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亿救王健林,200亿投资许家印渡难关,如今却落难被隐退无人帮

他,被称为中国商界的“及时雨宋江”,曾以其救世主的形象出资340亿,将万达老总王健林从水火中拯救出来;又以其慷慨的姿态豪掷200亿,让许家印成功度过难关。

曾经,他频频霸占各种富豪榜,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商业传奇。但时光荏苒,因一时疏忽和忘形,他陷入了深深的窘境,不再有人伸出援手,甚至连公司的话语权都有可能丧失。

这个“可怜人”,就是苏宁创始人张近东

“沉舟侧畔千帆过”,当年直挂云帆如今已成沉舟。

时代的弄潮儿,曾经风光无限,但如今却被时代所抛弃。

曾经,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当风停下来时,掉下来的也都是猪。

这句略带讽刺的话,似乎预示了张近东的现状。

从最初的200平方米、10名员工的小门店到如今全国1000多家门店、十几万名员工,张近东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才走到了今天?

2000多亿的现金窟窿,又是如何被他所创造出来的呢?

这些问题都在人们心中翻腾着,但现在,张近东面临的却是巨大的挑战,他需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寻求生存之道。

一、赚到第一桶金

1963年3月,张近东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他的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于是他得靠哥哥张桂平的照顾才能安稳地成长。

1980年,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正值高考制度恢复初期,所以他的大学生身份非常吃香。

1984年,他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南京市鼓楼工业总公司工作。当时,他每个月的工资是55.7元,这在当时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他从来不为吃穿发愁。

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后,他开始考虑其他挣钱的方法。当时,他的哥哥正在下海经商,专门贩卖一些电视机、空调等家电产品。

张近东便开始在自己的工作之余着手为自己的客户修理和安装空调等业务。他发现,家电的售卖和安装服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割裂。

比如,用户在买完空调之后还要花钱请别人来安装。这对于头脑灵活的张近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于是,他决定开一家能免费提供安装服务的家电门面。哥哥下海经商的成功经验让他越发想要离开舒适圈自己闯荡一番。于是,他决定放弃别人眼中的铁饭碗。

1990年,他在宁海路60号看中了一个不到200平米门面房,但一年7万元的租金难倒了他,因为当时他也就只有10万元。

他本想让房东降低租金,并告诉他这算是给苏宁的投资,本想以后飞黄腾达报恩于他,但房东却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还将他赶了出去。

无奈之下,张锦东只能冒险拿出全部身家租下这个门面,专卖空调,并将店铺取名为苏宁

苏宁成立后,虽然名义上卖的是家电产品,但其实还卖服务。他秉持着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每天不光要挨家挨户跑来跑去装空调、卖家电,在态度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总是以微笑面对客户,免费装空调,不收任何好处。这种经营方式赢得了大多数客户的好感。

张近东在一年时间内成功带领苏宁获得6,000多万的销售额,他也成功从中净赚1,000多万,一跃成为了一名千万富豪。

二、紧跟时代

然而,张锦东并没有满足于苏宁在南京的市场份额,他开始有了更大的目标——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

1993年,张近东让自己的维修团队扩张到了300人。面对外界的诱惑,他总是将顾客放在第一位,不吃用户一口饭,不喝用户一口水,不抽用户一根烟,不收用户一分钱,是他的服务标准。

他的服务是以真心换真心,苏宁的口碑日益打响,这也令同行业的其他对手眼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93南京空调大战。南京8家国营商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威胁,自然要联合起来对付张近东,打压苏宁这一新兴的企业。

但是张近东并没有在这场商业之战中沦为炮灰,他靠着自己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直接把价格压到最低,让其他人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八大商场的打击反而给了苏宁一次完美的打广告的机会,这场战役直接助力苏宁日销千万

那一年,张桂平将苏宁的主权全部交给弟弟张近东负责,那一年南京70%的空调都来自苏宁,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稍有不慎便会被淘汰。张近东潇洒了几年之后也迎来了自己的麻烦。

由于苏宁的成功,许多行业都瞄准了售后服务带来的甜头,纷纷宣扬起了自家的售后服务。张近东为了重新找到行业优势,他决定转型。

他首先想到的是将苏宁的市场中心由批发转向零售。1996年,他在扬州成立了苏宁家电公司。

当时他还做了一个惹得众人不解的疯狂举动——租了一个2,000平米的大门面作为零售商品的展示厅。

同时不准其他人在公司讨论批发业务。

一年以后,他虽然在丁家桥获得了几个亿的成交额,但他却发现那些曾为自己较好的生产商与自己渐行渐远。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与自己好几年交情的春兰空调,竟然选择了走向自己的最里面。春兰集团投资10亿建了3,000家连锁公司,私下里要求所有经销商不许与苏宁合作。

为了拉回自己曾经的盟友,也为了应对其他供销商的价格打压,他提出互利政策,通过淡季给上游厂商打款扶持产品生产,换来旺季生产方供货时的优惠。此举终于解决了当时最让他焦头烂额的问题。

如果盟友的背叛给张近东带来的打击只是脱了一层皮,那接下来这个人的打击对张近东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这个人名叫黄光裕,他们创业经历相同,在家电零售上面明里暗里的也是疯狂较量。

在2004年的国美全球战略合作会议上,黄光裕向张靳东宣战,声称他曾亲自到南京收购苏宁集团,但却碰了一鼻子灰。

从那之后,黄光裕在国美全球战略合作会议上向张近东宣战,但他却在南京收购苏宁集团时碰了一鼻子灰。从那时起,他开始打压苏宁,而张近东也只能落得个千年老二的名号

在2008年,黄光裕入狱后,这场战争才得以暂时平息,张近东也得以侥幸坐上家电行业的老大哥位置。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时也势也,命也运也。”

然而,他因为一时的得意忘形而开始挑衅后起之秀刘强东,并在公开场合向京东宣战。于是,两家老总展开了8年的激烈竞争,胜负难分。

到2008年,虽然苏宁的销售成绩依旧亮眼,但是谁更胜一筹,大家心照不宣。

期间,苏宁进行了两次改名,2013年改名苏宁云商、2018年改名为苏宁易购,两次均代表了公司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不过,张近东的自信却被后起之秀刘强东所打败。当时,张近东信心爆棚地对媒体说:

“不断有人问我如何看待跟京东的竞争,我的回答很简单,大人和小孩怎么比?”

然而,他回过神后却感慨“原来时势如此!”

最后,张近东不得不加入了马云阿里巴巴的电商阵营中,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用约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云商,同时苏宁以约140亿元买阿里巴巴股票。

伟人的话怎么说来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上重视敌人”。

算是搭上了互联网电商的时代的末班车。

三、跌落商业神坛

之后,张近东率领苏宁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截至2021年,苏宁市值达到624.7亿元,已成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正面竞争的企业。

在这段时间里,张近东还有两个传奇故事。一个是关于许家印和恒大的,2017年张近东以200亿元的价格购买了恒大近5%的股份。

2021年,恒大陷入资金危机,张近东做出表率,放弃了回购机会,将其转换为普通股,以帮助恒大渡过难关。

另一个是关于王健林和万达的,2018年万达陷入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张近东带头联络三位领域大佬,筹集了340亿元的资金入股万达。

虽然张近东本质上是逐利的,但他没有趁机压低股价,而是按照正常价格购入。

这两次出手为张近东赢得了“商界及时雨”的外号。

尽管张近东提出了多元化策略,但这样做也带来了一定的代价。张近东想要在与互联网相关的所有项目中分一杯羹,这让他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终导致失败。

在2013年,苏宁花费4.2亿美元收购PPTV;2015年,苏宁耗资19亿投资手机努比亚;2016年,更是豪掷20亿投资龙珠直播

尽管这些都是风口,但张近东一个也没能抓住,这些企业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苏宁的现金窟窿竟然高达2000多亿

这些不成功的投资最终导致苏宁陷入泥潭,当初帮助的两大首富也在自救中,即使在随后的多年中,苏宁也很难找到帮助。

最终,张近东不得不出售股权,从往年的千亿身价跌至240亿。苏宁集团还被北京法院列为执行人,银行欠款达到了三十亿元,而张近东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老赖”

然而,在苏宁发力的这两年里,张近东终于摆脱了失信人的名声

2021年7月13日,张近东辞去了苏宁易购董事长的职务,结束了他在商界沉浮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

四、不忘初心

当然,除了在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外,张近东也致力于慈善事业,多年来一直在慷慨捐助。

在2016年,张近东宣布成立“张近东慈善基金会”,并承诺将捐赠自己全部的财产用于慈善事业。截至2021年,该基金会已经向社会捐赠了超过20亿元人民币

张近东非常关注教育事业,多次向多个高校和公益组织捐赠资金。他曾向南京大学捐赠了1亿元用于建设“苏宁智慧学习中心”,这是一座配备先进技术设备的学习空间,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此外,他还捐赠了大量图书和设备给多所学校。

张近东一直关注中国贫困地区的发展,通过捐赠扶贫资金来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活。

他曾向云南、四川等多个贫困省份捐赠过大量资金,并亲自带领苏宁员工走进贫困山区,了解当地的情况,并为当地人捐赠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张近东和苏宁集团捐赠了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医疗防护物资,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张近东还出资支持多个医院的抗疫工作,并为武汉市民提供了免费的物流服务。

他在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积极开展慈善活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行动不仅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也带动了更多企业家和公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

结语

总的来说,张近东是中国家电行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成功经历和贡献都是无法忽视的。然而,他面临的困境也提醒着我们,在商业成功的背后,存在着风险和危机。

我们需要从张近东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商业智慧和风险意识。最后,我们应该给予张近东应有的尊重和关注,祝愿他未来能够走出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近东   春兰   阿里巴巴   家电   南京   难关   空调   集团   时代   商业   用户   王健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