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小科普“知假买假”构成敲诈勒索罪吗?

如果没有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打假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那么大多数人打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中获取一些利益,这并不是对他人带有恶意的揣测,而是人本身作为人就是会考虑很多事情其中的利弊。

每个人去法院诉讼都是为了最后的利益,谁也不是为了纯粹的想切身体验一下诉讼过程而去法院提起诉讼的,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亦或是行政诉讼。

法院的审判人员也不能因为当事人是为了获取利益不看证据就直接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一、什么是敲诈勒索罪?

(一)敲诈勒索罪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

敲诈勒索罪是指违法犯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一些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手段威胁被害人,向被害人强行索取数额比较大的财物。

(二)敲诈勒索罪的定罪量刑

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共财物或个人私有财物数额较大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敲诈勒索公共财物或个人私有财物数额巨大的或有其他比较严重的情节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关于“知假买假”你了解多少?

最近几年,有一些新兴词语在时代的催化下产生,比如说“职业打假人”。

顾名思义“职业打假人”就是将打假作为自身职业的一个群体,他们依靠“知假买假”的行为,从中获得一些可观的利益。

“知假买假”行为人通过一些渠道得知一些物品不符合生产标准,然后可能会大量恶意的下单这种商品。

再以这类商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标准为由,向该类商品的商家进行索赔,再或者对商品经营者举报、投诉等方式威胁经营者,索赔数额较大,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商家店铺关闭,主观恶意很大。

其实像上面说的这种“知假买假”的行为,主观恶意特别大且索赔数额较大的,在法律上已经构成了敲诈勒索罪。

三、案例分享(当事人名字均为化名)

(一)案例一

在2020年8月份的一天,王一下班回家,其配偶给王一打电话,告知家里酱油吃完了,让王一回去的时候捎一瓶酱油。

刚好王一在路上经过一个超市,他便进去准备买酱油。这时王一的配偶又给其打电话催促,于是王一在进入超市以后直奔调味区去找酱油。

由于王一配偶的催促,他就随便拿了一瓶直接去结账了。

随后回到家中,王一配偶拿起酱油准备使用时发现该酱油已经过了保质期,不可以使用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在食品安全领域方面,生产或者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的,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其支付价款10的赔偿金,也就是销售者总打的“假一赔十”的名头。

第二天王一便向超市经营者进行索赔,超市老板不愿赔偿,后王一将其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审判支持了王一的索赔请求。

(二)案例二

江苏徐州人冯强在2021年10月20日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购买某品牌巧克力糖,在同年11月6日购买某品牌的燕窝和阿胶,12月8日购买某品牌的苏打饼干。

随后在商品到货之后,三家商品经营者均被冯强以该购买的商品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为由,向法院起诉三家商品经营者,要求其赔偿十倍的赔偿款。

冯强还要挟店铺销售者说:如若不按照其要求进行赔偿,就在抖音、快手平台大肆宣传其商品符合国家标准。

法院在审理冯强案件时认为,冯强在2020年一整年期间,以同样的案件原由在当地法院提起了其他8件同类型的诉讼。

冯强对于食品安全标准具有很高的认识能力,而且在涉案食品确认为是有问题的食品后,再次进行购买,而后再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高额索赔。

由此法院审判人员认为冯强的购买目的和动机不单纯,是以牟取利益为目的,最终法院并未支持冯强索赔的诉讼请求。

四、案例分析

(一)王一案例的分析

在王一案件中,法院为什么会支持王一的诉讼请求呢?

1、王一在购买酱油时并不知晓酱油已经过期,从案例分析中可知王一配偶一直在催促他,且其进入超市后也比较着急,也并没有经过仔细查看就随手拿了一瓶酱油,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去向销售者索要高额赔偿。

2、王一第二天向超市的经营者进行索赔时也只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向其索要合理的赔偿,并没有不合法律规定向其索要高额的赔偿金。

3、王一也没有通过一些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手段向超市老板索要赔偿,而是经过友好沟通,因后期超市老板并不认同王一的观点,所以才去法院提起了诉讼。

(二)冯强案例的分析

1、冯强在购买这些商品时已经知晓这些商品有问题,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经营标准,在主观上就已经带有了强烈的恶意,是为了自身谋取利益。

2、冯强向购买商品的店铺销售者进行索赔时,并不完全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向其进行索赔的,而是为了自身利益故意向其进行索要高额的赔偿金。

3、王强还威胁几家店铺,如果不赔偿将会在媒体平台上宣传其不合标准商品的行为。

4、王强在该法院有过同样类型案件的纠纷,不管是从哪方面看,其行为都已经构成了敲诈勒索罪。

五、结语

“知假买假”构成敲诈勒索罪,各位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切忌钻法律的空子。

诚信消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诚实经营也是每一位经营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敲诈勒索   目的   赔偿金   法律知识   财物   配偶   数额   酱油   高额   经营者   恶意   法院   利益   案例   超市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