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侄女彭梅魁,为何反对彭老总妻子浦安修,参加彭老总追悼会

彭梅魁是彭德怀的侄女,然而当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要参加彭德怀的追悼会时,她却极力反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彭梅魁和彭德怀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不过她第一次见彭德怀的时候,已经21岁了。


那是1950年,正在读书的彭梅魁和族中5个兄妹,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在北京饭店第一次见到了他们朝思暮想的伯父彭德怀。


彭梅魁出生于1928年。那一年,彭德怀联合黄公略等人发动平江起义,组建了红军队伍,还在井冈山和毛主席胜利会师。


彭德怀闹革命闹出了名堂,国民党对他恨之入骨,不仅悬赏10万大洋捉拿他,他的家人亦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监视。在这种情况下,彭家的境况自然十分艰难。


直到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再度携手抗日救国,国民党反动派才渐渐放松了对彭家的监视。彭梅魁的父亲,也就是彭德怀的大弟弟彭金华才得到机会,一路辗转到了延安,并在那里见到了已经成为副司令员的彭德怀。


彭金华早年就受革命思想影响。在延安的时候,又在抗大系统地学习了共产党的思想和主张,在思想和认识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毕业后,原本他可以留在延安,但他考虑到老家湘潭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家乡投身抗日,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然而,彭金华的行径却触怒了国民党反对派,他于1940年10月不幸被捕,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最终被残忍杀害。


彭金华牺牲的时候,彭梅魁才12岁。父亲去世后,母亲因承受不住打击,精神失常。作为彭家长女的彭梅魁,不得不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照顾母亲和弟弟彭康白的责任。


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彭梅魁,反而磨炼了她的意志。此外,乡亲们出于同情,也对彭家多有照顾,这让彭梅魁非常感动。当然,她听得最多的还是关于从未谋面的大伯彭德怀的事迹。这些故事让彭梅魁对大伯有了更多了解的同时,也让她对大伯愈发敬意。


所以在1950年,彭梅魁跟着兄妹来到北京饭店见到彭德怀时,她的心情又怎能不激动呢!


其实在这之前,彭梅魁就给彭德怀写过信。


那是1945年,当时王震受彭德怀的委托,准备把已经牺牲的两个弟弟的孩子带回延安。但由于行动不便,在母亲的劝说下,彭梅魁和堂妹彭爱兰没能随同前往。


彭梅魁读的书不多,她也希望有机会继续上学,所以她就试着给彭德怀写了一封信。彭德怀收到信后,委托吴德峰把彭梅魁和彭爱兰两人接到武汉上学。


解放后,在彭德怀的关心下,彭梅魁和彭爱兰又被送到北京,和其他族中兄妹在北京上学。


彭梅魁记得,见彭德怀的那天是个周末。他们6个兄妹在北京饭店见到了从未谋面的伯父。她看得出来,彭德怀在看到他们后也非常激动,不断地摸摸这个的头,握握那个的手,还一个劲地逗大家说话。


彭德怀最先认出的就是彭梅魁。他和蔼地对彭梅魁说,你给我写的信,我收到了,现在听说你在学校表现很好,我很为你高兴。彭德怀还就生活和学习上问了不少问题,并对她说,以前旧社会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现在解放了,你们都能上学了,这是靠千万革命先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一定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你们要尽量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好好学习,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那天,彭德怀很高兴,和彭梅魁几兄妹聊了很长时间,气氛特别好。


直到很晚的时候,秘书考虑到彭德怀需要休息,又给彭梅魁兄妹安排了房间,准备带他们去休息。结果孩子们都不想离开彭德怀,彭德怀也考虑国家初建正是困难时期,于是让秘书退掉了房间,和孩子们在地毯上睡了一晚。


次日,彭德怀在和孩子们分别的时候,给每个孩子都送了一些学习用品,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大家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62岁的彭德怀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前往朝鲜指挥作战。在出征前,彭德怀对几个孩子放不下心,于是让人给几个孩子带口信,和孩子们在中南海见了一面。彭德怀说,现在我的工作太忙,你们一定要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万一遇到没法解决的事,就去组织部找帅孟奇妈妈。他还特别强调,你们都是苦出身,国家现在也很穷,你们一定要学会克服困难,尽管不要找组织部,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


有一次,彭德怀从朝鲜回北京汇报战况,由于挂念几个孩子,又把几个孩子约到北京饭店。结果,那天彭梅魁只找到了妹妹彭钢,于是她俩到了彭德怀的房间。彭梅魁知道彭德怀正在抗美援朝,没想到他还对几个侄儿侄女这般牵挂,她的心里异常感动,所以她就把几兄妹在学校的表现,讲给彭德怀听,并表示几兄妹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没有任何困难,不用太挂念。


由于彭德怀没有子女,彭德怀对几个孩子都视如己出。特别是彭梅魁,他尤其喜爱。彭梅魁初中毕业后,曾向彭德怀表达过想报考医士学校的想法。彭德怀知道国家也需要医务人员,所以他很支持彭梅魁。


有了伯父的支持,彭梅魁信心满满地去报名,并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医士学校,从而走上了从医的道路。


从医士学校毕业后,彭梅魁成为了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厂医。彭德怀很为她高兴,特意送了他一块手表。看到她没有装衣服的箱子,还把自己用了多年的旧皮箱送给了他。


工作期间,彭梅魁牢记彭德怀的教导,从不向人提起她是彭德怀的侄女。她工作认真勤勉,对人也非常热情。时间一长,她还在工厂里收获了爱情,和一个叫张春一的小伙子谈起了恋爱。


1958年,彭梅魁和张春一准备结婚。当她把结婚的消息告诉彭德怀后,彭德怀在为她高兴之余,专门拿出了一张写着她名字的存折,对她说,这是为她出嫁准备的200块钱,让她用这个钱买些生活用品。


彭梅魁推辞不要。彭德怀告诉她,这可不是独一份,几个孩子每个人都有一份,而且都是200块钱,这是他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彭梅魁生孩子后,彭德怀专门让人送去小棉被和衣服,叮嘱彭梅魁一定要把身体养好。


对于彭梅魁来说,彭德怀虽然是伯父,但她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因此她经常到中南海去看望彭德怀,和彭德怀聊工作上的事情,帮彭德怀做家务等。


那时候,彭德怀和浦安修还生活在一起。浦安修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工作很忙碌,家里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打理。因此彭梅魁每周就到中南海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顺便陪陪彭德怀。


生活原本很太平,但1959年的庐山会议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彭德怀受到批判。


彭梅魁非常忐忑,她知道,虽然必须和彭德怀划清界限,但是作为侄女,她应该在这个时候去关心彭德怀。


左思右想后,彭梅魁悄悄找到厂里的党委书记,第一次向领导汇报了自己是彭德怀侄女这一身份,并询问能不能继续去看望彭德怀,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才如释重负。


彭梅魁记得她去中南海看望彭德怀时,彭德怀的脸上已经失去了笑容,在看到她后,彭德怀说,以后别再来看我了,我名誉不好,别影响了你的工作。


后来,彭德怀悄悄搬到了位于挂甲屯的吴家花园。彭梅魁还是经过打听才找到那里。那时候,浦安修受到了连累,不仅被免去了职务,还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一些好事之人,纷纷劝说浦安修和彭德怀离婚,以在政治上和彭德怀划清界限。


浦安修最终向现实妥协,她先是向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提交了离婚报告,在被上级驳回后,她又找到彭梅魁,把要离婚的想法,向彭梅魁交了底,并由彭梅魁代为传达。


彭德怀理解浦安修,同意和她离婚。于是,在彭梅魁的见证下,早已和彭德怀分居的浦安修第一次踏入吴家花园,和彭德怀见了最后一面。


自从浦安修离开彭德怀后,彭梅魁就一直挂念着彭德怀。她经常去吴家花园看望彭德怀,甚至在生第二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她干脆到吴家花园去坐月子。有了孩子,吴家花园里也多了很多笑声。


彭德怀怎能感受不到彭梅魁的良苦用心呢!不过,每次彭梅魁提出要给他和孩子们照相的时候,他总是躲得远远的。他说,可不能让自己的“坏名誉”,影响到孩子们。


1973年,由于久已无法见到彭德怀,忐忑不安的彭梅魁只得给周总理写信,想从他那里了解彭德怀的情况。不久后,她终于被批准可以去探望彭德怀。


当彭梅魁见到彭德怀时,彭德怀已经因为疾病和精神压力,整个人都瘦得脱了形,看着病床上彭德怀,彭梅魁心疼地流下了眼泪。


彭梅魁找到浦安修,希望浦安修能去看望彭德怀,但浦安修害怕受牵连,断然拒绝。


后来,在彭梅魁和彭德怀的老战友的奔走呼吁下,彭德怀的冤屈终于在4年后得以平反,为了给彭德怀恢复名誉,中共中央还专门为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在追悼会有条不紊正在进行的时候,曾经请也请不来的浦安修不请自来,原本应该迎客的彭梅魁,在看到浦安修后,并没有迎上去。她只是怒目圆睁,向中共中央提出反对浦安修参加彭德怀的葬礼。但中共中央考虑到当初并没有批准浦安修的离婚报告,因此从法律角度考虑,浦安修的身份依然还是彭德怀的妻子,所以没有同意彭梅魁的请求。


彭梅魁始终对伯父不离不弃,除了亲情外,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彭老总的信任和对革命信念的坚守。相信有这样的亲人,九泉之下的彭老总,应该感到些微的温暖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追悼会   侄女   中南海   医士   延安   中共中央   朝鲜   反动派   伯父   大伯   兄妹   国民党   北京   老总   妻子   孩子   国家   彭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