头角,所以人选几乎只能从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中挑选。而曹操对权力抓得太紧,在政治上,用打压多于权衡,所以当领袖稍有缺陷。而刘备外宽内严,善于笼络人心,能够百折不挠,这些都是优点,但是其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决断力不足,对天下局势的大局观欠缺,所以不是最适合的领袖。而孙权兼具这些优点,善于用人,敢于用人,在政治权术上更是三人中最优秀的,所以当之无愧为领袖。

曹操

统帅:曹操

统帅者,总司令也,如徐达。汉末唯一的军事家,曹操的军事能力确实领先同时代的其他人太多,而且其行军打仗,屡屡以弱胜强,在四战之地的兖州,最终打下了整个北方疆域,临危不乱,善于决断,颇具领导力,手下诸将更是对其忠心耿耿。这样的人肯定极为适合作为三军统帅,虽然曹操有着很多的才华,只给他这么一个职位有些屈才,但是奈何孟德兄在军事上过分厉害,就当仁不让了。

荀彧

政务正副总管:荀彧、诸葛亮

这个职位相当于正副丞相,其实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行政事务才是最核心最关键,最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就好像萧何、刘穆之和李善长,虽然露脸的机会不多,却是团队的中流砥柱。很多从底层崛起的创业团队,之所以最终差了那么点意思,可能就是缺少这么一个后方大核心,比如李自成团队,比如陈友谅团队。

而汉末群星之中,最擅长这方面的自然是曹操手下的行政长官荀彧,在治理国家,有效推行政策,为前方筹措粮草,镇守后方,并提供兵源这方面,荀彧的能力属于顶尖,虽然比不上萧何等人,但也差不太多。

而诸葛亮同样也是这方面的顶级人才,能够将蜀汉有限的民力发挥到极致,已经足以彰显其独领风骚的能力,外加两人都有治国大略,能够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所以政务总管非这两人莫属,荀彧负责朝中政令制定,诸葛负责政令实施,以及调动民力为军事和建设做准备。两人配合得当,足以成为团队的核心。

政务参事:毛玠、枣祗、鲁肃

这个岗位相当于明清时代的内阁阁员,可以为政务提供一些大方向和好点子,毕竟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属于那个时代的顶尖谋略,是曹操集团最终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的绝对指导纲领。

而枣祗更是厉害,鉴于汉末战乱,百姓流失,国家税收和粮食都极为不充足的情况下,为曹操献上了屯田之策,政府将耕牛借给百姓,用于农耕,并按规定收租,解决了曹操的燃眉之急,并是后来曹魏逐渐走向强大的根本。

郭嘉

谋士核心:周瑜、郭嘉、贾诩

这个岗位职能可以参照为军委会,只要有能决断的领袖和统帅,在有孙权和曹操这两个一二把手之后,谋士自然是多多益善,三国顶尖谋士很多,不过谋士也需要有核心人物,首先周瑜是一个懂得大略的人,正是其帮助孙策平定整个江东,之后又力排众议在赤壁之战后确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晚年更是提出和曹操南北平分天下的设想,意图将南北朝提前两百多年,其实都是大胆且可行的战略,可惜英年早逝再加上东吴各界求稳没有采纳他的战略,才有了后续的故事。

然后奇谋者,必须是郭嘉,郭嘉善于临阵随机应变以及掌握人心,应对突发情况也能在很短时间里做出准确判断,自然是奇谋者的不二人选。而谋士中,怎么也应该有一个善于用毒计之人,有时候阴谋诡计还是很有用的,这样的人在至关重要的时候是左右局势的胜负手。比如在西汉开国阶段,陈平的作用未必就比张良小。而整个三国,最擅长使用阴毒之计的,非贾诩莫属。

逍遥津之战

先锋大将:张辽、关羽

三国时期的先锋大将,最合适的非骁勇善战的文鸯莫属,但是奈何其为三国中后期的人物,在汉末还没有出生,所以就不算了。即使是放在汉末这段时间里,人选其实还是很多,比如孙坚、比如甘宁、比如鞠义,还有乐进等人。毕竟先锋,就是一个勇敢且武力值高的人担当,敢冲敢打,最为整个军队的箭头,先锋大将是极为重要的角色,对于整个队伍的士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最强的先锋,如一把尖刀,可以刺穿敌人的战阵,为队伍制胜博取机会。

所以,这里的先锋还是要选武力值强,且勇猛,有些谋略,而且运气还要好的人担当。关羽曾经在官渡之战冲锋刺死颜良,冲开袁绍的军阵,为三军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而张辽,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之后逍遥津之战敢率八百将士冲阵孙权的数万大军,并且差点冲进了孙权的中军杀死孙权,最后全身而退,大破孙权的主力,这样的战绩,当先锋当之无愧。

中军主将:曹仁

中军主将的位置,要特别能稳重的人担任,而且军事能力也不能太弱,这个角色,其实以陆逊最为合适,但是陆逊在汉末时期并没有成名,其次是陆抗,但是当时还小,后来的吕蒙也比较合适。不过最合适的当属曹仁,其真正做到了不动如山,在关羽大军围攻之下,镇守樊城,保住了曹操在南阳盆地的桥头堡。

陈琳

宣传干事:陈琳

三国时期的文艺青年不少,能写大作的人也不少,比如建安七子随便拉一位出来都是佼佼者,另外还有三曹。不过最能写的自然还是七子中的陈琳,其人做祭酒,做主簿,做文书是一绝。

执法者:满宠

一个团队,需要一个监督,这个人要负责执法,最好的执法者当然是满宠,这位执法严苛的司法长官,很适合做团队的司法执行官,其人清廉且忠正,而且有勇有谋,可以坚守准则,所以是最适合的人选,清忠俭约且高风亮节的品质,是最难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核心   集团   谋士   先锋   刘邦   手下   领袖   善于   团队   人事   能力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