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不仁不孝?为了求将,母死不奔丧,残忍杀妻子,遭鲁国人抛弃

提起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礼崩乐坏”。这个时期,东周的礼乐制度已经全面崩溃,各个诸侯国各自为王,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吴起,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俗话说:“什么样的时代,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这句话用在吴起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吴起明明是学习儒家出身,而儒家讲究的就是孝道,他却学成了世人眼中的不孝子,就连母亲去世都不回家奔丧。他虽然精通兵法,是一位带兵打仗的好手,却一生辗转奔波了四个国家,始终找不到一块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

吴起有着远大的志向,他渴望为国效力,渴望建功立业,但最终却死在了变法的路上,落得一个万箭穿心的下场。

在吴起的身上,充满了太多的不可思议,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他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后世对他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各有千秋。

吴起画像

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元前440年,吴起出生于战国初期的卫国,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交界一带区域。当时的卫国与各大诸侯国相比,简直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了小国家,其战略地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家,却人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了在魏国变法的李悝(kui)、在楚国变法的吴起,以及在秦国变法的商鞅等人。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自从周朝建立以后,卫国就成为了殷商遗民的聚居地。这里的人们长期祭拜的是殷商的祖先,因为卫国保留了很多殷商时期的文化。

所谓“殷商文化”,在战国末期学者荀子笔下的《荀子·正名》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

而殷商文化中的一个典型的特色就是“刑名”,卫国作为“刑名之学”的主要场所,但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人,多多少少都擅长“刑名”。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吴起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在史料《韩非子》中,记载了吴起早年间的一件事情,从他对待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上,也注定了他今后的命运。

有一天,吴起将自己的妻子吴氏喊了过来,给她下了一道命令:“看到这块布了吗,你另外织一块与它的款式、花色都一模一样的布。”

听到丈夫的吩咐,吴氏立马动手忙活起来,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而且,她新织出来的布,要比原来的那块更加鲜艳和精巧。

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了吴氏的意料之外。

吴氏兴奋地将这块布拿给吴起观看,吴起立即把原来那块布拿出来,平铺在桌面上,将两者进行仔细对比

经过比较,吴起发现,妻子新织的这块布虽然看起来比较精细,但与原来那块还是有一些差异。于是,他的脸色顿时就变了,质问吴氏说:“我不是让你织一模一样的布吗?你居然不听我的命令。”

吴起塑像

听完这句话,吴氏有一些愣住了,她为自己辩解说:“我真的是按照你的要求织布的,就是多花了点心思,想把这块布织得更精美一些。”

可是,不管吴氏怎么解释,吴起也听不进去。

这是因为,在吴起的心目中,一直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为法则,那就是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命令,就要接受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吴起毫不犹豫地拿起纸笔,写下了一封休书

吴氏不能接受被休掉的结果,她感觉十分冤枉,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做错了。但是,她的心里非常清晰,以丈夫的性格秉性,一旦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就很难再改变。

于是,吴氏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去搬救兵,找一个人从中间进行调解

首先,吴氏哭泣着找到了丈夫的兄长,并将事情的整个过程详细说了一遍。

然而,兄长并没有答应当这个中间人,反而劝说吴氏说:“你就接受现实吧,别折腾了,再怎么调节也不会有结婚的。”

兄长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他太了解自己的弟弟吴起了。在《韩非子》中,兄长是这样解释的:

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贱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

其实,吴起天生就是一个国家的立法者,他并不是故意给妻子找茬儿,而是在研究法学。其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辅佐国家的国君,建立一番丰功伟业,因此她命令妻子织布,实则是在一次试验

在吴氏的眼里看来,织布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即使没有做好,那也不至于休妻呀!但是,对于吴起来说,这可是一件大事,既然违背了法,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

正是由于这条思路,成为了吴起休掉妻子的根本原因。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不是吴氏做得不好,也不是她没有做到一个妻子的义务,只是她违反了丈夫吴起心目中的法。

吴氏身为一个弱女子,面对兄长口中讲出的大道理,她也听不懂。不甘心的她就跑回家,找到自己的父亲来帮忙劝说女婿。

面对老丈人的调解,吴起依然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说出去的话,就没有收回来的。”

为了帮助吴氏挽回这段婚姻,由吴氏的弟弟出面,请出了当时的卫国国君。然而,即使卫国国君出面,依然没有能够阻止吴起休妻的行为。

这一下,吴起连卫国国君的面子都不给,算是得罪了卫国国君。于是,他便产生了离开卫国前往别国闯荡的念头。

离开卫国,拜师曾申,母死不回

当时的卫国只是众多诸侯国当中的一个小国家,实力较弱,卫国国君在其他诸侯国国君面前,只有点头哈腰的份儿。

而且,吴起的志向根本不在卫国,他认为,卫国国君不值得自己辅佐。

吴起的兄长曾经对他说过:

“要与万乘致功。”

“万乘”指的是上万辆兵车,在西周时期的礼制当中,只有一国的天子才有资格拥有上万辆兵车。而到了战国那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天子的权威大不如以前,诸侯国各自称霸一方,谁的实力强,谁就是老大。

所以,“万乘”到后来逐渐形容那些超级诸侯大国,例如“战国七雄”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

而此时的卫国自然算不上“万乘”国家,所以,吴起离开卫国是早晚的事儿

虽然吴起将妻子吴氏休掉了,但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成为了他心里唯一的牵挂。

“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在决定离开卫国之前,吴起跪在老母亲面前痛哭流涕,并在自己手臂上狠狠咬了一口。然后,他对老母亲说:“我若是不能位极人臣,就再也不回到卫国了。”

由于身背三十余条人命,吴起也没有办法在卫国待下去了,只好离开了卫国,来到了鲁国季孙氏的封地南武城(如今的山东嘉祥)。

来到南武城的第一件事情,吴起就拜在了当地名师曾子的儿子曾申门下,学习文化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曾申的父亲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因此他传承的是儒家的正统思想,而儒家的基本准则就是重视孝道。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之免夫,小子。”——春秋鲁国·孔子《论语·泰伯》

曾子在临终之前,把所有的弟子们叫过来,帮忙检查一下自己的手和脚是否完整。儒家学派认为,在出生的时候,父母给了完整的身体。那么在死去的时候,也要把健全的身体还给父母。

这就是儒家讲究的孝道,正如《孝经》当中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个乱世时代,吴起希望自己早日学有所成。或者得到老师曾申的举荐,前往一个“万乘”大国,辅佐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正当吴起做着“一步青云”的白日梦的时候,突然从卫国家里却传来了一个噩耗,他的老母亲去世了。

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父母去世,作为儿子的,理所应当为父母守孝三年,这也是当时盛行的社会风气

但是,吴起得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就像没事人似的。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每天按时上课下课,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看到吴起的无动于衷,更没有想要回家奔丧的意思,曾申一怒之下,将他赶出了学堂

从这以后,吴起的身上就被扣上了一个“不孝”的骂名。

直到几百年以后的东汉末期,曹操在发布的一道《求贤令》里面,还把吴起定性为“不仁不孝”,并表示拒绝接收像吴起一样的人。

而在唐代史学家司马贞笔下的《史记索隐》一书中,称吴起是“贪图功名利禄”,一心只想读圣贤书,然后求取功名,所以就连母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守孝。

其实,吴起的老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之所以选择不返回卫国奔丧,或许正是因为他曾经说过的那句盟约:“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吴起的这一句盟约,若是与西周时期的“盟誓制度”结合起来,就拥有了一种政治和法律意义。

此时的吴起还只是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正是因为他说过的那句盟约,若是没有位极人臣,坚决不回卫国。

站在吴起个人的角度上来看,他是在履行自己的诺言;但站在家庭和伦理的角度上来看,他这是一种不仁不孝的行为。

在进退两难之中,吴起选择了遵守诺言,从而背上了不孝的恶名。

其实,吴起跟随曾申学习那么长的一段时间,他对儒家思想中的孝道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吴起认为,“为父母守三年之丧”是孝,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也是孝,但他更倾向于“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也就是说,为父母守孝三年,只是最基本的孝道。只有做到了光宗耀祖,扬名于后世,这才是终极的孝道。

尽管世人都在骂吴起,但他从来都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他只坚定自己要做的事情,只有自己认定的事情,才是正确的。

通过这一点,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吴起这是自私的表现。

吴起的做法,不但外人不能理解,就连他的老师曾申也不能接受,最终将他逐出师门。

在鲁国成家立业,效力鲁穆公

被逐出师门的吴起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而是来到鲁国的季孙氏手下谋职。

季孙氏在鲁国的权势很大,与孟孙氏、叔孙氏并称为鲁国的三大家族,史称“三桓”。在鲁国这片土地上,除了国君鲁穆公之外,就要数“三桓”之一的季孙氏了,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吴起之所以跑到季孙氏的手下谋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 曾子开办的学堂在鲁国的南武城,这里本身就属于季孙氏的封地。吴起离开学堂之后,没有地方可去,就选择了就近谋求生存。
  2. 季孙氏平时喜欢结交一些拥有儒学背景的士人,而吴起得到了儒学大家曾申的教诲,正好适合季孙氏用人的标准。

在季孙氏手下谋职的那段时间里,吴起迎娶了一位来自齐国的美貌女子,正是在鲁国安家立业。

然而,这种平凡安逸的生活,并不是吴起所向往的,这与他的远大志向相差太远了。

在当时的那个乱世时代,“小国不敌大国,大国吞并小国”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吴起深知,必须要有会带兵打仗的将领,才能一个国家长久生存的保障。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之下,吴起一边帮季孙氏干过,一边利用闲余时间学习兵法,这也为他日后能够与“兵圣”孙武齐名,奠定了基础。

除了研究兵法之外,吴起还需要得到一个明君的赏识,才能实现他的远大志向,而季孙氏只是一个封地的卿大夫,显然不是他想要找的明君。

于是,吴起把目光投向了当时的鲁国国君鲁穆公。

从春秋时期的鲁庄公开始,鲁国的王室就不怎么幸运,虽然在名义上是国家的一家之主,但时常还要受到“三桓”的压制。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原因,做君主的没有实权,做臣子的不服管教,甚至君主还没有一个臣子权力大。

在鲁穆公的曾祖父鲁哀公在位的时候,就与鲁国“三桓”之间的矛盾非常紧张。鲁哀公担心,若是“三桓”的势力太大,日后就难以驾驭了,想要寻找机会灭掉他们。

有一次,鲁哀公来到“三桓”之一孟孙氏的封地游玩,恰巧在路上遇见了卿大夫孟武伯。他走下马车,试探性的问孟武伯:“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看我能不能得到善终啊?”

孟武伯回答说:“臣不知道”

听到孟武伯的回答,鲁哀公又连续问了三遍同样的问题。

孟武伯不知道怎么回答,干脆就不再不理会鲁哀公了。

这一刻,鲁哀公终于明白了,“三桓”根本就没有拿自己当回事呀,更加坚定了铲除“三桓”的决心。

随后,鲁哀公亲自跑到其他诸侯国借兵,不但没有借来兵,自己还死在了回国的途中,鲁国的大权彻底落到了“三桓”的手中。

“鲁悼公之时,三桓盛,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西汉·司马迁《史记》

到了鲁穆公执政的时期,这种“三桓”当权的局面终于有所改变。在公仪休等贤臣的辅佐下,鲁穆公逐渐从“三桓”手里夺回大权。

为了重振鲁国王室的威望,鲁穆公在全国召集贤能之士。

由于吴起在兵法上的才能,得到了鲁穆公的大加赞赏,因而被邀请前往鲁国朝廷效力,正式踏上了实现自己远大志向的第一步。

很快,鲁国与齐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吴起终于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了。

为了求将,吴起残忍杀妻

公元前41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宣公下令,调集大军攻打鲁国。

鲁穆公虽然压制住了国内的“三桓”势力,重新执掌了鲁国大权,有效缓解了国内的矛盾。但是,在邻邦的军事大国齐国面前,鲁国就好比鸡蛋碰石头,鲁穆公更是吓破了胆。

其实,齐国已经不是第一次攻打鲁国了,早在春秋时代开始,两国就发生过许多次战争。大多数情况下,鲁国都是以失败告终,被迫向齐国割让城池,来换取和平相处。

这一次,面对齐国军队的大军压境,鲁穆公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应敌之策。

有人向鲁穆公提出建议说:“吴起精通兵法,在鲁国,他的兵法如果排在第二,那么就没人敢排第一。若是让他领兵出战,一定能够抵挡齐军进攻的步伐。”

听到这番话,鲁穆公非常兴奋,便马上派人通知吴起前来。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提了反对意见,他说:“听说吴起的妻子是一个齐国人,我们正在和齐国打仗,万一他是齐国派来的卧底呢?”

鲁穆公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放弃了起用吴起为帅的想法。

此时的吴起,正在家里等待好消息,他对这个帅位充满了自信。因为他知道,在整个鲁国,除了自己以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抵挡住齐军的进攻。

但是,等来等去,吴起却等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有人偷偷告诉吴起说:“你的各方面条件都适合当统帅,但有一点,你的妻子是齐国人,大王担心你跟齐国人有联系。”

听完,吴起沉默良久,一言不发。突然,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非常震惊的举动。

吴起站起身,随手拔出了随身佩戴的刀,气冲冲地走进了妻子的房间,将妻子残忍杀害,并砍下了妻子的头颅。

随后,吴起将头颅包裹起来,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来到朝堂拜见鲁穆公。

他跪在朝堂之上,对鲁穆公说:“臣已经亲手将齐国卧底的头颅砍下,请大王过目。”

看到眼前的一幕,鲁穆公和众位大臣都惊呆了。

虽然吴起的做法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鲁国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事情做到这个份上,鲁穆公也没有任何理由不起用他了。

就这样,吴起通过狠心杀掉妻子,终于如愿当上了鲁国的帅位,率领大军抵抗齐军的进攻。

很快,前线就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吴起打了一场大胜仗。这是继长勺之战之后,鲁国又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刚开始的时候,鲁穆公根本就没有想过能够打败齐军,只是希望吴起可以多抵挡一阵子就行了,最后少割让一点城池。

但是,面对吴起打得第一场胜仗,鲁穆公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身边的大臣站出来说:“大王,赶快撤掉吴起的统帅之位,若是再这么打下去,鲁国就要大祸临头了!”

大臣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 鲁国只是一个小国家,竟然能够把齐国这样的军事大国打败,一定会得罪其它诸侯国,说不定他们还会联合起来攻打鲁国。
  2. 鲁国和卫国是两个兄弟国家,而吴起本身就是卫国人,他因得罪卫国国君而逃到鲁国,若是鲁穆公重用他,那就相当于背弃了卫国。

对于鲁穆公来说,他也不希望鲁国打胜仗,宁愿败给齐军,割让一些城池,也不能把其它诸侯国引过来

因此,鲁穆公立即下令,将吴起的统帅之位撤掉。

得到信使传来的命令,身在前方备战的吴起十分不解,自己明明打了胜仗,却遭到撤职。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由此可见,鲁国人是有多么讨厌吴起。

其实,吴起杀妻求将的事迹早就传遍了鲁国的大街小巷,身为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鲁国人绝对不能容忍吴起这种不仁不义的人存在。

时空穿越了两百多年,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能够将这件事记载在《史记》当中,当然是从鲁国人的后代口中传下来的。

这也足以说明,鲁国人对吴起的厌恶之深,两百多年都不曾忘却。

离开鲁国,奔向魏国

按照正常情况下,既然上至鲁国国君,下至黎民百姓,都不喜欢吴起这个人,那么吴起是时候离开鲁国,另谋出路了!

然而,吴起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依然对鲁穆公抱有一丝幻想,渴望得到鲁穆公的二次起用。他知道,鲁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只要有仗打,自己就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鲁国国内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吴起下定决心离开鲁国。

那就是,“三桓”之一的季孙氏首领,在自己的封地被人杀害。

“或谓起曰:“夫死者始死而血,已血而衄,已衄而灰,已灰而土。及其土也,无可为者矣。今季孙乃始血,其毋乃未可知也。”——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吴起曾经在一起工作的同僚专门跑来提醒他说:“死去的人,刚死的时候会流血;血流尽了,皮肉就会变得枯缩;皮肉枯缩后,就变成了一具残骸,然后残骸又会化为尘土。化为尘土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变化了。如今季孙氏首领被人杀害,尸体才刚刚流血,谁知道日后的变化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

吴起之前就是季孙氏的手下,如今“三桓”群龙无首,鲁穆公势必会在中间大做文章,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这场政治斗争当中的牺牲品。

听完同僚的一番好心提醒,吴起大彻大悟,他马上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鲁国,前往下一个国家魏国。

参考资料

  1. 《韩非子》战国末期·韩非著
  2.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西汉·司马迁著

【友情提醒:原创不易,未经过允许,禁止以任何形式复制抄袭发布到其它平台,违者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韩非子   国君   史记   儒家   殷商   封地   齐国   孝道   不孝   残忍   妻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