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水师有多强?郑和下西洋只是缩影,这个国家的溃败诠释出答案

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一大王朝明朝,不仅军事力量强大,名将如云,而且在水师方面更是被称为曾经的世界上第一支中国水师。

在如今世人的印象中,自清朝之后中国在与海外军队的水上交锋中,基本上都是以惨败团灭为结局,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晚清时期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状况接连发生。

但是实际上,早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所培育的大明水师,不仅作为他统治下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更是在与葡萄牙海军交战中,重创并击退对方。

这不止是中外海军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代表着当时中国强盛的国力。

大明水师作为彼时纵横叱咤世界海军史上百年的第一海军,他究竟是如何组建

在中西方海军首次交锋时,大明水师是如何彻底粉碎了葡萄牙海军的?葡萄牙为何非得要与当时称霸海上的大明水师大战,作为彼时纵横叱咤世界海军史上百年的世界第一海军,大明水师又究竟是如何没落的?在大明鼎盛时期大明水师实力究竟又有多强大?

永乐十八年,被后世誉为永乐盛世的明朝,当时的国力正处在最鼎盛的状态。在南京的新江口基地边,一共驻扎着包括两百五十艘宝船在内的三千八百艘船只。

不仅如此,在新江口的周围,还留有大量的执法船警戒海洋,维护这一方的和平。在永乐后期时,郑成功下西洋所用的船只,尽管说以声誉闻名全世界,但是在这些船只中,郑成功的船只是其中再寻常不过的一支海上舰队而已。

由此可见当时明朝对海上势力发展的强大。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明朝水师,自明朝建立三百年来,从元末的鄱阳湖水战到郑成功后来收复台湾,明朝水师一直从未有过一次败绩,它一直保持着傲人且震撼的现状以海上雄狮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而我们所熟知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真正的大明水师它的总规模,相当于十个西班牙无敌舰队 。

虽然彼时的大明水师强大无比,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只有前期的明朝政府一直着重于海上经济与实力的发展,在明朝中晚期时的执政者们开始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而覆灭明朝的满清,在夺去明朝的海域后满清并没有接管他们的海域,反而是放任自由,所以等到后期外国列强入侵时,满清不仅在陆战上毫无抵抗力,在海域上更是惨败。

也正是因为他们侧重陆战,放弃水战,以至于明朝水师的骄傲战绩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耀,也逐渐的淹没在历史之中,被世人逐渐遗忘。

但尽管大明曾经的辉煌,都随着岁月的流失而烟消云散,可如果我们翻开浩瀚的史海来看,也不难会发现,大明水师另一处让人心潮澎湃的故事。

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郑成功曾奉朱棣的命令先后七次率领船只远航西洋,前后共花费二十八年的时间,走访过三十多个国家地方。

在郑成功的下西洋途中,曾经多次抵达过斯里兰卡,面对蠢蠢欲动妄想动手攻打的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尔,以交易、结识盟友为主的郑成功并没有选择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命令船只绕过斯里兰卡回国。

不过在回国途中,满载而归的明朝船只还是吸引了亚烈苦奈尔的注意,在经过锡兰的路上,亚烈苦奈尔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欲望,看着船上的金银珠宝与丰富货物,不由心生歹念。

但是在看见明朝完善的水师军队后,不想直面对上明朝水师的亚烈苦奈尔,于是又想出另外一个计策,他一边命令下人将郑成功请到城中,向其索要财物,一边派出士兵前去抢劫和攻打郑成功的船只。

但就是在这样两边的夹击下,郑成功不慌不忙,他应付着亚烈苦奈尔,分出心神查探城中局势,在发现城中的士兵大多数被亚烈苦奈尔调遣走后,面对攻之可破的城池,郑成功趁其不备向部下传令,在调来两千多将士后,在郑成功的指挥下出其不意的攻打下锡兰山的都城,并且生擒住了亚烈苦奈尔,以及他的妻儿。

攻打郑成功船只的锡兰部队在听说都城被郑成功拿下后,只得放下手中打到一半的船只,转头前去营救。不过可惜的是那时候的郑成功军队已经汇合完毕,在郑成功的带领下,他们乘胜追击将敌军一举歼灭,无路可退的败军只得向明军投降。

就这样,带着满载而归的货物与珠宝,锡兰国王也随着郑成功回到明朝。

这一举动不仅是提升国家的威望,更是向世界宣告明朝水师的强大。

后来,随着明朝国力日渐下滑,连带明朝的水师实力都在退步。好在,在后期明朝将领戚继光的带领下,进行重组后的明朝水师又重新获得了战力,自那以后,明朝水师曾经一度统治沿海以及印度洋沿岸地区,在海上建立了对明朝朝贡的贸易圈,一时间,明朝水师风头无二,成为其余众国海上避之不及的势力。

不过可惜的是,随着皇帝的不作为,以及边境游牧民族和海上倭寇的骚扰入侵,强势的明朝也逐渐衰弱下来,但是,明朝水师昔日的辉煌,却无法被历史掩盖。

公元1521年,守在广东沿岸的明朝水师遭受到蓄谟已久的葡萄牙舰队的第一次攻击,打响了中西方海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的炮火。

因为不愿开放澳门以外港口,葡萄牙舰队抢先对明军开火,岸上巡逻的明军被打的措手不及,在先手的优势下,葡萄牙军队迅速占领了屯门以及附近多个小岛。

得知消息后的明朝朝廷震惊大怒,立即下令让广州附近的水师联合岸上的军队,对葡萄牙进攻舰队进行反击。

在这第一次水上战役中,以广东按察使汪鋐为总指挥,全面负责这一次的进攻与防守。

在明朝的大军赶到前线后,作为总指挥的汪鋐有条不絮的安排好战术,让已经抵达战区的明军战舰率先对葡萄牙海军发起进攻,同时,又安排驻扎在岸上的明军炮台对进攻的战舰进行火力掩护。

汪鋐的指挥不得不说很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但是可惜的是,作为第一次海上交锋,并不了解敌方实力的汪鋐严重的低估了对方,没有正确的估算葡萄牙战舰的火炮射速与他们的抗击打能力。

在局势未清的情况下,汪鋐指挥的明军刚进入葡萄牙舰队的火炮射程中时,就被他们凶猛的火力强行冲散阵型,不得不退出海域再找时机。

眼见第一次的进攻失去优势后,自知无法在短时间发动第二次攻击的汪鋐只得先行收兵回去。回去后的汪鋐彻夜都在研究葡萄牙舰队的优势与火炮的差距,在他的研究下,汪鋐终于看出了不一样的地方。

双方的火炮在射程与威力上基本一样,这也正是让他轻敌的地方,从而忽略了双方火炮的射速差距,比起明军的火炮,葡萄牙火炮在射速上比明军更快。

就比如说在明军火炮的一轮射击间隔中,葡萄牙火炮却足足可以连续打出四五轮的齐射,这其中的差距肉眼可见。

面对这无法用战术弥补的火炮差距,汪鋐一边计算葡萄牙火炮进攻的间隙,一边命人窃取对方图纸。

很快,探子就找到葡萄牙船上的中国雇工,并与之达成交易,顺利的获得火炮图纸。

得到设计图后的汪鋐惊奇的发现,葡萄牙火炮的设计与明军的火炮,完全就是两种不一样的设计,明军的火炮是最为传统的前装火炮,尽管在威力与射程上葡萄牙火炮基本一致,但是葡萄牙火炮采用了后装的设计,只需要将装满发射药包与弹头的子铳填入炮膛,就可以发射出去。

也正因为如此,在火炮的射速上明军就差了葡萄牙舰队一大截。

随后,在汪鋐的苦心钻研下,看起来毫无弱点的葡萄牙火炮被汪鋐找到了一个弱点,在连续射击五轮后的葡萄牙火炮,会“熄火”一段较长时间校,这个空档期无疑是危险的。

结合自身的经验与对葡萄牙火炮的研究,汪鋐为了在这一弱点上进行创新,在经过数次的实践后,汪鋐计算出这一空档期的多少取决于火炮配备的子铳数量多少,正是因为打光炮膛内子铳后,需要重新装填新的子铳,才有这样一个虚弱期在。

也正是汪鋐的这一重大发现与改革,为明军的第二次反击,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在攻克完葡萄牙火炮的设计图与弱点后,汪鋐一边下令让工匠们对着图纸连夜仿制出葡萄牙火炮,一边又训练小蜈蚣船只,用于吸引葡萄牙火力,以便于火炮的偷袭。

等到同年九月,海域上突然飘起大雾,面对这忽然升起的雾气,汪鋐觉得时机已经到了,蓄势待发的陆军随着水军,朝着葡萄牙军队一起发动攻击。

先前训练的小蜈蚣船只被汪鋐派出来充做先锋诱饵,诱使葡萄牙火炮对其发动攻击。不知道汪鋐已经看过他们船只图纸,并且研究出他们弱点的葡萄牙火炮,按照以往的战术对小船进行了强势的火力打击。

等到葡萄牙火炮打光了一大半子铳后,趁着他们填装子铳的火力空档期,汪鋐指挥着明军火炮突然冲出,冲进葡萄牙舰队中打出一个措手不及,并且引燃了他们部分的主力船只。

此时的葡萄牙舰队顿时阵型大乱,不仅海上如此,在陆地上发动进攻的葡萄牙步兵,也在明军的前后夹击后战势崩溃。

只得抛弃丢盔弃甲,狼狈的登上船只仓皇逃亡海外。

面对进攻完明军,又妄想逃跑的葡萄牙舰队,汪鋐一点都不心慈手软,追击葡萄牙舰队的明朝水师用着改良后的葡萄牙火炮,对葡萄牙舰队进行了最后的打击。

在这样一个几乎全面火力覆盖的局势后,气势汹汹的葡萄牙海军战到最后,竟然只有三艘大船勉强逃出了明军火力的范围。

其余来不及逃跑的船只,几乎都被明军击沉海上,或是被明军俘虏,这一战葡萄牙堪称是惨败,也是欧洲殖民战争中的惨败。

在这一场战争结束后,汪鋐研究并且改造的火炮技术,为明朝后期水师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为明朝的火炮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作为此次重要指挥,兼职研究人员的汪鋐,因为出色的表现也被多次破格提拔,最终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不仅兼任户部尚书,更同时兼任兵部尚书的一品高官。

公元1522年,明朝与葡萄牙的第二次水战爆发,在广东西草湾地区,葡萄牙带领着搭载千余人的五艘舰船,准备再一次发动攻击。可惜的是,不管是战术配合方面,还是舰队装备方面,葡萄牙舰队都大不如明朝水师,最终,在指挥柯荣的带领下,百户王应恩奉命率领明朝大军击败葡萄牙舰队。

在这第二场战役中,明朝共计生擒对方首领别都卢在内的四十二人。

接连两次失败的战争对葡萄牙人一度产生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在此之后的四百余年时间里,面对战无不胜的明朝水师,葡萄牙舰队直接放弃了以武力入侵华夏的想法。

除了广为人知的两次明朝与葡萄牙海上交锋,明朝与荷兰的第一次交手,就鲜少有人知道了。公元1622年,荷兰派出七艘军舰以及陆军九百人,前去攻占中国的澎湖列岛。

面对强行侵占我国领土的荷兰殖民者,收到消息后的天启皇帝下令让明军以武力强行收复失地。面对可怕的荷兰超级巨炮战船,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南居益并不畏惧,在打出优势后,南居益亲自乘坐船只前往金门督战。

这一场初期的交锋中,明朝总共集结了200余艘船只,和一万余人士兵。

尽管在士兵人数上,明朝占据十比一的优势,但是荷兰的舰队仰仗坚固的战舰,一时间与明朝平分秋色,使得战势陷入僵局,澎湖久久未能攻下。

而且,荷兰人除了有坚固的堡垒,在他们的船只上还专门配备了精良的火器,依靠装备的优势,荷兰人的巨炮战船肆无忌惮的游荡在澎湖四周,不断的骚扰想要登陆攻打的明朝陆军。

就是这样一个焦灼的局面,明朝的军队并不放弃,他们让装满沙石的战车走在前面,以此来抵抗火炮的进攻,缓慢推进攻击,慢慢的对守在澎湖周围的荷兰军队进行包围。

与此同时,明军还封锁住海道的船只流通,彻底断绝荷兰人呼叫外援的可能。

这样的战争一直持续到七月份,眼见久攻不下,南居益又从福建专门调集了火铳部队前来增援澎湖,终于,在火力的压制下,明朝军队战力突飞猛进,很快拔除掉了荷兰人的外围堡垒,只剩下荷兰据点中心的红毛城。

同年八月,为了攻打下澎湖,明朝累积增兵到一万余人,面对荷兰人的负隅顽抗,南居益发出“不克澎湖,军法从事”的通牒。

很快,在南居益的带领下,明朝将士士气大振,坚守八个月断绝粮草的荷兰人终于难以抵抗

同月十六日,荷兰人向明朝投降,并且奉上澎湖的占领权。

至此,明朝与荷兰的第一场战役,以明朝的胜利为结局宣告结束。

除了葡萄牙与荷兰的战争,明朝还曾击败过英国与日本海上舰队,公元1589年,明朝水师大败日本舰队,将丰臣秀吉率领的日本海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使得在往后的三百年里,日本再也不敢染指中国。

自朱元璋开国,到明朝灭门,在历场重要的战争中,明朝水师都未曾有过一次败绩。纵观中华五千余年历史,除去强势的明朝,谁又能做到三百余年未尝一败的天骄战绩。

而且,正是因为明朝对西方列强的强力打击,才有清朝海域两百年的安宁。

可惜的是,等到明朝中晚期后,尽管明朝水师依旧多次以霸主的姿态击败世界各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明朝的水师与西洋那边的海军已经逐渐拉开了差距。

等到清朝之后,闭关锁国加上骄傲自满的满清,明朝强势的水军沦为海上的巡警,清朝的覆灭已经成为定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大明   水师   澎湖   明朝   葡萄牙   荷兰   火炮   缩影   船只   舰队   海上   答案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