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南下扬州,为了看琼花?真相:原来杨广是个有道的明君


隋炀帝杨广剧照

相信有不少人听过评书《隋唐演义》,或者看过影视剧《隋唐英雄》,里面关于隋炀帝杨广的描述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昏君,如去弑父夺权,杀兄、为去江南看花不惜动用百万民工挖运河等等。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杨广修运河巡幸江南这件事。杨广下江南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那么历史上的杨广果真如此昏庸暴力吗?

要想弄清上面的问题,首先要说明一下隋朝统一后江南的情况。隋文帝在位的第九年,南陈灭亡,隋朝完成了大一统。对于刚收复的江南,隋文帝为了加强对江南的控制,将原有的南方士族官员全面替换成北方的,并且为了降低南陈在老百姓中的影响,将古都建康城强行拆除,并且焚毁所有的南陈遗物。这些举动导致了江南老百姓的普遍不满,从而爆发了起义,隋文帝先后派杨素和杨广进行平叛。杨广到了江南,并不是武力镇压起义,而是通过示好的方式,讨好当地士族代表陆知命最终说服他归降大隋。杨广此举可谓上策,随后,陆知命又替杨广说服了江南的其他士族前来归降,就这样,杨广顺利收编了陈正绪、萧思行等叛军首领。可以说杨广评平定江南的最大功臣就是陆知命,陆知命是个难得的人才。

隋炀帝杨广剧照

智大师(538——597),湖北荆州人,一生在江南宣讲佛教。他有自己的见解,深受陈朝皇室的信任。陈朝灭亡后,开始隐居生活。杨广虽然不信教,但他明白所谓的宗教其实和儒教是一个性质的。充其量,它是统治者接近小人的媒介。在最坏的情况下,它是统治者奴役人民的工具。说到大隋朝,儒家为首,其次是道教和佛教。原因很简单:在隋朝初期,它需要儒家文化为其合法性背书。杨坚也想通过宣扬儒家思想来拉拢精英阶层,因此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最高文化。在实施层面上,隋文帝和隋炀帝都对儒学的发展持轻视态度。原因很简单:隋朝的儒学从业者,混了这么多年,还在研究几百年前的旧儒学。杨坚不好意思把这一套老古董拿出来骗臣民。此外,道教和佛教的渗透,使儒家文化不太纯粹。杨坚曾立遗嘱,说官办学堂级别不统一,连儒学的基本含义都不清楚,正因如此,取消长安和地方学堂,只保留太学。这几乎把儒学抛入了历史的深渊。道教和佛教是普世性的宗教,它们要么劝人安静,什么也不做,要么劝人专注于善。他们的文化思想非常和平,受到统治者和平民的青睐。南朝时期,特别是南梁以来,佛教被定为国教。

为了江南的稳定,杨广表现出了他的诚意和对佛教文化理解,最终打动了智大师,欢迎他下庐山。隋开帝十七年(597),杨广再次向智大师发出邀请,并派使者去见他。那时,智大师病得很重。如果说几年前杨广邀请他出山统治大隋,那是出于政治目的,但时过境迁,杨广邀请他,已经成为他的弟子对师长的尊敬,也是对佛教的尊重和保护。因此,智大师并没有拒绝自己的弟子,却选择带病前行。不幸的是,智大师没能到扬州。中途,智大师体力不支,59岁去世。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杨广“扑倒在地,抱头痛哭”。他悲伤了很长时间。

智大师一生建造了三十六座寺庙。杨广死后,按照遗愿,在天台山(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又建了一座大型寺庙,改名为“国清寺”,一直流传至今。杨广对佛教的崇敬一直持续到他被杀。他还向日本和其他国家推广佛教文化。杨广把僧人、道家、僧尼带到南方来,是为了说明一点:大隋朝虽然尊重儒教,但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佛教和道教才是我们大力支持的文化。杨广当晋王时,与智大师交好,为南朝的佛教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隋朝人和南方人说同一种语言。现在,北朝的僧侣和道士都愿意跟着杨广。

隋炀帝修大运河,游览扬州,并不是小说中说的去扬州看琼花,只是为了继续维护南方贵族,为隋朝的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我们可以假设,隋炀帝想的是他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情,将隋朝的强大力量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辽东与高句丽开战(他父亲尝试过,但失败了)。修洛阳城,开大运河,先安抚南陈百姓,再将洛阳、幽州与扬州、绍兴用运河连接起来。历史证明,隋朝的历史就是这样发展的。

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在临行前曾多次下诏,声称他的宰相们只会坐在家里关起门来工作。从不做实地调研,考核方式主观臆断;朝廷的处罚很严厉,地方官员又言不由衷,老百姓很难讨回公道。为了不让百姓误会,隋炀帝甚至公开了他的想法:长安作为都城,地处偏安,不方便管理各地,所以决定建洛阳城。并想亲自检查各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无冤情。

隋炀帝的一生,因为别人断章取义,遭受了许多不必要的委屈。我们是否应该问自己,这样的国君能否被描述为人民的叛徒和国家的暴君?

大家怎么看待隋炀帝这个人?还有哪些历史人物被黑得很惨呢?

隋炀帝杨广剧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扬州   儒教   道教   士族   佛教   隋朝   儒学   江南   运河   真相   大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