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娃逆袭,不是抄牛娃作业,而是选对了这条路

Hi,大家好,平平无奇的带娃小天才朵妈上线了,今天又是干货时间,姐妹们一起来搞学习吧。

上周,朵妈写了朵师傅上初一以来,学习成绩一路飙升,去年入学考时的小透明,这次月考拿了三个单科第一,总分涨了70多分,进入班级前列了。(《娃一学期拔高70多分,每天还睡10小时,我都干了什么?》

朵妈最高兴的不是分数,而是孩子一直在进步,整个人的状态就是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

其实绝大多数鸡娃父母并不是要娃永远第一,而是孩子老在进步中,向上走,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决定了他一生的调子。

对普通家庭来说,天牛的娃咱学不来,两岁就会乘法,六岁读世界名著,十五岁上清华,这个作业抄也抄不会啊,还觉得自己的娃咋这么渣。

大部分孩子都是慢慢变化的,而不是一生下来就优秀。这个变化一部分来自于学习习惯的培养,一部分来自于家长的规划。

所以朵妈一直强调,小学时专注两件事:一、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二、做好学科的规划。

学习习惯就是从小一点一滴养成的,朵师傅上幼儿园起,我们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幼儿园的作业。

那时候的作业,都是做手工啦,读绘本啦,并没有什么知识含量。但是家长郑重其事,就会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一个观念,当天的作业一定要尽快完成。

朵妈翻出了朵师傅幼儿园时代的作业,老师让带绘本回家看,看完还要和孩子一起写读后感。这种“读后感”写了满满一本。

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让孩子每天睡前自己整理书包,从小养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态度。学习自主性是从自己整理书包这些小节开始的。

关于学习习惯,朵妈已经写了不少了,平时我也会在每周的干货文中带着写一写。今天主要聊聊学科规划,因为这几天后台留言都是让我写怎么学好小四门的。

确实学好小四门真的是普娃中学逆袭的关键,把这个事儿弄好了,极有可能小学时代平平无奇的娃,到了中学后来居上。

中学和小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功课多, 初一就是语数英史地生道法,七门功课。

初二开物理,初三开化学。也就是娃整个初中阶段要学九门,算上体育就是十门,每门都进中考,哪一门都重要。

所以初中的要求是全面,门门都要好,无差别的重要。

上面是初中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没有题也没有文章啥的,全是干货而已,就这么多,九大本。

真不是闹着玩的。

刚上初一,很多孩子不习惯这么多功课,每天花大量时间背知识点,小四门还是搞不好,好多语数英不错的娃,全栽在小四门上了。

就是很吃亏啊。反过来,如果我们小学时合理规划,娃到了中学小四门能学的又好又轻松,还特别拉分,只要语数英不拉胯,妥妥的中上生。

省下时间和精力,再去拔高一下语数英,只要有一门厉害,那就是妥妥的尖子生。

中考考进一个重点高中不香吗,只要上了重点普高,保守点估计娃上重点一本就有底了。

那么接下来,小四门以及物理、化学,小学阶段怎么规划。

先说历史和道法,这两门朵妈上次说过了,就是小学时学好大语文,具体怎么回事儿就不重复了。

今天重点说下另外四门: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

这四门其实就是自然科学,可能亲们没注意到,实际上小学阶段学校已经开了科学课的。

只不过受条件限制,牛小资源丰富,教的更好,孩子们小学就能接触到很多科学现象,提前就为中学的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打下基础了。

(北京牛小史家小学天文社的孩子们在开展活动)

这个道理和学大语文如出一辙,就是学好一门融合多学科的课,就可以提前为中学铺路。

所以如果娃所在的小学特别重视科学课,那家长就省心多了,平时多去博物馆,科学馆溜娃,多买科普类的书,网盘里装满国家地理纪录片就可以了。

但问题是,目前大部分小学科学课上的还是流于形式,就说朵师傅小学时,科学课给配的各种实验课包,经常是原封不动的带回来,也不知道老师上课都教了啥。

一个学期就做了一个号称太阳能的小车回来。

帝都也不是资源都好,像语数英这种传统课,我们小学作为海淀区前20还是有积累的,但是科学课那只有极个别最顶尖的小学才有这个实力。

所以多数家长只能四处搜索科普资源,靠买书、找动画片、找纪录片来提前给孩子做家庭科学课。

朵师傅对生物的兴趣就是从小看了一部日本动画片《工作细胞》引发的,这部动画片用拟人的方式,科普了人体知识,非常生动有趣,她看了好多遍。

前两天娃还给我科普:血细胞分哪几种,最小的是血小板,红细胞是输送氧气的,也会把二氧化碳送到肺部。

白细胞可以杀死入侵人体的病菌,它有个特别强大的功能就是,一但发现病菌的位置,白细胞可以穿过细胞壁,马上到达。

我说你怎么记这么清楚,朵师傅说《工作细胞》里都有啊。

在这部动画中,血小板被画成小孩子的样子,所以朵师傅一下就记住了血小板是血细胞中最小的。

所以背生物对她来说不枯燥,就是因为知识点背后的原理孩子已经明白了,背起来就没什么难的了。再刷下题,很快就巩固了。

再给亲们推荐一本DK出的《DK图解中学生物学》,这本书把初高中所有的生物知识点都做成图,还有要点总结。

朵师傅周末醒了,经常的也不起床,就坐床上翻它,一翻就是老半天,等于复习了。

中学要学那么多门,课程安排都非常紧,老师没有时间给孩子讲很多现象,举生动的例子这种只能是点到为止,一节课听下来,全是干巴巴的知识点。

如果小学时没有铺垫过鲜活的科普内容,哪个孩子能学的进去?

地理方面可以多看《国家地理》纪录片,还有就是给娃配地图册,尤其是我们读历史时,配合地图册一起看,既学了地理又巩固了历史。


关于物理、化学的科普知识,建议大家可以给娃看一部获诺贝尔奖的科普动画《平博士密码》。

这部动画片知识密度极大,什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以及现在最前沿的量子力学、纳米技术、基因工程都有。

中学的科学知识更是无所不包,比如关于地理学的:

地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地震



火山的形成



关于物理的:


阿基米德定律





全是初中考点,亲们后台回复“平博士”,朵妈把观看链接发给您。

另外从小培养娃多看优质的科普书非常重要。朵师傅小时候,朵爸没少往家搬科普。

这只是一部分,房山家里还有一堆。但是还是感觉差点意思,因为孩子看书太杂,他都挑着看,知识碎片化严重。

还有一个就是,看书怎么说也是间接的,更别提有的孩子不爱看科普,只喜欢看故事书。而且学习尤其是科学这块,和自然现象紧密相关,你怎么学都没有实际动手做实验更有效。

朵师傅的生物老师就老给娃们强调生物是讲实证的课程,一定要多做实验,寒暑假都布置小实验的作业。

物理、化学更是如此了,所以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设计了很多动手实操,这样学才是最对路的。只有把现象和知识衔接起来,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枯燥的知识,才能活学活用。

本来朵师傅的中学,初中一年级就有物理和化学的实验课,先上一年小实验课,第二年再学书本知识,非常科学合理。但是双减后取消了,脑壳疼,越减越费妈。

最后亲们就记住,小学别死抱着语数英,因为到了中学游戏规则就变了,小学期间要抓住两门融合课,一是大语文,二是科学课。

关于这两种课,朵妈会不断给亲们分享经验,找稀缺资源,亲们多关注就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作业   干货   血小板   学时   知识点   师傅   对了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孩子   小学   中学   知识   科学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