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山东人,23岁到迪拜务工,3年半跳槽2次,工资由5000涨到16000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831位真人故事

我叫李航,今年39岁。

我出生在工薪家庭,生活无忧。在高二,我得了轻度强迫症,导致高考失利,只上了大专分数线。大学毕业,我被招到国外实习,并接触到侍酒师工作,至今我一直在这一板块和领域深耕。

我从酒店服务员做到主管,也曾是国外皇家酒店第一位中国侍酒师,如今是国内侍酒师文化研究院院长。

(工作中的我)

1984年3月31日,我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市。家里有四口人,爸妈和大我三岁的姐姐。

爸爸是爷爷奶奶的独生子,当年有机会去当兵或当老师。但爷爷只相信,有手艺一辈子才稳妥。爸爸那辈人对长辈绝对服从,所以爸爸就接了爷爷的班,当了一名钳工。

爸爸一向沉默寡言,只知道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劳工作,从不迟到早退,是集团矿务局的劳模。

妈妈是小学数学老师,像大部分勤劳善良的中国妈妈一样,在辛勤工作的同时,还操劳着全家的生活和我跟姐姐的学习。

姐姐从小就优秀,曾是泰安市的美食节目主持人,后来去传媒大学学习,然后被调任央视 13 套节目的记者。姐姐一直是我的带领者,也是我的偶像。

而我是在爷爷严厉的命令下,爸妈违反政策,被罚一年工资才侥幸出生。

(快乐童年)

我是三代单传,是全家人保护对象,被爱包裹着、被大家希望着,有点喘不上气来。这种现象到我高中时,越发无法承受。

那个年代,再宝贝的孩子,也免不了挨爸妈的揍。上小学时,姐姐带着我去看魔术表演,因玩得开心忘了时间,很晚才回家。妈妈都急疯了,到处找我们,还以为被人贩子拐走了,那是记忆中,我被揍得最狠的一次。

我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不但学习上不用大人操心,还会做饭、做家务。因为妈妈是老师,学校的篮球、足球、铅球,我都能随时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玩,所以我的朋友很多。

(我在游学中)

我们小学的操场,有一半承包给一个武术教练,老师的孩子可以免费学,所以我还练过一些武术,为我现在强健的身体打下了良好基础。

可以说,我的小学和初中生活,是非常快乐和幸福的。可我考上重点高中后,压力突然像山一样地压了过来

我性格本来就内向,不善表达。妈妈又一直强调,一定要考上一流大学,班主任也一直不停地施压,不到6点他就站在校门口,看谁早到谁晚到。

在这种压力下,我对老师越来越反感,并想着以后绝对不当老师。然而,现实却打脸了,我现在经常被请到大学讲课。当然,这是后话。

上高一时,我成绩在班上排名还不错。可到高二下学期,我开始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现象,自己非常痛苦,又表达不出来。

(实现了自我)

白天,我完全不能集中精力听课,老是感觉书和杯子会掉地上。于是,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整理东西上了,放学回家后,又陷入深深自责和内疚中……

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痛苦的生活,让我苦不堪言!我知道自己和正常人不一样了,可我又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我特别渴望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可又一次次被打得遍体鳞伤。在我眼里正常人都是超人,为什么他们不用反复检查门窗关好没有?为什么他们就不用担心桌上的书本和水杯?为什么他们就不用反复不停地洗手?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人生最至暗时期。

毫无悬念的,我高考失利了,不但没考上妈妈要求的重点大学,连本科线都没过,只上了大专分数线。

(阳光的生活)

该结束的都结束了,我就跟家人说出了我内心的无奈和痛苦。在他们陪同下,我去医院求医,最后被诊断为强迫症。

好在,我的病情还不是那么严重,在高考结束后,各种压力也消除了。在家人的陪伴,和医生的专业治疗下,我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上大专后,我感觉自己的病又好了很多。

在轻松的环境下,我读了旅游职业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工作后,为了提升自己,我利用业余时间,又完成了专升本。可以说,上大学后,我自己规划了路线,走得还是很健康的。

毕业季,我接到学校通知,迪拜洲际酒店的管理人员在南京面试应届毕业生。如果面试通过,就可以去迪拜实习。

(我和妈妈、姐姐)

之前,爸爸就有机会被外派到迪拜,去安装石油设备。因为爷爷的坚决反对,就没能成行,因此爸爸感到很遗憾。

所以,我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而且我的身体状况已恢复得差不多了。

在南京的面试很顺利,面试官是酒店的餐饮总监,他做了自我介绍后,问我想到哪个部门工作?为什么?能简单说一下工作流程是什么吗?我都一一做了明确肯定的回答。

最后一个问题是,用5个单词来描述自己。我就用不太流利的英文回答:诚实、自信、勤奋、勇敢、高兴。面试官很欣赏地重复了一遍。最终,我们班被录取了四个,我是幸运者之一。

(我在迪拜)

2007年9月11日,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下飞机后,在迪拜机场,我还闹出了个小插曲。由于第一次见那么大的机场,加上语言不通,结果转了4个小时,愣是没走出来。

还好,酒店来接机的人比较负责任,把电话打到了学校。学校肯定我的航班出发了,接机的人只能在外死等。

下飞机5个多小时后,我终于到了富丽堂皇的大酒店。这里的一切都超出我的想象,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虽然在国内学了酒店管理,但来到国外还是得从服务员培训做起,开始要熟悉服务流程、锻炼团队的配合、学习菜单、学习酒水单等等。

因为当地存在一些英国口音,或者是印度人口音,半年后,我才能够跟同事们沟通交流。

(工作之余的放松)

因为是新人,我们要在餐厅里不停地走。自助餐厅忙,我们就要去自助餐厅;宴会厅忙,我们就要去宴会厅。总之,我们要去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

我脚底经常被磨出水泡,到现在我的脚心还有一个老茧。但比起高三的黑暗,这都不算什么。虽然身体辛苦,可心灵自由。

我开始变得越来越阳光。天天接触不同的客人,打开了我的视角,能服务好客人,也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

(和同事培训中)

在迪拜,可以找到全世界不同类型的菜系。在工作之余,我们从杂志里拿到优惠券后,就去各个酒店品尝美食。在国外一年不到的时间,我的病就恢复得差不多了。

迪拜的冬天最低温度有20多度,室内一年四季不关空调。我到的时候是9月份,地表温度达到了60度。

我们这家酒店是新开业的,在做筹备工作。同事们来自50多个不同国家,大家都非常友好,虽然工作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小组织,但总体来说,都比较开心。

我们基本工资是2500迪拉姆,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但我们收到的小费比工资还要高。

因为实习期是两年。之后,我就跳槽到了另一家酒店当了主管,基本工资到了4000迪拉姆。

(我进入了酒行业)

服务行业能接触到不同性格和层次的人,我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升任主管后,我工作涉及面更广了,主厨是新加坡人、餐厅经理也是中国人,沟通交流相对比较方便。

管理工作需要熟悉,甚至操作不同部门的工作,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侍酒师这个领域。

在迪拜3年半后,我应聘到一家皇家酒店任主管,薪资已达到8000迪拉姆。

这家酒店经常接待各国领导人,安保做得非常好,有200多个保安、1000多个摄像头,而我也很幸运地,成为第一位中国侍酒师。由于平时只开晚餐,我工作也轻松得多。

(我升职了)

当时,我也负责吧台,并管理酒窖、酒库。吧台有一名调酒师,我也就真正的系统接触到了酒水。

之前,我已会调100多款鸡尾酒,但来到这家酒店后,我才真正了解到侍酒师的规则,进而开启了我侍酒师的职业生涯。

工作中,我经常和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客人沟通,我发现很多人都会聊到中国的市场。

2012年,是中国葡萄酒市场高速发展时期,那些知名的酒庄庄主都很看好中国市场,认为中国市场爆发期即将到来。

当时我就想,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往中国跑,我为什么就不能回国,用学到的知识去创业、去填补祖国侍酒行业的空白呢?

2013年,我回到了祖国,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一边了解国内的市场,一边在南京一个培训机构工作,还利用空余时间,帮一家澳洲酒庄做品牌推广活动。

(我在参加活动)

2015年2月,我辞职来到北京。老板聘请我做公司顾问,每月去公司两次,剩下的时间,我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

2016年初,我开始准备编写教材。9月份正式注册公司,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到2017年,我已编写完成侍酒师培训教材,成功地完成了国内从0到1。

之前,国内错把侍酒师当调酒师培训。我的教材编写出来后,才有了系统侍酒的培训课程。那时,侍酒师还只是工种,不是职业。

(努力的自己)

我们从2019年开始申请,直到2022年才成功。人工智能这些大数据职业好增加,但服务业里,要增加一个新职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对整个行业来说,我个人和我们公司为时代变迁的画展,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我们终于有了中国的侍酒师培训标准,把侍酒师这个职业,从工种成功升级为职业。

有了职业以后,就可以进入职业大典做培训,可以拿到国家补贴,也可以举办行业大赛,还可以成立职业协会。

(开心工作)

2019年教育部新增加了个专业:葡萄酒文化与营销。第一个就业方向就是侍酒师。

未来中国将成为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我们自己葡萄的种植、酿造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终端销售和服务人员特别缺,所以教育部才增加了这样的专业。

2022年11月,APEC峰会在泰国漫谷举行。我参加了品鉴会,并现场讲解。中国的白酒侍酒师,第一次在国际亮相了。

(咨询服务)

据大数据统计,55%喝白酒的人群是30岁到40岁。这个群体对白酒的认识,已经和上一辈人群完全不一样了。

95后年轻人很排斥现在的酗酒、干杯文化,我们必须要有新的白酒礼仪和文化来传承。不然五年以后,中国白酒可能会出现一个断层。

所以消费群体在变化,酒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在我回国创业的时候,姐姐正在中央电视台当记者,是大家说的无冕之王。姐姐很有眼光,很看好我的创业方向,就果断辞职,和我一起并肩创业。如今已有六年,如果没有姐姐,我很难走到今天。

(有了自己的方向)

我和姐姐分工明确,我主内,她主外。我负责运营管理,她负责品牌宣传和销售。当发生分歧时,专业方面听我的,在我非擅长的方面,就听姐姐的。我们是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疫情三年,很多公司都坚持不下去,但是我们一直走得很稳。我们做的行业,属于小众行业,已经做到了行业里的翘楚,在侍酒师培训市场的占有率是70%。

现在,很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都邀请我去分享,我也非常乐意分享我的专业知识和我的心灵成长。

我感恩这个行业让我脱胎换骨,我会非常自豪地告诉同学们:你只要是服务行业出身,而且能服务好别人,将来进入其它行业,你一定同样可以做的非常好。

(祖国在心中)

现在,我们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还是比较低的(特别是白酒领域)。

我们到现在都没有自己的协会,所以我们的路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会努力参与到国际社会,并终将占有一席之地。


【口述:李航

【编辑:雅欣童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泰安市   山东人   南京   白酒   中国   爷爷   爸爸   工资   姐姐   妈妈   老师   时间   酒店   职业   行业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