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耳蓝牙耳机用过吗?蓝牙耳机新物种-韶音OpenFit深度体验


作为一个数码博主兼耳机发烧友,从10年开始,陆陆续续用过不下百款耳机产品,亲眼看着耳机市场从有线耳机时代进化为无线蓝牙耳机时代,亲眼看着传统耳机大厂(森海塞尔,AKG,铁三角等)从鼎盛到落寞,最终被手机品牌降维打击。

真可谓——看着他起高楼,看着他宴宾客,看着他楼塌了。

在目前耳机市场中,蓝牙耳机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其中又以TWS蓝牙耳机最为常见(俗称是真无线耳机)——特指拥有充电仓及可分离的耳机本体的蓝牙耳机。

目前的主流TWS蓝牙耳机领域根据形态以及对耳朵的侵入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入耳式和非入耳式。

关于入耳式和非入耳式耳机的优缺点,笔者也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入耳式耳机:

优点:

1、被动降噪性能强,可以配备ANC主动降噪隔绝外部噪音。

2、音质更好,由于距离耳道更近,声音更不容易被干扰,相当于被动的提高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噪比。

缺点:

1、由于对于耳道有一定侵入,长时间佩戴不舒适。

2、有一定的听诊器效应,会给人闷得感觉。

3、在某些户外场景下佩戴入耳式耳机可能会由于物理性听力降低而造成危险或者漏掉某些关键信息。

4、对耳甲腔有入侵,耳甲腔比较小的用户无法佩戴。


非入耳式耳机:

优点:

1、佩戴舒适度相对入耳式稍好一些。

2、物理隔音基本为0,不容易漏掉外界信息。

缺点:

1、嘈杂环境下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从而造成信息缺失。

2、由于对耳道侵入比较少,不够牢固,运动时容易滑落。

3、长时间佩戴也会有硌耳的感觉。


以上就是目前主流TWS耳机的形态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对于习惯于佩戴耳机的消费者来说应该都很熟悉了。

难道就没有其他形态的TWS耳机可供选择?还真有,这就是我们本文要详细介绍的——不入耳式TWS耳机

我们本次拿到的产品是来自国内声学大厂——韶音最新推出的韶音OpenFit挂耳式耳机。

对于韶音这个品牌,耳机发烧友或者关注数码圈的小伙伴应该都不陌生,他是目前国内做骨传导耳机最专业及最高端的品牌没有之一。(这里用最字并不是广告,而是事实如此)

韶音OpenFit则是韶音发布的首款TWS蓝牙耳机设备,那么这款产品的具体表现究竟如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本文我们就来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1)开箱图赏

根据惯例,第一步就是开箱晒图,让大家看一下这款耳机究竟长什么样,废话不多说直接放图:

外观上笔者就不需要做过多赘述,韶音OpenFit整体的造型有点类似于早期的商务蓝牙耳机。(绕耳式耳机)

耳机本体由被打磨成金属质感的亮面+柔性亲肤材质大面积柔性亲肤材质所覆盖,其音腔部分则是在塑胶材质上做了一层金属真空镀膜工艺(简称NCVM处理),整体打磨非常精致,既兼具金属的质感又保留塑料材质较轻的优势。

耳挂部分则由钛丝作为内部支撑,外部覆盖一层柔性亲肤硅胶,弹性和亲肤性都非常出色,整体做工非常精致。

大家可以看下图这是发声孔金属网的局部放大图,细节处理极为考究,工艺由此就可见一斑。

韶音作为国内做骨传导耳机中最高端的品牌,在设计、用料方面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用过它家产品的消费者应该都很清楚。


2)佩戴

佩戴韶音OpenFit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无感

这里的无感并不是指完全没有感觉,而是相对于入耳以及非入耳式耳机来说,其受力点被均匀的分布在受力面积更大的耳轮上,对耳廓、耳屏没有任何入侵;再加上挂耳式耳机的特殊佩戴方式,基本没有“掉落”焦虑。

所以,在佩戴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忽略它的存在,确实做到了近乎无感的佩戴感,这是在其他类型耳机上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而这是这类蓝牙耳机的主打卖点之一,因为不管是入耳还是非入耳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会时刻提醒你耳朵上有他的存在。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如果单纯从佩戴图上来看,大家可能会认为韶音OpenFit的耳机本体对于耳甲腔仍有一定的侵入性。

其实这只是一种视觉误差,它的耳机本体只是悬浮在耳甲腔上方,并未和内耳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也不需要由内耳做任何支撑。

另外,由于是挂耳式的设计,其完全不依赖与耳机仓本体和耳甲腔的摩擦力来保持稳定性,所以其在佩戴过程中的牢固性相比传统TWS耳机要好很多。


3)听音效果

这里我们先不谈音质,先来谈一下——“听音效果”

我目前常用的耳机主要有三个——两个入耳式耳机索尼分别是WF1000XM4OPPO EncoX2;一个非入耳式耳机-小米耳机2SE(偶尔佩戴)。

两款入耳式耳机的音质表现都非常出色,但是由于他们是入耳式耳机,天然具备对耳道的阻塞性,哪怕是关闭主动降噪在开启音乐的情况下对外界环境声音的感知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了,开启环境音模式能够改善这个问题,但是环境音模式的兼容场景很有限,如果你身处骑行状态再开启环境模式,那毫无疑问是一场灾难,风噪会直接破坏你对于耳机的所有幻想。

至于传统的非入耳式耳机,那就更糟糕了,在嘈杂环境下几乎无法正常听清耳机播报的内容,除非把音量开得极大。

总之,不管是入耳式和非入耳式都很难做到外界和内部声音的双重兼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就是目前传统TWS的一个痛点。


韶音OpenFit本质上也是一种非入耳式的开放耳机,开放度甚至比非入耳式耳机还要更高。

但是,得益于韶音在骨传导领域的优势,其为这款耳机专门定制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技术——“DirectPitch定向声场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耳机所发出的声音聚焦在耳道中,从而提高声音传输中的信噪比表现。

这个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声音外漏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升在嘈杂环境下听音效果。

为了测试其听音效果到底如何,笔者专门选择地铁、开车、户外这三个常见的场景进行了测试。

由于文章载体的限制我们没办法给大家展示效果,这里我就用一句总结的结论告诉大家结果:

韶音OpenFit在嘈杂环境下的声音传导效果和传统入耳式耳机在不开启ANC主动降噪的情况下类似,远好于普通非入耳式耳机。

而在对环境音的保留上,其表现比非入耳式耳机更好,几乎做到了犹如没有佩戴耳机的感觉。

举个例子,在嘈杂的地铁上,我仅需要将系统音量调节到35%左右就足以听清耳机内所发出的声音,仅比入耳式降噪耳机开启降噪时高了一点。



4) 音质

对于这种非入耳式甚至非接触式耳机谈音质,本身就显得有点欺负人,用过骨传导耳机的小伙伴都知道,几乎没啥音质可言。

所以对于这款耳机我本身也没有抱有什么期待。不过在后续的实用环节,他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款耳机由于采用的依旧是空气声波传导的方式,整体的音质表现和传统非入耳式耳机类似,所以大家可以把它当做是耳塞式耳机,和骨传导耳机有本质差异。

韶音对于这款耳机的音质还是投入了不小的努力,在耳机舱内塞入了一颗18mm x 11mm超大复合振膜发声单元,并且还加入了Shokz OpenBass低频音效增强算法。

再配合上前文提到的DirectPitch定向声场技术,韶音OpenFit的音质表现超出我的预期,在安静场景下其音质表现甚至可以和手里的两款入耳式耳机相提并论,细节保留丰富,解析力尚可,低频有量也有质。

当然了,在嘈杂环境中其音质表现受到外界干扰自然会大打折扣,这也是此类开放式耳机的通病,但是相比传统没有做任何优化的非入耳式耳塞来说要好得多,起码我可以听清歌词。


5) 续航等

续航方面,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韶音OpenFit单次可播放音乐7小时。根据笔者实测,实际测试平均25-35%的系统音量下,AAC模式,连续播放了7小时40分钟歌曲,基本符合官方宣传的数据,使用一天绰绰有余。

配合耳机仓则可以拥有28小时的总续航,相当于耳机仓可以为耳机充电三次,对于日常体验而言也完全够用。

总之,韶音OpenFit是TWS耳机行业的新物种,解决了这个行业内一直存在的某些痛点且具备非常高的成熟度,体现了一家音频大厂该有的严谨。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入耳   本体   音质   嘈杂   音效   外界   耳机   深度   声音   传统   感觉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