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祸,人性之原罪

大明朝,科举制度高悬于天,如同万丈高楼,屹立不倒,被诸多人奉为“圣”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终极目标。然而,在这个伪善的制度下,多少人被陷于困苦之中,被人肆意摆布,扫地出门,无可奈何。

科举,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被赋予“经世济民”的使命。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死水之中,这个制度变得扭曲荒诞。

这个制度只重视文化,而完全不顾及智力、智慧和人格等其他方面的品质。于是,那些只知道死背诵、生搬硬套,而缺乏独立思考力的人,便成了这个制度的最爱。这种人,无论多么昏庸、不可救药,只要他们成功地通过科举,他们就会获得一份看似光荣的官职,不需要付出更多,也不需要改变自己。

科举制度更是羞辱了全体人民。在这个制度中,年轻的学子们必须面对一系列的考试,如果他们失败了,就无法继续他们的学业,必须滚蛋,回家种田。这是多么颓废的一代啊,他们甘心承受着如释重负的压力,谋划口胡,为了那个不完美的目标而疯狂努力。这种类似于奴隶的状态,使得普通百姓对他们产生恶感,甚至对国家丧失了信心。

科举制度的刷新频率过于缓慢,往往需要几十年来完成一次大规模的选举。因此,许多有才华的人被排除在这个温室里,无法表现出他们的才华,无法进入社会,更无法为这个国家做出任何贡献。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束缚了人类的创造力,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贡献被无情地消灭,推远。

更加欺骗人民的,是那些不择手段,在科举制度下按部就班走捷径,企图让他们所爱的人通过科举考试。这些人通常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家,他们租借大量的高科技装备,购买各种考试辅导书以及租用一些替考人员,捏造各种出题材料来博取得好成绩。这种下流行径使得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学生站在落寞的角落,唯一的希望仅仅是饱受欺凌,无法反抗。这样的做法,怎么能称作爱国?

科举制度,是如此的变态,荒诞,滑稽,毒辣。它不但没有帮助普通百姓,反而使得整个国家陷入荒谬和虚伪之中。或许有一天,这个虚伪的荒谬世界,将要倒塌,人们将为科举制度带来的不幸流下热泪,为那些失败的学生弹奏凄美的乐章。#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头条创作挑战赛#​#微头条生活养成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科举   经世济民   明朝   思考力   原罪   荒诞   荒谬   虚伪   人性   制度   国家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