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的悲哀:实力不足又没有大国依托,立足世界全靠卑微妥协

“弱国无外交”,是国际交往当中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自身强硬才是立足于世界的根本条件,现如今的塞尔维亚就是一个实力不足只能靠妥协生存的国家。

曾经的塞尔维亚有过辉煌的历史,铁托治下的南联盟,更是独立于美苏阵营的强国,一度成为世界第七大工业国。

然而,随着铁托的离去,国内面临严重的民族矛盾,加上苏联的解体和西方的排斥。

塞尔维亚开始渐渐走向衰弱,如今的塞尔维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问题,国际上只能通过委曲求存的方式立足,发展前途十分迷茫。

为何曾经辉煌的塞尔维亚会走到如此境地?塞尔维亚又面临着哪些问题?

塞尔维亚的困境

提到塞尔维亚就不得不提到铁托,他在塞尔维亚相当于苏联的斯大林,在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打赢了二战取得了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当时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难免会受到苏联的影响,由于塞尔维亚没有受到苏联方面的援助,因此没有成为苏联的卫星国。

面对国内严峻的民族问题,铁托允许地方自治,最后由各地方组成南斯拉夫联邦。

宽松的制度使得南斯拉夫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方国家也将这个独立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突破口,开始在南斯拉夫进行投资建设。

眼看南斯拉夫和西方的关系逐渐靠近,苏联开始有些坐不住了,塞尔维亚向来不买苏联的账,和西方的亲近,使得苏联更加不满塞尔维亚。

铁托为了塞尔维亚不受苏联的武力威胁,决定下放军事权力,各个地方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这也为国家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当时,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很好,GDP增速达到了9%以上,到了1980年,还成为了世界第七大工业国,这对于一个巴尔干小国来说已经是十分亮眼的成就了。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铁托的离世而结束,他在的时候大家表面上还能和平,一旦不在了,底下就开始乱套了。

自1980年开始,南斯拉夫内部的矛盾开始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民族独立的意识开始逐渐抬头。

各民族之间由于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对立加深,矛盾也开始逐渐爆发,随着苏联的解体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扰,各民族开始爆发了多次独立战争。

联盟内的四个共和国先后独立,联合国也予以了承认,南斯拉夫就此土崩瓦解。

无奈之下,塞尔维亚只能够与黑山组建南联盟,但是塞尔维亚内部的自治省科索沃也不老实了,开始频繁闹起了独立。

塞尔维亚不能忍受国家再次分裂,于是在1999年采取了强硬措施。

此举遭到了西方的强烈指责,加上当时的南联盟并不想成为西方的棋子,于是北约就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空袭,造成南联盟极大的损失。

轰炸带来的还有极高的癌症致死率,整个塞尔维亚变得百孔千疮。

眼看塞尔维亚如此倒霉,多年未经战乱的黑山也不想被塞尔维亚拖累,加上国内经济受到塞尔维亚战火的影响,黑山决定脱离南联盟。

在北约的影响下,黑山进行全民公投走向独立,黑山的离开不仅再一次打击了塞尔维亚,还使得塞尔维亚失去了最重要的出海口。

内部的科索沃还没解决,外部的黑山就将出海口带走了,无奈之下塞尔维亚只能够发展陆地经济。

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塞尔维亚多次申请加入欧盟,但是十几年来都未能通过,原因是欧盟方面要求塞尔维亚同意科索沃独立以及与俄罗斯断交。

如此卑躬屈膝的要求,塞尔维亚断然拒绝了,如果科索沃真的独立了,那么塞尔维亚的分裂也就不远了。

而俄罗斯一直以来都与塞尔维亚保持联系,两国之间在许多方面都有相近的地方,日后发展经济也必然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

可是不答应欧盟的条件,自然就得不到欧盟的支持了,因此在2019年疫情爆发的时候,欧盟拒绝了塞尔维亚的求援。

到了2020年疫情肆虐的时候,本就弱小的塞尔维亚更是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未来的发展之路变得十分迷茫。

如今的塞尔维亚已经不复当年勇了,曾经的塞尔维亚是巴尔干半岛上的狠角色,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有着亮眼的成绩。

塞尔维亚的历史

塞尔维亚的国土面积,只有不到9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小于一千万,是一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曾经在巴尔干半岛上写下了属于他们的历史。

早在公元6到7世纪的时候,南斯拉夫中的一支就来到了巴尔干半岛,他们被称为是塞尔维亚人。

但是一直以来,塞尔维亚的实力都十分弱小,因此常常面临着被人吞并的威胁,长期以来受到来自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直到19世纪的时候,塞尔维亚终于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取得了独立,在此期间沙俄也曾经给了不少的支援。

沙俄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塞尔维亚消耗奥斯曼帝国,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沙俄的真正目的是想独霸巴尔干半岛。

只是,此举招来了西方国家的不满,于是各国纷纷加入到了塞尔维亚的战局当中,都希望在巴尔干半岛分一杯羹。

1913年,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开战,塞尔维亚一路高歌猛进,成功击败了保加利亚。

此战虽然塞尔维亚是胜利者,但是胜利的果实大多数都被列强分走,塞尔维亚真正能够得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不过塞尔维亚还是对自己的成绩十分满意。

但是塞尔维亚的崛起也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渐渐地塞尔维亚就成为了众矢之的,在奥匈帝国崛起之后,开始对塞尔维亚进行了打压。

面对奥匈帝国的威胁,一个塞尔维亚人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也随之爆发。

然而,协约国并没有对塞尔维亚进行支援,很快这个小国家就被奥匈帝国吞并,顽强的塞维利亚人继续与奥匈帝国进行游击作战。

1918年,奥匈帝国战败,塞尔维亚得以实现复国,在帝国主义国家的主导下,巴尔干半岛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塞尔维亚国王成为了这个国家的首任国王,因此塞尔维亚开始主导这个多民族国家,并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由于国内的民族众多,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没停过,因此在二战爆发之后,南斯拉夫王国就开始分裂。

当时,南斯拉夫还在德国人的统治下,但是为了自保开始与英国方面进行联系,此举引发了德国人的不满,于是南斯拉夫在德国的进攻下全境沦陷。

此时,曾经加入过俄国共产党的铁托站了出来,领导南斯拉夫游击队与德军作战,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战绩。

最终在铁托的带领下,南斯拉夫人民成功赶走了德国人,成为了巴尔干半岛上唯一一个靠自身实力解放全国的国家。

铁托由于其卓越的贡献,无可争议地于1945年成为了南斯拉夫的最高领袖,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铁托在南斯拉夫推行不结盟政策,在冷战的大环境下选择了中立,成为独立于两大阵营的国家,游走在两大阵营之间谋求利益。

铁托在国内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解决民族对立,进行了分化、缩小的策略,避免了民族之间的冲突。

铁托通过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现民族之间的交流,使得各族之间的矛盾得到很好地化解,最终潜移默化地融合成了一个民族。

铁托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的政策推行的比较着急,这就为日后塞尔维亚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起初,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迅速,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也因此平复了下来,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塞尔维亚的局势开始变得十分动荡。

铁托的离世,成为了压倒塞尔维亚的最后一根稻草,塞尔维亚的成就也成了昙花一现。

塞尔维亚衰弱的根源

政治上的分裂,导致塞尔维亚成了一个彻底的内陆国家,失去出海口的他们,只能够发展陆地经济。

因此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十分迟缓,如今的塞尔维亚人均GDP还不到五百美元,几乎就是欧洲最末端的国家,塞尔维亚也成为了巴尔干半岛上最穷的国家。

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塞尔维亚这样的结果,首先就是实力的衰退,昔日的塞尔维亚作为南斯拉夫的主体,在整个欧洲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南斯拉夫更是一度被称为巴尔干之虎,但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国家的分裂,实力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如此,塞尔维亚却依旧没有放弃重返巅峰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朝着这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努力。

但是塞尔维亚的目标却远超现实,南斯拉夫昔日的影响力和实力是塞尔维亚所不能比拟的,实力不允许他们有如此远大的目标。

早在南斯拉夫的第一次解体时,塞尔维亚就只能和黑山抱团取暖了,但是经过科索沃战争之后,黑山也离开了塞尔维亚。

这就导致了整个国家都被其他国家包围,东南西北都面临着威胁,都是曾经同在南斯拉夫的国家。

缺少出海口对于塞尔维亚来说,是致命一击,国家的经济也由此被限制在了陆地,经济发展不起来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塞尔维亚还想着恢复昔日南斯拉夫的荣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既然靠自己不行,那就依附于世界上的大国,苏联老大哥还在的时候,南斯拉夫偶尔还能得到些好处。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南斯拉夫也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其中立的态度也引来了西方国家的冷漠,他们对待塞尔维亚的态度始终带着霸权主义。

西方国家将这个弱小的国家作为突破口,先是阻止其加入欧盟,日后又强迫其放弃与俄罗斯的联合军演。

接连的不公对待,使得塞尔维亚与西方国家渐行渐远,但是国力的空虚,使得塞尔维亚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够向西方国家不断妥协。

武契奇访问美国期间,在白宫里坐着小凳子,这一现状也反应了目前塞尔维亚的无力。

更令人感到同情的是,武契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觉得这样是一种耻辱,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愿意接受这一切,心态平稳的背后是无奈。

虽然失去了苏联老大哥作为依托,而西方国家又不待见塞尔维亚,但是塞尔维亚一直都没有放弃努力。

武契奇从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虽然为了加入欧盟卑躬屈膝,但是塞尔维亚一直都没有丢弃昔日的血性,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追求。

现在塞尔维亚与中国建立了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第一个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

在中国遭遇疫情袭击的时候,塞尔维亚也尽自己的努力向我国伸出了援手,哪怕此举会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对与排斥。

塞尔维亚似乎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两国之间也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可即便如此,我国对于塞尔维亚的帮助也只是杯水车薪。

塞尔维亚国力的弱小是根本原因,想要取得成就只有进行改革,发展经济这一条道路。

从塞尔维亚的遭遇,也能够看出小国的无奈,虽然每个国家都有自由选择发展方式的机会,但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实在过于沉重,武契奇能够为了国家利益忍辱负重,其他小国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够在大国的夹缝中谋求一些机会。

结语:

虽然塞尔维亚是一个小国家,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保留了最后的底线,相信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站起来。

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小国可以独立发展,证明弱国也是可以有外交的,希望塞尔维亚能够继续坚持。

曾经的中国也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同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所幸在我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努力之下,成功走出来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一直到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相信塞尔维亚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塞尔维亚转型困境及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塞尔维亚   巴尔干半岛   科索沃   南斯拉夫   黑山   苏联   南联盟   帝国   卑微   大国   悲哀   实力   独立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