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去年上调比例是4%,今年会提高多少?

#头条创作挑战赛##4月财经新势力#

文章约2700字左右,阅读时长需要6分钟,坚持原创不易,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持续关注内容。

去年养老金上涨4%,4月养老金调整或将公布,2023年调整比例预测会提高。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公开报告提到,养老金未来5-10年,缺口将达8-10万亿缺口。那么今年养老金上调多少呢?

养老金涨幅会是多少?

2023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会上调吗?答案是肯定的。

2023年预算显示,今年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进入2023年,先后北京、河北和四川等地都官宣做好2023年养老金调整。

近日,广东也官宣,到2023年养老金肯定会涨,而且会随着工资水平和物价而科学上涨。

广东成为自2023年以来,第八个官宣养老金调整的地方。

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要依据现行工资和物价水平,适当确定养老退休金。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金上调幅度也是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而定的。

经济发达的地区,财政收入高,导致基数高而上调金额多;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就相对低点。

但现阶段,我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0万亿,既然会涨,那么养老金涨多少呢?

其实自2016年开始,养老金涨幅就开始了下降通道,2016年涨幅为6.5%,而在2022年涨幅仅为4%。

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调整幅度为5%,之后都是以0.5%幅度下降。

可以说近五年来,养老金涨幅基本放缓,并且呈现下降趋势。

按照这个趋势,去年涨幅就同比下降了0.5%,那么今年大概率会进一步下调,调整至3.5%吗?

其实不仅会下调至3.5%,涨幅下调1%,到达3%都是有可能的。

其实很大程度和我国养老缺口有很大联系,毕竟我国养老金三大支柱极其不合理,导致过度依赖财政支持,因而需要多次考量。

那么随着各省官宣将进行养老金调整,那么相关调整工作也会陆续启动。

在近期,北京发布了“2023年北京重大决策”,其中就包含了2023年社保相关待遇调整问题,计划为今年第二季度,也就是说在7月前包括养老金调整将得到落实。

北京率先释放养老金调整信号,也让我们看到今年各地养老金调整时间将不会太晚。

目前,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员约1.3亿,而领取城乡养老金的在1.6亿,基本上3亿多人将领取养老金。

依据资料显示,全国退休人员每月养老金基本在3100左右,如果加上机关事业单位,其人均养老金约3500。

假设今年预期为3.5%,那么人均下来每月上涨大致在120元。

鉴于大概率全国需在7月前完成养老金补发,那么地方基本会在6月份对养老金调整落实到位。

6月落实到位的话,就需要补发2023年前五个月养老金差额,基本人均补发在600多元

当然,影响养老金调整的因素有很多,那么包括哪些呢?

养老金涨幅怎么确定?

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确定,其实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还需要参考各项指标。

首先,现在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其实现今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同时也带来社会问题,那就是劳动力不足、消费动力乏力等问题,在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基础上,养老金缺口成为主要问题。

2022年,中国又迎来了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使得出生人口越来越少,而老年人却逐步增加。

若是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逐步增加,那么很快养老金池子也将不够用。

其次,2022年开始,我国将迎来退休高峰期。

在中国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后,1962年在大环境好转情况下,人们爆发了长久聚积的生娃热情。

在1962年,出生人口在2451万,而在1963年出生人口就到达了历史之最,达到2900多万。

2023年,1963年出生的人将迈入60岁大关,将迎来退休高峰期。

而这,让过去的问题更加突出,养老保险资金池可能面临担忧的情况。

退休高峰期到了,意味着累积起来的退休金总量扩大,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再者,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水平均增长。

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同比增长4.9%。但相比去年增长,今年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从某种角度而言,今年养老金涨幅并不是很乐观。

2022年全国物价水平总体平稳,通胀水平同比上涨2%。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高达8%相比,明显低于其涨幅。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通胀目标为增长在3%,因此养老金涨幅肯定不会低于3%。

养老金涨幅最终的多少,归咎于一点是,现在我国养老金缺口正变得越来越大了。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生育率下降导致适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年轻人缴纳社保积极性本身就低,加上很多小公司还不缴纳社保,会导致养老金缺口逐步扩大。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公开报告提到,未来十年养老金缺口将出现10万亿。

那么现行我国养老金缺口现状什么样呢?

养老金缺口日益增大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人口减少,养老金收支逐步不平衡。

不可否认,养老金缺口日益扩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缺口呢?

除了人口结构失衡导致外,养老三大支柱失衡也是重要原因。

我国第一支柱占比68%,而第二支柱仅仅存在于公务员、烟草等国家部门,第三支柱刚刚起步。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靠第一支柱。而美国,第一支柱占比较少,养老主要靠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基金。

在2022年,我国推行了缓缴养老保险费的政策,这就会导致养老基金缺口进一步扩大。

当国家进入中度老龄化后,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就会出现问题,那么这时候就存在养老基金结构问题。

不同城市之间,给予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存在差异。

上海和北京,由于本身经济水平高,相应的老人养老金也就高于其他地方。

上海基本养老金就达到1300元,而有些地方基本养老金基数仅为一百多块钱。

其实大多数省份,基础养老金较低,我国不同地区养老金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养老金较低的省份,相对来说参加养老保险众多,而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了这些地区养老的财政负担。

另外,城乡养老金水平相差20倍。

我国广大农村养老金就150元左右,与2022年城乡养老金相比,相差了近20倍。

其实养老金的领取是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之所以城乡养老金差距如此之大,其实和城乡个人缴费金额有很大关系。

城镇职工缴费近1万元,而农民仅仅每年缴纳百元,通过长期时间的累计,最终导致这个结果。

但这样微薄的养老金基本不能支撑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在没有能力耕田后,将经济寄托在子女身上也不现实,毕竟子女都有自己的小家庭。

在某种程度上,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值得重视。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着近2.6万亿的社保基金,另外还有10%的国有企业股权转为社保基金,加上财政补贴的支持,养老金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问题,但未来养老金缺口问题依然严峻。

养老金调整是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重要机会。

我国一直是调整政策向低收入人群、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倾斜。

在2022年,针对养老金调整,明确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

其实就是养老金的“提低限高”,说白了就是限制过高的,对过低的进行调整提高,达到缩小差距的作用。

养老金缺口很大程度与社会老龄化和年轻人不愿生育有很大关系。

现在,延迟退休已经在路上,2025年前后或许我国将全面实施。直接延迟退休,或许是解决养老金缺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当然,放开三胎,鼓励生育可为后来养老金提供有力支撑。

现在,全国各地不管是育儿假还是发放补贴,都能看出对鼓励生育的决心。

最后,解决养老金缺口大问题,得修炼自身内功,持续推进“提低限高”养老金相关建设,提高第三支柱并强化第二支柱,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养老金   缺口   北京   涨幅   高峰期   支柱   城乡   社保   差距   比例   人口   很大   去年   财政   我国   地区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