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能不接地气呢?什么是中国传统的接地气?

2023




以下内容摘自《接地气不生病》


本书的英文名字是“Earthing”,中文直译应该为“接地”,作者认为,带有生物电的人体,如同一台电器,需要与大地相连接来消除电磁干扰,保障电器的正常运行。译者把它翻译成“接地气”,与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念进行了巧妙的嫁接。不过,中国人所说的“接地气”,无关现代物理学的认识,而是建立在一套朴素的宇宙自然观基础上。


中国古老的《礼记》记载说: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按照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天属阳地属阴,阴阳这两种能量要能够相互交流,才能化生万物。在《周易》一书中,象征国泰民安的“泰卦”就是由上坤下乾组成,本来乾为天,应该处于上部,坤为地,理应位于下方,但这样的排列在《周易》中却是象征阴阳离绝的“否卦”。




阳气要下降,阴气要上浮,阴阳才能交合,这体现了古代阴阳互动的

辩证思维。


以天地自然来讲,一年四季不过是阴阳二气在天地间升降沉浮的表现。春天“地气”开始从地底往上升,一直到夏季浮到天顶,秋季“天气”开始下降,到冬季沉到地底,由此形成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


具有浓厚哲学思辨色彩的传统中医,接受了这种阴阳变易的思维方式,并运用于中医理论与实践中。清代御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就系统阐明了这种观念,他认为人体与天地按照同一规律运行,



他说:“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民国时代的名医彭子益在《圆运动的中医学》一书中也谈到这个观点:“纯阳无气,纯阴无气,阴阳交合,乃能成气。大气者,阴阳已经交合之气,阴阳交合之中点称曰中气。中气者,生物生命之所从出,而密布于地面之际的也。”


他们说得很明白,阴阳之气以中气为枢轴,天上地下的循环运动,中气是生命的核心,而地面就是中气大量存在的地方。不过,中医讲天地阴阳,最终是以之比附人体,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中国人常把一个人强壮称为中气很足,由于人的脾胃处于身体的中间,好像地面处于天地的中间,中医把人的脾胃称为脾土胃土,认为天地的中气就是人的胃气,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关键,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养护好胃气可以说是治病养生的关键。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俗语说的“接地气”,我们可以作两方面的理解。



广义上说:土地表面有中气密布,一年四季皆可吸纳中气以养胃气。中国的道家也一直相信,地面空气中有一种精微的物质,每天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呼吸吐纳,可以养生健体,并带动唤醒身体的潜能。


狭义上说:一年中只有春天是“地气”从地底开始上升的季节,在气流能量影响下,万物开始复苏。人生活于地面,“接地气”就是要在春季顺应上升的“地气”来安排起居。具体方法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说得很清楚:“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地气   枢轴   周易   脾胃   中国传统   阴阳   万物   中气   地面   中医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