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机关事业和企业养老保险开始并轨,养老金会一致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2024年10月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较为担心,202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开始并轨,到时候养老金会一致吗?

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较大。

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比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高一倍以上。当然,我们也不能只看结果,这里边有体制内外的缴费不同、历史养老退休制度等多重因素。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21年度地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支出为38443.59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支出为14536.63亿元。

再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22指出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数分别是11126.5万人和2030.5万人

这样求出的月人均养老金至少是2880元和5960元,确实养老金差距相差一倍以上。

养老金并轨以后的计算方式,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差距。

养老金制度并轨的蓝本是以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基础。

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由于先行试行了好多年,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计算公式是全部统一的。但是全部统一并不代表养老金一致

首先,基础养老金至少跟三个因素相关: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

每一个省份的社平工资都有所区别,比如说2022年北京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1082元,上海市为11396元,但是黑龙江省只有5865元,河南省只有6155元。

个人参保的缴费档次也会有所不同,毕竟缴费基数上下限是60%~300%的社平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所有缴费年限的缴费档次的平均值,因此可能都会有所区别。

缴费年限最低15年起步,也有的人长达40多年。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和退休年龄有关。

个人账户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积累起来的,这里边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变化。1991年,开始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建立个人账户。1996年至2004年,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职工本来只缴纳3%~4%,而记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是11%。2005年以后,采取的模式就是职工本人缴纳的缴费基数的8%,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10月开始才建立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同时还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

之前的依据档案可以认定的连续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怎么办呢?不可能让大家吃亏的,会单独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根据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当地的过渡系数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综合计算的。过渡性系数一般从1%~1.4%不等。

所以说,即使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轨以后,由于养老金计算公式允许大家存在养老金高低的差异,只要大家的缴费等因素存在差距,养老金的差距就不会消失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养老金   过渡性   企业   基数   养老保险   年限   个人账户   机关事业   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   基本养老金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